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地購房者明顯減少 環京建案開始“變通”賣房

  外地購房者明顯減少 高碑店建案“變通”賣房

  ■本報記者 李未來 於玉金

  保定報導

  限購高壓下,高碑店樓市迅速降溫,外來投資者驟減,不過,為吸引外地人購房,部分建案采取了“變通”的方式。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高碑店老城區、東部新城、新發地周邊的建案,部分建案為吸引北京投資客,稱可全款付或全款分期,從購買時起便開始繳納社保,三年後辦理網簽和房源,以這種方式來規避限購。

  儘管如此,與一年前相比,現在的購房者還是以本地人為主,外地投資客大量減少。而據當地業內人士表示,限購前東部新城、新發地周邊的建案房價曾達到過1.5萬元/平米,現在普遍降到8000-10000元/平米左右。

  樓市降溫

  京港澳高速從市區東邊劃過,838公交一個半小時到達北京六裡橋,乘坐高鐵僅需半個小時便能到達北京西站,承接北京產業外溢,高碑店因此成為來自北京的購房者的青睞。

  作為北京周邊的縣級市,高碑店房價也曾水漲船高,如新發地周邊的房價曾達到過1.5萬元/平米,不過在2017年上半年的兩次限購之後,迅速回落到9000元/平米左右。

  2017年4月25日,高碑店市政府頒布限購政策,對非本市戶籍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該套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3年內不得上市交易,對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家庭,暫停向其售房。

  僅僅一個月後,高碑店就對限購進行了更新。2017年5月27日,高碑店頒布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高碑店市3年及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高碑店市區域內暫停向其售房。

  “兩連限”之後,來自外地的投資者購房受限,投資性買房大幅減少,代之以高碑店本地人的剛需性購房。

  位於高碑店新發地附近的方暉京港國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在這裡買房的大多都是周邊村子的人,限購之後投資買房者少了很多。

  “變通”賣房

  記者調查發現,外地人無社保或個稅記錄依然可以買房,前提是全款付清或全款分期。所謂全款分期,是開發商的權益之計,即先付30%或40%,其余部分在建案交房前後付清,一般是半年到一年時間。

  方暉京港國際可先付40%,剩下部分分幾次交清:今年10月份交20%,12月份交20%,明年五一再交20%。位於高鐵站附近的鵬潤原著項目可先首付30%,6月底之前交40%,全部交清是在12月底。所有分期的部分都是開發商墊付。

  記者了解到,全款和全款分期的交易並沒有通過房管局,只是購房者與開發商之間的交易。因為外地購房者沒有達到3年社保或個稅的要求,原則上不能購房,更不能辦理網簽和抵押貸款。

  但開發商采取了“變通”策略。

  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可以從現在開始繳納社保,以最低標準,三年僅需幾千元,三年後再辦理網簽和不動產登記證,現在一般都是買預售屋,交房後一年才能辦理產權證,也就是說,即便有資格的購房者,也需要大概3年時間才能取得產權證。

  鵬潤原著銷售人員表示,雖然現在不能在銀行辦理抵押,但三年後拿到產權證,可以將房子抵押出去再獲得貸款,雖然利率高一些,但也相當於是辦理了抵押。

  不過,記者計算到,即便辦理了不動產登記證,購房者3年內仍不可交易,也就是說,外地購房者從買房到轉手至少需要6年時間,這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有購房者告訴記者,三年後辦理網簽的風險是很大的,由於全款付給開發商,如果在期間政策又發生了變化,或開發商的資金出現問題,房款就很難得到保障。

  產城融合尚需時日

  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高碑店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高碑店市區東北部,北京新發地在這裡安家。

  2010年4月7日,北京新發地與高碑店市政府簽訂了《北京新發地高碑店農產品物流園區項目協定書》,在此基礎上注冊成立了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開發農副產業物流貿易港項目,這是高碑店市對接北京、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重要招商項目。

  除此之外,整個東部地區都是高碑店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高碑店市十三五規劃,未來,高碑店新昌大街以東,京武高鐵以西地區將是高碑店市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這裡將要“創新投資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準建設,合理布局生活居住、教育醫療、文化休閑等功能太空,率先啟動文化公園、三甲醫院等建設工程,有序建設上等居住小區和商業服務設施,打造集醫療、文化、教育、居住於一體的東部新城。”

  隨著近幾年的規劃發展,東部地區開發商雲集,住宅項目扎堆,鵬潤原著、方暉京港國際等眾多項目均聚集於此,此前也是投資客最青睞的地區。

  然而,其產業和新城的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走訪發現,在新發地和東部地區產業園周邊,雖然規劃了寬闊的路線,建立起大量住宅項目,但其入住率都很低,人流量也較少,並且沒有大型商場、超市等配套,生活並不便利。

  對此,思源地產市場發展部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個區域,高碑店作為北京產業輸出的一個核心地,離北京有相對較遠的交通距離,產業剛剛興起,住宅的開發也尚處於起始階段,所以產城融合需要一定時間,不過未來隨著區域發展逐漸成熟,產城融合的局面還是值得期待的。

  涿州部分一手房仍捂盤加價

  限購一年後,涿州一手房市場依然堅挺,但二手房市場卻早已松動。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涿州各區域建案,對外地購房者來說,涿州樓市限購政策比環京其他區域寬鬆很多,不需要社保和個稅也能購買一套房。不過,赴涿州購房的外地人依然大幅減少。

