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0天兩起命案,滴滴還值5000億嗎?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周六早晨,一條滴滴順風車司機強奸殺人案激起民眾討論。

作為獨角獸之一的滴滴出行,在一名空姐乘坐滴滴後遇害僅110天,又一次遭遇類似事件。市場擔憂,接二連三的安全事件恐將對其估值5000億的上市計劃產生負面影響。

01

20歲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遭奸殺,滴滴客服遭質疑

8月24日,溫州樂清市 一名20歲女孩坐滴滴順風車遭奸殺,生前曾發微信向好友求救。對此25日,滴滴發布道歉和聲明,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後續會積極配合警方,做好家屬善後工作。

不過,媒體發現,在事發當時,受害人親友接到受害人的求救資訊後在曾在第一時間聯繫滴滴客服上報此事,而滴滴客服的回復卻一再拖延,滴滴如此回應引發了廣泛質疑。

周五下午1時許,遇害者從樂清飛虹南路上車,原本下午2時40左右可抵達目的地永嘉上塘。據其朋友介紹,她昨天和朋友約好了在永嘉見面,今天打算一同去溫州市區給朋友過生日,她本應該今天出現在朋友的生日聚會上。

據遇害者微信好友說,當天下午2點10分左右,她收到姑娘發來的微信:“車子開到山裡了,一輛車也沒有,有點害怕。”下午2點15分左右,其另一名好友收到其微信:“救命、搶救!”

之後不久,親友聯繫這名姑娘時,發現她的手機已經處於關機狀態。據樂清警方處介紹,滴滴司機已經落網,案件目前還在偵辦中。

遇害者親友接到求救資訊後在曾在第一時間聯繫滴滴客服上報此事,而滴滴客服的回復卻一再拖延:等上級人員處理,涉及隱私,要等安全專家來處理等等。

02

三個多月兩起命案,滴滴是否面臨更多監管壓力?

發生在周五的這起命案,並非是滴滴遇到的第一起。

就在三個多月前,鄭州一名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之後,滴滴稱真誠地和受害者的家人道歉,並稱:

作為平台辜負了用戶的信任,在這件事情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時滴滴方面表示,決定自5月12日零點起,順風車業務在全國範圍內下線,停業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業務對全量司機全面審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車不符情況;運營及客服體系全面整改。

經過內部整頓,滴滴表示,順風車在5月19日上線前,已完成全部個性化標簽和評論功能下線;合乘雙方個人資訊和頭像僅自己可見,外顯頭像全部為系統默認虛擬頭像;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並對在22點之前出發但預估服務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在出發前對合乘雙方進行安全提示等整改措施。

此後,滴滴稱對平台進行了安全更新,其中包括正式上線新版緊急求助功能,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將進入按鈕提升至顯著位置,並添加110、120、122及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等快捷方式,用戶可自主一鍵撥打。滴滴快車已上線人車不符評價機制,主動邀請乘客評價司機和車輛是否與軟體顯示資訊一致,並聯繫前後多個訂單的乘客進行核實,一經確認立即封禁。

滴滴方面稱,快車已在部分城市上線每天出車前司機人臉識別功能,並將盡快全平台上線;此外,也已經在幾個城市進行行程中錄音功能測試,以便在司乘雙方發生糾紛投訴時取證判責,從而進一步保障雙方的安全和權益。

在鄭州的命案發生後,諸多媒體和政府機構都呼籲滴滴等平台應當承擔起更多的監管責任。

澎湃新聞曾評論指出,滴滴稱要全面徹查各項業務實屬應該,但如果每次都要等到出事、尤其是出如此嚴重事件後,才開始對業務倒查,這恐怕連亡羊補牢都稱不上。面對空姐深夜滴滴計程車遇害,作為平台業務的一部分,滴滴對順風車也應承擔起應有的監管責任。

交通部官方微信5月11日發布文章稱,一些網約車平台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後,不是將必要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僅僅將網約車作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沒有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放在心上。網約車企業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必須承擔承運人責任和相應的社會責任。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不是“流量”或“估值”,而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法制日報梳理媒體報導後發現,此前滴滴車主涉嫌故意殺人、強奸、猥褻案件已不是第一起。相關案件中,司機作案手法多為通過搭載女乘客,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或在後續交往中對其實施侵害。

法制日報還指出,2016年11月起施行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平台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第18條規定,網約車平台公司應當保證提供服務的駕駛員具有合法從業資格;保證線上提供服務的駕駛員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駕駛員一致。同時,該暫行辦法第38條還明確規定,私人小客車合乘,也稱為拚車、順風車,按城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不過,也有律師認為,根據暫行辦法,順風車被排除出網約車範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根據該暫行辦法,順風車不屬於網約車範疇,對車輛、司機都沒有準入門檻方面的要求,順風車平台也不像網約車平台那樣需要承擔承運人責任。順風車平台提供的是資訊服務,法律上應屬於為乘客及順風車司機提供居間合約服務。

通常情況下,順風車平台在法律上不對乘客乘坐順風車過程中遇到的人身傷害負責。但是如果順風車平台沒有對順風車司機盡到身份審核的義務,則需要對此承擔責任。

時隔110天后,還在整改期內的滴滴又一次爆出命案,滴滴的回應同上一次並沒有什麽不同:

在順風車整改期間發生這樣的悲劇,深感自責與愧疚。作為平台,我們辜負了大家的信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後,據錢江晚報消息,浙江省路線運輸管理局緊急約談滴滴平台浙江區負責人,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

8月26日,滴滴出行發布關於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公司做出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等決定。

03

風口浪尖之上,滴滴估值還能有5000億嗎?

作為中國獨角獸代表之一的滴滴出行,一直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滴滴在今年4月時完成了一輪55億美元的融資,當時投資後對應估值約為500億美元。據當時媒體報導,滴滴當時正在和多家投行洽談IPO事宜,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5月下旬的消息顯示:滴滴已初步決定落戶香港上市,考慮不同的上市架構,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

回溯到2017年12月,滴滴宣布完成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儘管沒有公布當時投資後的估值,但按照估算,投資後的估值不會低於550億美元。

此前有媒體報導,滴滴上市後的估值或達到700億美元到800億美元之間,也就是4800億人民幣到5500億人民幣之間。

但彼時,兩起命案尚未發生。而現在,滴滴出行這個網約車巨頭獨角獸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未來,滴滴要面對的困難,恐怕不僅是美團計程車(美團計程車目前僅提供快車和計程車服務,並沒有拚車、順風車等服務)等競爭者的搶灘,同時也可能面臨日趨嚴格的監管。

訂閱《見聞主編精選》

每天10篇文章,讀懂金融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