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豪門奪權:百億大亞集團的血親權力爭奪戰

“木業首富”陳興康意外去世4年之後,兩子公開奪權引發的信任危機,已開始波及百億大亞集團的資金鏈。

最近,大亞聖象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所持上市公司263.36萬股被司法凍結,起因是大亞集團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一筆2000萬元借款逾期。

隨之披露的,還有大亞集團及其子公司7筆共約3.7億元銀行借款出現逾期。

在權利和金錢面前,大亞集團上演母子、兄弟之間的內鬥,歷時一年仍在僵持。

變故

70歲時,陳興康似乎仍沒有考慮過接班人和家族財產繼承的問題。

1978年,時年33歲的陳興康,帶著所有的積蓄7000元回到老家丹陽開始創業。

從一個村辦小企業做起,他歷經了所有老一輩創業者的艱辛,帶著企業在1993年和2002年兩度變革,終於創立了木業王國,並在1999年將旗下大亞科技送上A股。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末大亞集團總資產達到125億元,年營收超過124億元。

儘管已是古稀之年,陳興康仍一手掌控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大權,為公司的發展嘔心瀝血。

過去,大亞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多元化上市公司,旗下業務涵蓋包括木業、包裝和汽配。

木業包括高密度板、強化木地板及實木複合地板;包裝業主要包括雙零鋁箔、鋁箔複合紙及卡紙、煙用聚丙烯絲束及包裝印刷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汽配業主要是鋁合金汽車輪轂的生產和銷售。

2013年之後,大亞科技將發展重心轉移到人造板及木地板業務。

2015年初,陳興康主導對上市公司業務大幅調整,籌劃將非木業資產全部置出上市公司,同時收購部分木業子公司的少數股東股權。

交易完成後,大亞科技將從過去的多元化公司,轉為純木業經營公司。

藍圖剛剛繪就,當年4月28日,陳興康意外摔倒,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繼承

事發突然,偌大的集團交給誰?遺產如何分配?陳興康來不及交代,生前也沒有留下遺囑。

這給家族如今的內鬥埋下了禍根。

陳興康和遺孀戴品哎育有一女二子,分別為陳巧玲、陳建軍和陳曉龍。

在世之時,陳興康個人直接持有意博瑞特51%股權和卓睿投資100%股權,兩家公司分別持有大亞集團63%和18.87%,大亞集團為大亞科技控股股東,陳興康就此實現對大亞科技的實際控制權。

陳興康生前沒有給妻兒分配任何股份,甚至沒有安排子女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三個子女均為“70後”,最小的兒子陳曉龍在2015年也已年近30歲。

當時的陳興康究竟在家族企業傳承上作何考慮,外界不得而知。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遺孀戴品哎繼承遺產的50%,剩餘50%由4人平均分配。

最終形成戴品哎持有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31.875%、62.5%股權,3個子女平均持有兩家公司6.375%、12.5%股權。

4人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對上市公司大亞聖象共同控制。

當時,戴品哎已66歲退休多年,再無力掌管百億大亞集團,3個子女誰來掌控大局成為首要問題。

從個人履歷來看,長女陳巧玲一直在當地銀行工作,從未參與家族企業管理;長子陳建軍長期任職當地機關,沒有管理過企業;幼子陳曉龍在大亞集團的最高職務為財務總監助理,也未進入過權利核心。

據媒體報導,群龍無首之時,家族成員之間做出了兄弟二人“輪流坐莊”、三年輪換的約定。

先由陳曉龍出任集團董事長、總裁,並掌控上市公司。

2015年8月,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增補陳曉龍為公司董事,以7票同意1票棄權通過,董事翁少斌以“對陳曉龍履歷不了解”為由投了棄權票。

實際上,翁少斌對陳曉龍不可能不熟悉。

2002年和2009年,翁在大亞收購聖象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長期擔任大亞科技旗下最重要子公司聖象集團董事長,2008年起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總裁,是陳興康身邊的得力乾將。

2015年9月,陳曉龍當選上市公司董事長。次月,翁少斌辭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僅擔任聖象集團董事長。

