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困秋乏 今秋網路爆紅的白領養生進補攻略

到了金秋季節,酷暑難耐的高溫已經褪去,夏日的煩躁與不適感也隨之和緩。但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後氣溫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所以秋季亦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
養生的一大關鍵就在於食補,那麼秋日養生進補應該怎麼吃呢?就讓小懂來為您分享一下吧~
1.鹽水蜜湯
秋氣象候較為乾燥,人體需要補充水分,古話說「朝朝鹽水,晚晚蜜湯」,也就是白天喝點鹽開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可以為人體補充必要的水分,又是秋季養生良方。

2.蓮子
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效。《玉楸葯解》有言:「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而蓮子應該怎麼吃呢?
做一碗銀耳蓮子羹,簡單又營養!
原料:蓮子50克,銀耳30克,冰糖100克。
做法:先將蓮子、銀耳分別用清水泡發,撈起。再把蓮子、銀耳放入碗中,加清水適量,在快半小時後加冰糖、紅棗入蒸籠用武火蒸1小時即可。



3.蘿蔔
蘿蔔是一種我們日常比較常見的食材,含有種類豐富的維生素,同時也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
氣象寒冷脾胃不好,不能喝太涼的果汁的人,可以將蘿蔔加梨一起煮水喝。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蔔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有清涼止渴、順氣消食、止咳化痰的功效,可預防治療咳嗽、痰多。
原料:白蘿蔔500克,梨1個
做法:把白蘿蔔、梨切成薄片,加入冰糖少許,煮水。



4.鴨
鴨為水禽,性寒涼,營養學家認為,當年的新鴨養到秋季後,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可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適合秋季進補養生。老鴨冬瓜湯有補虛作用,是一個不錯的食補做法。
原料:整鴨1隻,瘦肉30克,冬瓜100克,海參、芡實、苡仁各15克
做法:鴨、瘦肉、冬瓜切塊,加入海參、芡實、苡仁煮湯至爛熟。



以上都是小懂為您分享的一些秋日食補方法。不過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養生秘訣除了飲食之外還需要注意的當然是運動鍛煉,心情愉悅。
每日抽出幾小時出門散步,與朋友相約聊天,再配合食補方法,自然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