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易所多管齊下規管停複牌制度 有效遏製任性停牌

  交易所多管齊下規管停複牌制度 “任性停牌”亂象已有效遏製

  21世紀經濟報導 谷楓 北京報導

  今年以來在市場調整過程中,有個別上市公司出現申請停牌躲跌的跡象。

  2015年股市劇烈波動期間,多家上市公司選擇用停牌這一手段來躲避股市下跌,停牌上市公司數量一度佔據總數的近2兩成,這也暴露了當時上市公司停複牌制度存在嚴重的問題。

  A股停複牌問題也一度成為了A股納入MSCI指數的重要障礙,境外投資者對於A股上市公司“任性停牌”後造成的流動性緊張抱有較強的警戒心裡。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的情況顯示,股市劇烈波動之後,證監會便將上市公司停複牌改革提上日程,其中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了專項的停複牌業務規則,在2016年又做出了進一步的完善。

  近期,滬深交易所再次表態2018年以來對重大事項停牌問題,上市公司躲跌式停牌等上市公司停複牌問題的重災區做出了有效的針對性改革,

  在一次又一次完善停複牌制度後,交易所目前對A股上市公司停牌的態度一言以蔽之:上市公司可直接披露的重大事項原則上不辦理停牌。

  嚴控“躲跌”等任性停牌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在市場調整過程中,有個別上市公司出現申請停牌躲跌的跡象。

  交易所方面透露這類公司有兩個特徵:一是近期股價跌幅較深;二是披露的擬籌劃事項大多有湊項目之嫌,個別確實有籌劃意願的項目也不太成熟。

  對於這類“任性停牌”,一家西南地區研究所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首先,任性停牌導致需要流動性的投資者由於停牌股票無法交易不得不被迫賣出可以交易的股票,這會造成那些沒有停牌的公司股價出現由非基本面原因導致的不必要的波動;其次隨意停牌導致停牌股票合理的市場價格缺失,並可能拖累特定板塊市場情緒。”

  但今年上市公司這類訴求將很難得到交易所的通過,針對此類情況交易所表示將在日常監管中對上市公司股票停牌事由的真實性、是否存在躲跌意圖實施從嚴監管,防範公司躲跌式停牌。

  具體而言,上交所表示原則上不建議公司股票停牌,而是要求分階段披露擬籌劃事項,並充分揭示風險。同時,也充分尊重市場的合理停牌需求,對於出現特別敏感資訊需要短期停牌,或者公司出現重大風險需要核實處置的情況,依規辦理其停牌業務。

  深交所則透露,要引導這類上市公司審慎申請停牌,維護交易連續性和市場流動性,如嚴格要求上市公司遵守停牌申請程式,從源頭入手,切實防止“隨意停”;二是加強資訊披露監管,要求公司在停牌公告中詳細披露停牌原因和具體事項,嚴控停牌期間資訊披露前後不一致的情形,有效遏製“任意停”。

  除了要防範躲跌式停牌外,各類重大事項觸發的長期停牌問題也是重災區之一,如重大資產重組便是上市公司停牌的主流理由。

  據了解,部分上市公司往往擔心因引起內幕交易或股價異動導致交易無法順利達成,希望申請長期停牌以防範這些“風險”。截至8月7日,今年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共有91家,佔停牌家數77.12%。

  對於這類停牌問題,交易所方面表示,將強化重大事項的分階段披露,要求公司對持續時間比較長的事項,按其重要節點披露進展,逐步形成以不停牌為原則、停牌為例外,短期停牌為原則、長期停牌為例外,間歇性停牌為原則、連續停牌為例外的制度安排。

  尤其是並購重組方面,深交所明確表示,“停牌不再是重組必經之路。”據了解,深市已有17家上市公司在籌劃重組時未停牌就直接披露方案或提示性公告。

  無論是躲跌式停牌還是重大事項導致的長期停牌,監管層和交易所努力的方向是要逐步去除上市公司停複牌的附加功能,引導上市公司停複牌回歸其功能本源。

  “目前,上市公司的停複牌承載了過多附加功能。如對於上市公司以停牌代替保密義務的傾向,要加大規則執行力度,嚴格按規定的可申請停牌事由和停牌期限要求辦理,減少不必要的停牌,逐漸弱化停牌所附載的功能。”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講道。

  停複牌得到有效改善

  在證監會和交易所的長期努力之下,A股停複牌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這幾年監管,滬市上市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日均停牌家數分別為74家、69家和73家,三年總體比較平均,較長時期維持在較低水準。尤其是大盤藍籌股基本不停牌,近3年連續停牌超過10個交易日的公司中,市值超過500億元的僅6家,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僅為2家。

  截至今年8月9日,滬市停牌公司已減少到45家,僅佔全部滬市公司的3.1%,這一數據已與境外市場基本處於同一水準。

  然而交易所方面認為針對上市公司停複牌制度的監管還在路上。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停複牌監管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如何處理重大事項審批、並購重組籌劃以及公司重大風險處置等耗時較長的事項上,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停複牌制度改革的重點領域。

  同樣,諸多市場觀點也指出針對停複牌制度的監管可以更加精細化,一家深圳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講道:“如重大重組不停牌,交易所可以對相關規則條款進行精細化處理。例如,針對不同重組交易形式,進一步優化重組等重大事項的停牌,這樣不僅可以整體上縮短停牌時長,也能滿足不同情況下上市公司的不同需求。”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對於停複牌的監管,需要在實踐中對共性問題集中的停牌事項予以類型化監管,減少不必要停牌。

  以國有上市公司控股權掛牌轉讓的停複牌為例,其停牌時間普遍較長,歷來是停複牌監管的難點,交易所下一步或應該在實踐中總結監管經驗形成可行的參考標準。

責任編輯:依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