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厲害了!高資歷戴鏡者5分鐘告別3900度超高度近視

近日,50歲的陳女士前往廈門眼科中心五緣院區複診,原本雙眼超高度近視合併散光3900度的她,如今,近視度數降到了左眼125度,右眼150度。不僅告別模糊視界,還刷新了廈門眼科中心手術摘鏡近視高度新紀錄。

▲陳女士的術前驗光單

▲陳女士的術前驗光單

至於為何要預留一定的近視度數?廈門眼科中心張淳副院長表示,是為了讓患者更好地適應術後視力,從而提高手術滿意度。

絕望:高資歷戴鏡者的無奈

來自仙遊的陳女士,已近視戴鏡長達40餘年,相比其他戴鏡患者,算是個「高資歷」的了。

因為眼睛近視度數太高:雙眼高達3000多度,遠超過了框架鏡驗配最高值。即使每天帶著厚瓶底般的眼鏡,也依舊過著馬賽克般的生活。

尤其是去年開始,她的近視愈加糟糕,不僅視力下降明顯,眼前還時常出現黑影飄動的情況,就像蚊蠅在飛舞一樣,十分困擾。

轉機:四處求醫,終現希望

期間,陳女士也問診過不少眼科醫院,卻總是因為手術風險大、醫生的經驗技術及儀器設備要求高,而屢屢被醫院拒絕治療。

「很著急,但是沒有辦法呀」

陳女士表示,後來聽說廈門眼科中心有專門設置高度近視專科,還邀請到了國內著名高度近視權威專家張淳博士加盟,能針對高度近視提供綜合診治方案,就趕來碰碰運氣。

改變:5分鐘告別3900度超高度近視

接診後,張淳副院長為陳女士做了檢查,術前檢查顯示,陳女士雙眼超高度近視合併散光3900度,由於度數高、眼軸長,還引發了飛蚊症、並發性白內障、黃斑劈裂等併發症,當下視力僅剩0.02。

視力0.02是什麼概念?

「就是不戴眼鏡,世界打了厚厚的馬賽克的那種。」

來源:攝圖網

「由於度數太高,陳女士的眼部情況對比普通近視患者而言,更為複雜,對醫生的手術技術要求更高,手術時要更加精細、穩、準。需要綜合年齡和近視度數的各項指標,設計手術方案,盡最大程度提高她的術後視覺質量」。

張淳副院長表示,雖然超高度近視治療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難題,但目前升級的晶體置換術,已經突破了以往1800度的治療極限,可矯正高達3000度甚至以上的近視,完全可以幫助陳女士解決這個煩惱。只需將晶狀體摘除並以特殊類型人工晶體植入到眼內,就可以一次性告別超高度近視、老花和白內障,整個過程就像給照相機換了個高清鏡頭。

▲張淳副院長為患者進行眼科手術

手術非常成功,術後,陳女士的視力左眼恢復到0.15、右眼達到0.3,遠遠超過了術前預期最佳矯正視力0.05。

她由衷地感慨:「我覺得這個手術不僅僅是矯正了我的近視,還治好了我的心,我現在更自信了,感謝張淳副院長!」

專家簡介

張 淳 業務副院長/高度近視專科主任/博士

專長:高度近視、眼底病

出診時間:(五緣院區)周一全天、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得眼科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眼科專業23年,在高度近視綜合防治、複雜白內障及疑難眼底病方面有較高造詣,尤其擅長應用多種微創手術治療眼科疾病。2000年在國內開展25G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2002年發明微創後鞏膜加固術治療高度近視; 2003年發明穹隆切口微創鞏膜扣帶術治療視網膜脫離;2005年在全國眼科學術大會報導2毫米超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 2005年應用DORC 23G 手術器械在國內開展23G微創玻璃體手術; 2013年應用27G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眼底疾病。2018年採用3D導航微創ICL植入術。多年來曾到國內30餘家醫院指導開展眼科微創術。發表眼科論文22篇,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參與編寫《黃斑部疾病手術學》、《晶狀體屈光手術學》、《中西醫結合眼科急診學》、《眼熒光血管造影手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