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6歲女空降兵重回故土:最貴的鞋子15塊,卻捐出千萬畢生積蓄

馬旭,今年86歲,是我國首批女空降兵之一,曾創造我國空降兵歷史上的多個第一。老人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是因為她把畢生的積蓄1000萬元,全部捐給了家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

2018年9月,馬旭和老伴顏學庸銀行去匯款時,引起銀行工作人員的注意,引發了一場“八旬老人轉巨款,銀行員工報警”的故事,正因為這場美麗的誤會,她的事跡才得以廣為人知。

前不久,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時隔72年 86歲老兵重回故土

走在家鄉木蘭縣松花江公路橋上,馬旭一直牽著老伴兒顏學庸的手。兩位老人一輩子生活清貧樸實,走到哪裡,穿著的都是這身舊軍裝。

從14歲當兵離開故土,這是86歲的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在木蘭縣境內的松花江大橋上,馬旭望著日思夜念的松花江熱淚盈眶。

馬旭:“松花江啊,你黑土地的女兒回來看你了!”

馬旭老人回憶道,她永遠忘不了媽媽站在江邊喊她名字的場景。

從媽媽去世後,馬旭就把松花江當作自己最親的母親。

想在“母親”的懷抱裡游泳

為了把畢生積蓄捐獻給家鄉,馬旭老人幾乎沒給自己買過什麽新衣服,最貴的鞋子也只有十五塊錢。不過這次回家,除了軍裝,她卻特意帶了另外一件衣裳回來——五六十年前買的泳衣。

回到家鄉的馬旭老人,像是回到了媽媽的懷抱裡,像個花季少女一樣。

馬旭:“我想在我家鄉的松花江,遊兩下。”

馬旭和老伴顏學庸,遊過長江和武漢東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在松花江裡,下水感受一下家鄉的溫度。

千萬捐款用於家鄉教育事業

除了重溫鄉情,兩位老人這次回到黑龍江省木蘭縣,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與木蘭縣委縣政府正式舉行1000萬元善款捐贈儀式,並進一步確定善款的使用用途。

1933年,馬旭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家裡的日子過得很艱苦。1947年,在母親的支持下,14歲的馬旭當兵入伍,這也是她人生的轉折點。1962年,馬旭第一次登機跳傘。此後20多年裡,她跳傘140多次,年近五十,還在皚皚雪原、大漠戈壁空降。

退休後,她和老伴顏學庸一起,埋頭科研,獲得多項專利。所獲的科研獎金,也都被她存了起來,攢成這1000萬捐給了家鄉。

馬旭表示,希望這筆錢用在教育事業,“因為少年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祖國的希望。把他們教育好了,他們今後會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強大。”

按照馬旭老人的願望,黑龍江省木蘭縣已經對善款的使用作出了初步規劃。考慮到當地中小學生一直缺少一個室內課外活動場所,當地決定建設一座馬旭文博藝術中心。

馬旭文博藝術中心已經於近期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0月左右就能建成投入使用。

在木蘭縣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施工現場,工程項目負責人講解了設計概況和工程進度。馬旭夫婦邊聽邊點頭,表示很滿意。

聽到工程已施工過半,預計馬旭文博藝術中心10月末投用,馬旭滿臉笑容。

馬旭:“錢交給家鄉政府,我放心。”

“馬旭奶奶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馬旭的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2018年底剛剛實現脫貧摘帽,當地許多學校的教學樓都是翻修改造的,孩子們的課外活動場所有限。聽說馬旭奶奶捐款為他們蓋了一座文博藝術中心,很多孩子都把馬旭當成了心目中的“英雄”。

黑龍江省木蘭縣人民小學學生劉霖:她的鞋開膠了,也沒有買新的,而是用膠水粘上。我覺得馬奶奶很偉大,我非常敬佩她。

在古代,一個人回家鄉要穿上最好的衣服,衣錦還鄉是特別榮耀的事。馬旭老人卻選擇把畢生積蓄傾囊捐出,真到還鄉時,身上還是那件百穿不厭的舊軍裝。她說,能給家鄉的巨變盡一份心,出一點力,這比衣錦還鄉要榮耀百倍!

更多內容,點擊視頻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24小時》欄目

更多新聞

監製/李浙 主編/李偉

編輯/馬瑋璐 秦靜

央視新

致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