  記者發現,涿州東高鐵站周邊的項目一手房價格依然在2萬元/平米以上,但同區域的二手房卻已降到1.5萬元/平米以下,兩極分化現象明顯。由於緊鄰京廣線出京的第一個高鐵站,外地投資客大多瞄準這一區域,一度使房價水漲船高,曾達到2.5萬元/平米。儘管現在熱情減退,房價回落,但部分建案仍然存在在備案價的基礎上再加價等違規現象。

  一手房有價無市

  2016年-2017年,環京樓市熱度驟增,房價普遍上漲,北京西南交界的涿州更是備受青睞。從涿州東站乘高鐵至北京西僅需要20多分鐘時間,高鐵站周邊因此而成為涿州樓市最為活躍的區域,吸引許多外地投資者,房價成倍增長。

  以中國華融開發的華融現代城為例,其2016年4月份開盤時均價為8000元/平米,至2017年5月便漲到2.3萬元/平米,之後一直維持在2.5萬元/平米。

  這裡聚集了幾個體量較大的建案,除華融現代城外,還有鴻坤理想灣等項目,據當地業內人士稱,這一體量比老城區新建案總和還要大。

  在2017年上半年環京樓市的一波限購潮裡,涿州也沒能幸免,不過,相比於很多區域普遍要求外地購房者提供3年社保或個稅的政策,涿州的限購要寬鬆很多,沒有任何個稅和社保記錄的外地人也可以購買一套房。

  根據2017年3月1日涿州市發布的《關於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非涿州市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將限購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房)且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不過,與環京其他區域一樣,投資客對涿州樓市的熱情也迅速減退,這裡的二手房價格降幅明顯,一手房價格依然堅挺,不過已經是“曲高和寡”。

  在記者近日的走訪中發現,某項目整個項目的住宅可售房源只剩8號樓的一個單元,雖然價格還沒有公布,但銷售人員表示可參照去年最後一次開盤2.4萬元/平米的價格,據房天下數據顯示,該建案目前起價為2萬元/平米。

  不過,涿州一名從事二手房交易的業內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的二手房目前只賣到1.3萬元/平米左右,而且有很多人出手,高鐵站附近的一手房根本賣不動,因為二手房太多,價格相對便宜。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儘管外地人購買第一套房時只需交30%首付,但涿州部分建案要求首付最低50%起。對此,項目一工作人員表示,主要原因是項目拿到預售證太早,備案價太低,已不符合目前市場趨勢,客戶購買時是高於這一價格的,因此就把多出備案價的款項算作20%的首付加到房款裡。

  記者發現,該項目8號樓其實早在2016年7月8日便已取得預售證,共24層,2個單元,戶型面積為82平米2居和91平米3居,據銷售人員表示,彼時的備案價為1.3萬元/平米。但2017年4月23日8號樓2單元才開盤,均價為2.5萬元/平米。

  以其91平米戶型為例,按照1.3萬元/平米備案價計算,總房款為118萬元,外地首套購房者首付約35萬元就可以了,但如果按照加價後的2.5萬元/平米計算,總房款達到227萬元,購房者需要多付109萬元,首付一共要交113萬元,這與按照備案價計算的總房款幾乎相同。

  儘管早已取得預售證,但該項目8號樓一單元直到現在還沒有開盤。 華融現代城目前的價格在2至2.3萬元/平米之間。

  記者發現,華融現代城10號、11號樓於2016年底取得預售許可證,並且已經完工,但目前也沒有開盤。之所以沒有開盤,其銷售人員表示:“可能是開發商在等待一個時機。”

  樓市回歸理性

  根據規劃思路,涿州市把對接北京作為發展的方向性選擇,並提出立足新優勢、瞄準大北京、接受強輻射、壯大新產業,把涿州建設成為“毗鄰北京的明星城市”,其“十二五”規劃中制定了“統籌建市、產業立市、借京強市、文化靚市”的發展戰略。

  為實現這一戰略,涿州將城市逐漸向東向北拓展,品牌開發商也借機進入涿州,在東部、北部區域開發新城,如華融、k2、鴻坤等。於是涿州樓市形成市區范陽中路組團、涿州東站組團、北部碼頭鎮組團三足鼎立的態勢。

  投資客最活躍的高鐵站周邊曾是涿州房價最高的區域,不過,與市區相比,這裡正在逐漸喪失優勢。上述從事二手房交易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高鐵站旁邊的建案之前都是耕地,在5年內的時間就建了大量的房子,當地人肯定是不會在那裡買的,因為覺得居住不方便,購房者都是用作投資,在2016年底的時候曾漲到2.5萬元/平米,有不少人甚至無力承受貸款,所以即使現在價格回落也要出手。相比而言,市區范陽中路兩側真正有人住的建案房價還是維持在之前的水準,比如惠友鑽石廣場、玫瑰園等項目依然在2萬元/平米左右,並且有人接手。

  可見,經過此前的一波大幅上漲之後,涿州樓市明顯回歸理性。

  記者在涿州東站周邊走訪發現,該區域規劃路線寬闊,住宅小區也較為密集,但生活配套卻十分缺乏,除建案底商零星的有銀行和幾家飯店以外,便無其他,人流量也十分稀少。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