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月子是女人重獲新生的黃金期,牢記12個重點,妥妥恢復輕鬆掉秤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在經歷生產之後明顯感覺到身材走形,氣色也不似當年少女模樣了。同時由於哺育寶寶需要充足的營養和奶水,孕婦往往在剛剛生產後就大吃大喝,各種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給產婦生產後本就臃腫的體型以「毀滅性的打擊」。其實不用太擔心。坐月子對於女性而言,是改善體質的大好時機。為了生寶寶我們女性的身體機能平衡都被打破,產後身體又在自動地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因此,月子期可以說是一個女人調理體質的最佳時期。產後時期,媽媽的身體就好像一個打開的大門,可以把懷孕時積累的多餘的積水和毒素排出體外,如果產婦的月子坐得好,讓身體尋找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平衡點,產婦就有可能比懷孕前更健康、更美麗哦。抓住坐月子黃金期,牢記12個重點,妥妥恢復輕鬆掉秤。

一、重視產後盆底肌

初為人母的很多媽媽們都有個難言之隱,發現自己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讓人十分不爽。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鬆弛,產後就忽視了對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只有經過順產的媽咪才需要做產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而剖宮產的媽咪則可以高枕無憂?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

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約有9-10厘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厘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厘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咳嗽、打噴嚏、漏尿其實都是腹壓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醫學上也叫做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妊娠、還有由腹壓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噴嚏都會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彈性下降,從而使得網內的器官無法恢復正常的位置。當腹壓增加的時候,裡面的吊網就不能維持這些盆腔器,所以就會有尿液不自覺地從尿道流出。

二、產後堅持母乳,利於體形恢復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媽媽,產後都應該堅持母乳。現在很多人都在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有些新媽媽只知道母乳對寶寶好,但不知道具體有什麼好處吧。

1、母乳餵養的好處很多,因母乳具有無菌、衛生、經濟、方便、營養豐富等優點,被稱之為寶寶的最佳天然營養品;

2、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產後7—14天的乳汁為過渡乳。其中蛋白質逐漸減少,乳糖、脂肪含量逐漸增加,奶量逐漸增加,寶寶會漸漸增胖。

3、母乳中還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對寶寶的腦發育具有特殊作用。母乳餵養有利於寶寶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還可以增進母子感情,是母嬰感情聯繫的紐帶。

4、母乳餵養可刺激產婦宮縮,大量脂肪從母乳有排出,有利於產婦體型恢復,從而促進產後恢復等等。

三、紅糖飲用不能超過10天

傳統觀念裡,坐月子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紅糖和雞蛋的。更事實上,紅糖確實含有一定量的鐵,但是喝紅糖水也並非多多益善。紅糖飲用不能超過10天傳統觀念裡,坐月子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紅糖和雞蛋的,紅糖更是被認為補血上品,要儘可能多喝。事實上,紅糖確實含有一定量的鐵,但是坐月子補血並不能完全靠紅糖,喝紅糖水也並非多多益善。媽媽們在產後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紅糖可以適量地喝

紅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且能散寒止痛、健脾暖胃,所以飲服紅糖後會使新媽媽全身溫暖。新媽媽喝紅糖水還有利於子宮收縮復原,排出產后宮腔淤血,促進惡露排出,有利於子宮複位。紅糖中鐵的含量高可以給新媽媽補血,紅糖中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利尿、防治產後尿失禁,並能有效地預防尿路感染,還有生乳、止痛的效果。


紅糖並非吃得越多越好

喝紅糖水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不可因此就認為吃得越多越好。

1、過多飲用紅糖水,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甚至帶了肥胖問題。
2、如果在夏天裡坐月子的新媽媽喝得過多,還會導致出汗過多,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引起中暑。
3、初產的新媽媽子宮收縮功能大多比較好,惡露的顏色和量一般都比較正常,如果紅糖水喝得過久,因為其活血祛瘀的功能,反而會使淤血排出增多,增加惡露中的血量,影響子宮恢復,甚至反而引起貧血。

產後紅糖怎麼吃?

