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健康產業的投資邏輯

醫療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僅靠互聯網思維去顛覆醫療,往往行不通君聯資本從2008年開始系統地在大健康領域布局。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投資了70多家公司,累計投資金額超過了7億美金,並於2015年成立專門的醫療專業基金實現醫療健康全領域和全頻譜覆蓋,同時,貝瑞基因、葯明康德、信達生物、明德生物等公司的上市或準備上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厚積薄發的局面。讓我們來了解下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2014秋季班學生、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的大健康產業投資邏輯。

圖為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 王俊峰

關鍵詞:

王俊峰 君聯資本 大健康產業

約2400字

推薦閱讀時間:8分鐘

今年的大健康產業和三年前相比,獨角獸頻出。我覺得這是幾個層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政策面。國家鼓勵創新,提高了準入門檻,從而實現了優勝劣汰。「中國神葯」退出市場,給真正的創新葯騰出了空間,這就激發了投資人投資創新葯的熱情。

第二,人才面。近萬人才引進回國,海外軍團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醫療創新方面的實力。

第三,資本面。一方面,投資人在看到賺錢效應後,投資意願更加強烈;第二,港交所在生物科技領域的新規,使這類企業又多了一個退出通道,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投資人的投資熱情。這是背後的真正原因。

君聯資本從2008年開始系統地在大健康領域布局。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投資了70多家公司,累計投資金額超過了7億美金,並於2015年成立專門的醫療專業基金實現醫療健康全領域和全頻譜覆蓋,同時,貝瑞基因、葯明康德、信達生物、明德生物等公司的上市或準備上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厚積薄發的局面。

具體到創新葯、醫療器械、診斷技術和醫療服務等4個細分領域,我們的投資相對比較均衡。

在創新葯領域,我提出「6P」的投資策略:Pipeline(管線)、Platform(技術平台)、Perfomance(研發競爭力)、Patent(專利)、Price、People(團隊)。

首先,隨著創新葯的發展,目前這類項目估值開始出現顯著的泡沫,我們一直專註於這個領域的早期投資。

第二,選擇技術上領跑市場3~5年的選手,會優先看技術是不是國內領先、在全球是否有競爭力。我們現在要投的是兩三年後成為主流和頭部的行業及企業。比如,我們最近關注TCRT,也關注一些創新靶點的項目。我們在兩三年前完成了單抗藥、雙抗藥的布局。

第三,關注項目團隊的創造力和經歷的完整性。「帶頭大哥」最好有大型葯企背景經歷,在多個崗位和部門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同時,有很好的團隊互補:有的強於研發、有的強於CMC(Chemical,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有的強於臨床申報,強有力的團隊組合,會使得項目成功的概率更高,而不只靠技術打天下。

第四,特別關注公司的BD(商務拓展)團隊。能夠找到好的戰略合作夥伴,把公司的產品授權出去,就意味著公司可以提前實現收益。把好的產品線引進來,意味著公司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科技是一條線、BD是一條線,這兩手對於早期創業企業都得硬。

在醫療器械領域,我們的投資策略是「小快靈」和「器械+」,傾向於早期和擴展早期的投資。

大設備的市場競爭中,國際巨頭GPS(GE、飛利浦、西門子)有顯著優勢。國內廠商要想成功,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政府支持。

我們在這些方面沒有太多優勢,所以還是強調技術創新,在「小快靈」上做文章。就是小設備、快速檢驗出結果、靈敏度高、檢測效果好。聚焦於醫學高值耗材、可降解醫學材料、攜帶型檢測設備等,這些是我們的投資主戰場。

「器械+」,我們更多在做「器械+服務」和「器械+耗材」,通過這樣的方式,解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問題,從而實現部門客戶的價值最大化。由於這樣的策略,生態圈的價值就很重要,需要把我們的診斷技術、醫療服務資源結合起來,迅速實現管道擴展。

我們對醫療AI的投資是偏謹慎的。大部分的AI項目,概念大於實質,估值飆升過快,還面臨變現難的問題。如果要投資的話,技術要有領先性,商業變現也能看到相對清晰的路徑,希望在早期介入,有效的控制估值。

在診斷技術領域,第一位是要有一定的技術創新性,能夠滿足一些未滿足的檢驗需求。其次,則是在已經滿足的需求下,能夠提高檢驗的速度和準確度。

隨著精準醫療概念的深入和診療習慣的變化,以及在國家改變「以葯養醫」的政策背景下,醫院尋找新的創收管道的需求,醫學檢驗會進入一個快速的上升期。所以我們對這一塊還是非常重視的。

在醫療服務領域,有兩條不同的投資路線。

第一,真正意義上的嚴肅醫療服務由於投資周期長,資產很重,回報相對較低。我們的投資策略強調尋找醫學高地,投資專科醫院。

綜合醫院的資本效率偏低,相對而言專科醫院盈利更容易,在多點的規模複製也更可得。

在專科醫院中,我們強調醫學高地。講白了,就是有沒有領軍式的專家和醫生,他往往代表著權威,代表著最新技術的落地,代表著口碑,這是患者最關心的,也是流量的保證。

此外,像口腔連鎖、血透連鎖、社區診療連鎖等滿足日常消費類治療需求的項目,今天看起來也是不錯的。

第二,圍繞大健康產業的專業服務,比如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醫藥研發合約外包服務機構)、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醫藥生產合約外包服務機構)等,周期短,彈性比較大,服務的屬性也比較強,基本上都是面對著專業機構的市場化的供應商,商業邏輯也比較簡單。我們2008年剛開始布局大健康產業的時候,最早投的幾家就是在這個領域,未來我們還會持續關注這個領域。

互聯網醫療、O2O領域我們都相對保守。醫療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必須對行業有足夠的了解和專業背景,如果僅靠互聯網思維去顛覆醫療,往往行不通。在經歷了一波互聯網醫療項目投資的高潮和谷底之後,有一些項目死掉了,活下來的一定程度上通過了市場的驗證,有很多不錯的公司,所以我們會認真地再去看一看,選擇合適的投資機會。

我們整體的投資風格特別看重基本面,看重人和事的匹配。我們願意稍微冷靜一點地去看待這些投資機會。要不比別人早,要不就是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再進去,挑個合適的標的。

關注大健康產業發展?

有志投身醫療健康產業?

清華五道口聯合清華醫學院打造健康中國——產業領袖項目,

助力跨越高學科壁壘,

邀請您共同篤志前行!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傾聽「一行兩會」為代表的

主流金融權威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