2016年1月,跟隨陳興康身邊長達17年的董秘宋立柱辭職,僅擔任子公司人造板集團法務總監,目前動向不明。

權謀

短暫的人事動蕩之後,大亞科技很快回到了正常軌道。

陳曉龍繼續推進父親未竟之事,完成了公司資產的出售和購買,形成了當前純木業格局,並將公司名由大亞科技更名為大亞聖象(000910.SZ)。

隨後,公司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營收規模雖時有波動,但歸母淨利潤從2015年的3.18億元增至2018年的7.25億元。

大亞聖象的業績增長,應歸功於陳興康對公司的戰略規劃。

從最近幾年的公告來看,作為守成者——陳曉龍對上市公司最大的貢獻僅在於戰略的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 2017年和2018年,大亞聖象的業績增速已明顯放緩。

如果媒體報導的家族“三年之約”屬實,那麽,2018年7月,應輪到哥哥陳建軍走馬上任。

2017年5月,陳建軍當選大亞聖象董事,任期到2020年5月。這一人事變動,似乎是在為兄弟之間的輪值做準備。

但就在2018年7月,大亞聖象突然發公告:根據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上市公司董事等職務,並推薦吳文新為新任董事。

同期,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吳谷華辭職;董事、財務總監陳鋼辭任董事職務。

從這開始,家族成員之間的權利爭奪已逐步公開。

董事會上,陳建軍對更換董事的議案明確投出反對票,並表示依法保留一切權利。

另一項大亞聖象董事會審議增補許永生為董事的議案,陳建軍以對許缺乏了解為由再度反對。而許永生為大亞集團推薦,陳建軍是大亞集團董事。

短期內劇烈人事動蕩,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關注。大亞聖象回復,更換董事是為了避免上市公司出現家族病。

陳建軍的反對未能改變上市公司的人事調整,他被拿下,吳文新等人成功當選董事,吳被聘為總裁,填補了自翁少斌辭職以來,上市公司總裁之位的長期空缺。

上市公司權利格局初定,旗下最重要子公司聖象集團隨之調整,翁少斌和陳建軍的董事長和總裁之職被陳建軍取代,弟弟大權在握。

吳文新在大亞聖象沒乾多久,當年12月底即辭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

僵持

兄弟奪權公開到上市公司層面之前,在控股股東大亞集團內部,其實早已波濤洶湧。

遺孀戴品哎今年也已到古稀之年,她沒能看到家族的和諧,在她主導之下形成的秩序被徹底打破。

在兩個兒子之間,支持誰、反對誰?戴品哎用行動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2018年7月,經過公證處公證,戴品哎將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股權和卓睿投資54.5%股權轉讓給陳建軍,至此,陳建軍持有的兩家公司的股權升至37.9%和67%。

大股東股權的轉讓,未能順利推進權力的交接。

媒體刊發的報導顯示,今年4月17日,卓睿投資內部發文宣布,陳曉龍出任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3年任期已滿,撤回對他的委派,重新委派陳建軍接任大亞集團董事長,並明確陳曉龍不得再行使任何與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相關的權利。該委任決定經當地公證處公證。

同時,戴品哎和陳建軍聯合簽署內部文件,強調在新舊董事長交替期間,大亞集團實施臨時特別措施,期間一切需審批事項需報送董事長陳建軍簽字。

陳曉龍顯然不認同這一安排,次日大亞集團發出紅頭文件,表示卓睿投資委派董事長以及頒布的臨時管理措施均無效。

今年7月10日,戴品哎、陳建軍在《江蘇法制報》刊發《大亞集團控股股東嚴正聲明》,將母子、兄弟之間的權利爭奪公之於眾。

聲明:斑馬消費作品均為原創,著作權及與之相關的合法權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斑馬消費使用的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絡。

斑馬消費在各平台發表的內容如侵犯個人及公司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期待您在微信公眾號、雪球、界面、摩爾金融、今日頭條、新浪財經、同花順、東方財富網、百度新聞、UC頭條、ZAKER、紅板報、觸電新聞等平台關注“斑馬消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