吃紅糖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天。

每日30克左右,吃太多會影響食慾以及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新媽媽喝紅糖水時應煮開後飲用,不要用開水一衝即用,因為紅糖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易滋生細菌。例如用紅糖水煮雞蛋,或者和桂圓一起吃,效果更好。

四、忌沒有限制的吃雞蛋

有的產婦為了加強營養,分娩後和坐月子期間,常以多吃雞蛋來滋補身體的虧損,甚至把雞蛋當成主食來吃。吃雞蛋並非越多越好,吃雞蛋過多是有害的。

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飲食為宜。在整個產褥期間,根據國家對孕、產婦營養標準規定,每天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雞蛋3~4個就足夠了。研究還表明,一個產婦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幾個雞蛋與每天吃3個雞蛋,身體所吸收的營養墾一樣的,吃多了,反而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五、適當下床活動

產婦在經歷了分娩這一過程後,體力消耗很大,身體虛弱,感到很疲勞,因此要注意休息。同時也需要適當下床活動。站立過久,有可能「傷骨」,落下病根。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久坐也不是好事,因為久坐傷肉。

頭兩天內應當好好臥床休息,身體好的產婦如感覺疲勞已經消除,產後24小時就可起床。睡多了會堆積更多的脂。輕微活動不僅能恢復產婦健美的體形,促進身體各項生理功能向健康方面發展,還能預防子宮後位、脫垂,尿失禁等病症。


六、快速排出惡露

惡露就是每位產婦在分娩以後陰道都會有一些棕紅色液體排出,內含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及宮頸粘液等。惡露持續的時間則因人而異,一般平均約為21天左右,短者可為14天,長者則可長達42天。有的產婦產後惡露多,那麼怎樣才能快速排出呢?
「詳解惡露」

一般分泌惡露的情形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亦就是分娩後的前3、4天,惡露一般為鮮紅色的,即是血性惡露。

第二階段:通常在持續了3-6天后會逐漸的變為粉紅色或者是棕色,即是漿性惡露,而其特點為血量減少,並且還有較多的壞死脫皮膜、陰部分泌物、宮頸黏液以及細菌等。
第三階段:一般會在大約14天后轉變為黃白色或者是物色,即是白惡露,內含有大量的退化脫膜、細菌、白細胞以及表皮細胞。 正常產婦的惡露排出通常需要二至三周,一般不宜超過三周。
不 過有少數的產婦則有可能在一個月仍會有少少的咖啡色惡露,這是因為卵巢在產後恢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荷爾蒙,致使子宮內膜增生後又脫離,致使惡露與月經混合 在一起的緣故。如果產後2個月以上惡露仍淋漓不凈,則屬於惡露不凈。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腔內有妊娠物如胎盤、蛻膜等組織遺留、子宮復原不全。
「惡露護理」
按摩:
以畫圈圈的方式來按摩腹部子宮位置,讓惡露順利排出。
沖洗:
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擦拭時由前往後擦拭或直接按壓拭乾,勿來回擦拭。沖洗時水流不可太強或過於用力沖洗,否則會造成保護膜破裂。
更換衛生棉:
剛開始約1小時更換1次,之後2~3小時更換即可。更換衛生棉時,由前向後拿掉,以防細菌汙染陰道。
哺喂母乳
嬰兒的吸吮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分泌一種激素,此激素有助於子宮復原,所以哺喂母乳的產婦,其子宮復原情況會比較快。
七、產後月子飲食遵循三點
1、前十天以排濕,消腫,利水為主

坐月子的前十天,不少寶媽有感覺身體像有出不完的汗,這些多半是體內的水分以虛汗的形式外排。由於懷孕時身體增加了大量的水分,隨著寶寶的出生,一些多餘的水分會隨之代謝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月子裡的前十天,寶媽們再感覺容易出汗,也不要穿太少的衣物,避免著涼以後落下關節疼痛的毛病。為促進身體往外代謝水分,飲食上不宜太油膩,前一個星期不建議大魚大肉的吃。多吃利水,排濕的食物更益於身體健康恢復。

推薦食物:新鮮的蔬菜,紅糖水,小米粥,紅豆粥,糯米粥,煮粥時加些薏仁,核桃,後幾天適量吃些肉類,蛋類,不宜過多。


?2、中間十天,以調理脾胃和腎臟,滋補為主

經過前十天的排濕,體內細胞已經恢復個大概,為了能多些的下奶,保證奶水營養充足,寶媽們可以把重心適當側重到滋補上,但不宜大魚大肉天天吃的過量補。中間這十天適合多吃調理脾胃和腎臟的食物,促進身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儘快達到最佳狀態。月子的前兩天星期不建議喝太多湯水,有助於細胞恢復。
推薦食物:糯米,香菇,麻油雞,魚,豬蹄,花生,青菜,山藥,豬肝,鴿子,黑芝麻,水果可以蒸熟了吃。


