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月份,股市樓市一場及時雨或加速醞釀!

股市兩個交易日分別以3.20%、2.58%的幅度大漲,讓人聯想是不是降準或降息這一重磅舉措將要推出。

3月29號,也就是上一個大漲的交易日,央行深夜辟謠,表示網上流傳的4月1日降準消息不實。這個舉動相當罕見,它說明監管層不想因為這個原因引發股市的躁動。

如果說降準,4月份確實是非常好的窗口,同樣是4月份,央行去年4月17日宣布1%的大力度降準,以置換大量的MLF到期,如今情況非常相似。

在央行最近5年的貨幣操作史上,MLF和逆回購可以被劃為中短期的貨幣操作方式,期限是1年以下;降準是長期貨幣操作方式,沒有期限。為了避免資金量過於泛濫,央行決定降準的前夕,往往會暫停中短期貨幣的投放。

4月1日央行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這就讓人引發猜想。央行不開展逆回購不意味著市場的錢多,截至3月末,央行逆回購操作已經沒有餘額,也就是說之前投放的錢已經全部被回收,這其實和我在課程裡講的,逆回購操作和到期它們一個是進水口,另一個是出水口一樣,現在水只有流出沒有流進。

如果說逆回購創造的錢是小水池,那麽所有印鈔工具組合起來的池子就是大水池,它的水位高低可以用過期率來衡量,超額準備金是銀行在央行裡可以自由支配的存款,商業銀行可以支配的資金越小,過期率就越低。

今年1月份以來,過期率逐月下降,3月末是1.2%-1.3%左右。考慮到今年1月份央行分別進行幅度為0.5%的兩次降準,淨投放的資金約8000億,如今過期率逐月下降,說明之前的錢被慢慢耗光。

據悉,考慮到二季度有大量的MLF到期以及企業稅費上繳,這段時間可能有5000億左右的流動性缺口,而這基本相當於一次降準的額度,所以降準的呼聲再起。

4月1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然掉頭大漲,到下午4點,收益率報3.14%,觸及2017年以來最大值。

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大漲至少說明三點:

第一,從經濟學角度上看很可能是對經濟的一種預期,早間,中國3月財新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上方,創8個月新高。PMI是經濟的先行指標,高於50就可以理解為復甦,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很可能是對這個指標的反映,在國外,經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般是正相關。

第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很可能反映了投資人風險偏好的上升,最近兩個交易日股市的漲幅都很大,考慮到股市和債市不少時候有蹺蹺板效果,股市漲,債市跌,債市一跌,收益率又會上升。(債券價格和收益率成反比)

第三,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也可能會引發大家對市場利率上升的擔心,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一種無風險利率,往往是作為衡量銀行間流動性的重要指標。收益率上升意味著商業銀行成本上升,所以需要降準。

從我的角度上說,上面這些我更願意相信第3點,因為現在沒有看到有確切的指標說明經濟已經復甦,經歷2015年的股災後也沒多少人認為今年會有牛市。

4月份很可能會有一次降準,而降準的幅度和時間完全取決於經濟的表現,一是降準,第二個是降息,但降息很可能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降息,主要的可能是央行-商業銀行這個層面上引導利率上升。而對於存貸款基準利率(商業銀行-企業、居民)很可能不會動,因為隨著2015年以來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存貸款基準利率在整個利率體系當中的作用已經弱化,現在它的變動能夠直接撬動的只是房貸利率,也就是房地產。

現在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就變相在告訴大家要鼓勵房地產,除非經濟真的走到很差的地步,否則不太可能。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