3、後十天注重補氣血,美容養顏

經過前二十天對身體的調理,機體功能有所恢復,除了產後能多下些奶,寶媽們的身材恢復,身體保養也不能忽視。下奶的湯之類的要喝,但不宜過量喝,均衡營養,廣泛飲食,效果更好。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身體消化吸收不了堆積成脂肪,影響寶媽的身材恢復,甚至影響到寶媽生娃後的情緒。月子的後十天,滋補上可以考慮到補氣血,美容養顏。
推薦食物:魚,豬肉,雞,豬蹄,羊肉等肉食類食物,每天保證適量攝入。青菜每天的攝入量也需要有保證,多吃五穀雜糧,枸杞,蓮子,紅棗大米菊花粥,海米油菜,芝麻薏仁山藥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八、忌門窗緊閉

傳統觀念認為,無論是寒冷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新媽媽的居室要窗戶緊閉,避免新媽媽「受風」,留下「月子病」,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不開窗通風,空氣汙濁,有利於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容易引起新媽媽和寶寶呼吸道感染。

春季氣溫變化無常,是傳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的高發期。開窗通風是最簡單、最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在夏季,如果室內氣溫過高,又不通風透氣的話,會使新媽媽和寶寶中暑。

在不同季節,開窗通風要根據不同風向,調節開窗的大小,不要直接對著新媽媽和寶寶吹,開窗時間也應適當調節。


九、坐月子個人衛生

很多老一輩人總會將,產婦坐月子期間是不能洗頭的,其實坐月子不洗頭洗澡是不科學的,產後出汗多,惡露多,還有溢出的乳汁,如果不及時清潔,既不利於媽媽身體的恢復,也影響心情。

其實坐月子個人護理,衛生這塊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產婦坐月子個人衛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外陰清潔

在坐月子期間,媽媽的會陰部分泌物比較多,這時候要注意外陰部的清潔,避免細菌感染。從產後第一天起,媽媽就要每天定時清洗私密處,如果沒有會陰傷口,就先擦去分泌物,再用清水沖洗,


刷牙漱口不能少

坐月子媽媽通常是少量多餐,吃的東西比較雜,如果不注意口腔的衛生,很容易就滋生細菌,導致各種牙齒疾病,而口腔問題,恰恰就是月子病的一種。

一般來說,產婦一天要刷牙兩次,採用軟毛牙刷,要用溫水,避免冷水刺激到牙齒和牙齦。每次吃完東西,可以用溫水漱漱口。在產後第三天還可以採用指漱法,把牙膏擠在食指上,在牙齒上下來回擦拭,最後用手指按壓齒齦,這樣可以活血通絡,避免牙齒鬆動。


勤換衣物

產後媽媽氣虛體虛,很容易就大汗淋漓,這時候要及時更換衣服,避免感冒著涼,如果嫌麻煩,可以在後背跟肚子各包一塊毛巾,用來吸汗。

如果是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第一個月寶寶吃奶量較少,多餘的奶水很容易溢出來,這時候可以在胸罩裡加塊乳墊,用來吸奶水,保持胸部清潔。


十、不能見風

冷,是萬病之源,所以在生產完之後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相當多的產婦都深居臥室不出屋,關門關窗不通風,頭上戴帽、身蓋厚被、穿長衣長褲,使本來已很虛弱的產婦出汗,散熱的途徑不暢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衰竭,而出現高熱、意識喪失和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當人體處於超過散熱機制能力的極度熱負荷時,因體內熱積蓄過度而引起高熱,發生中暑,這是很不正確的,空調是可以開的,不過即使是夏季也不要貪涼,huanlai空調溫度控制在在26度,不要讓冷風直接對著產婦直吹。避免寒氣入體,成為濕寒體質。

雖然坐月子的注意事項多,但是只要做好保暖工作,不太過貪涼就可以。關於許多老人所說坐月子不能洗澡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只要保證水溫,澡後不受涼就完全沒有問題。如果長時間不洗澡,身體上也會出現很多細菌,母乳餵養時,細菌很有可能傳給孩子,小寶寶免疫力差很容易因此生病拉肚子。


十一、忌忽視收攏腹部

這個收腹依是必備的,生完寶寶就用了,真的不錯,撐大的肚子恢復的很好。因為當時是順產的 所以7.天后就開始穿了,一個多月肚子就平了


十二、凡事不要親力親為

一部分的新媽媽既要自己帶孩子,同時還要做很多的家務。由於產道和外陰受損,坐著做事會覺得非常不舒服,有一部分的新媽媽就蹲著洗衣服、然後來做各種家務。專家是這樣說的,產後蹲著對於新媽媽盆底肌肉的恢復是非常不好的,要是長時間蹲著或許就會造成子宮異位或是脫垂。女性在產後最好是避免久蹲,平時也要適當走動,以坐和立為宜。同時女性產後虛弱,不能夠太過於勞累,就算是條件有限也不要強撐著自己做完所有的家務,可以讓另一半幫忙一起做家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