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豬價猛降15.6%,千億龍頭股暴跌!養豬的萬科要哭暈?

中國基金報見習記者 李迪

漲上天的“二師兄”飛不動了,豬肉批發價格已經連續11周下跌,和二月中旬的高點相比,近期豬肉價格已經下降了15.6%。

疫情導致豬肉需求疲軟,再加上4萬噸美國豬肉即將到港,豬價嚴重受創,豬肉概念今天也領跌大盤。

豬肉批發價格狂瀉15.6%

豬肉板塊領跌大盤

自2月中下旬以來,全國生豬批發價格便開始連續下跌。

4月28日,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在發布會上表示,“豬肉批發價格已連續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塊錢左右。”

步入五月,即使是在五一假期消費的刺激下,豬肉批發價格下跌的趨勢依然沒有扭轉。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發布會上介紹五一期間消費情況時表示,據商務部監測,百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糧食、食用油批發價格比節前一周分別下降0.2%和0.1%。其中,豬肉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1.3%,比2月中旬高點下降15.6%。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5月1日—5月9日,豬肉批發價格與上一周相比繼續環比下降1.7%。

目前,全國生豬批發價格已經連續11周下降。

豬肉批發價的下降,對豬肉企業的業績將產生直接影響,二級市場的豬肉股股價也承壓嚴重。

今天,豬肉概念也領跌大盤,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傲農生物跌超5%,新希望的跌幅也達到4.81%。

而消費者能直觀感受的零售端豬肉價格,並未出現同等幅度的下降。這主要由於豬肉從批發到零售之間將經過多個環節,目前批發環節的價格下跌傳導到終端仍需一段時間。

但許多地區的豬肉零售價格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國經濟網記者走訪北京西城區一家菜市場時,有肉販對其表示,“裡脊肉近一個月差不多便宜了5塊。”山東煙台、河南駐馬店等地的肉店老闆或居民也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肉價有所下降。

國家發改委表示,4月29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價格為29.92元/斤,自2019年10月中旬以來首次跌至30元/斤以下,與前期高點相比下降13.6%。

三措施保障豬肉供給

需求低迷打破“供不應求”格局

自2019年開始瘋狂上行的豬周期,主要是由非洲豬瘟引起的供給下降導致。而近期,在產能提升、儲備肉投放、進口增加等因素的刺激下,豬肉的供應穩中有升。

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末的生豬存欄增加了1000多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3.5%;能繁母豬存欄增加了300多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9.8%。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介紹,隨著疫情的好轉,我國畜牧業的生產秩序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生豬生產恢復持續向好,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繼續保持環比增長,增幅2.8%,連續第六個月增長。新生仔豬繼續保持增加,增幅7.3%,是連續第二個月增長。生豬存欄環比增長3.6%,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增長。

此外,國家還從去年就推出“穩產保供”的政策,穩定生豬產能的同時,也向市場上投放一定數量的儲備豬肉。截至4月29日,今年以來,國家共投放17次中央儲備凍豬肉,共計33萬噸。

此外,進口豬肉的增長也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我國的豬肉供給狀況。4月14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發布會上稱,2020年一季度我國共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

此外,4萬噸美國豬肉也即將運往中國。美國農業部門於5月7日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當周,中國買家向美國豬肉出口商發出了40200噸豬肉訂單,創下近6個月來最大購買記錄。

在供給得到保障的同時,豬肉的需求在疫情影響下也有所下降,豬肉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變化。

疫情期間,豬肉跨地域調運受影響較大,且工廠、餐廳、學校並未全面復工複學,這導致了豬肉的需求較為疲軟。

5月11日,太平洋證券發表研報稱,目前生豬供應仍偏緊,豬價下跌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需求低迷所致。4月份屠宰企業開工率較低,餐飲企業恢復緩慢,以及居民因收入受影響,支付能力下降,因此認為豬價短期或繼續調整。

近期,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鄉村之聲》採訪時表示,養豬人對市場信心不足,早已出現了恐慌性拋售局面。他提到,“最近這段時間,從供需兩端來看,終端需求回升還是比較有限,對生豬、豬肉價格的支撐力度並不是特別強”

馮永輝稱,我們整個行業也都在期待消費需求的轉捩點盡快出現,這對整個市場將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驅動效應。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近期表示,二季度豬肉供需還面臨著生產基數低、進口不確定性增加、消費回升等三重因素疊加的壓力,可能是這一輪豬周期最為困難的時期。

未來豬價怎麽走?

高峰或出現在9月

即使近期豬肉價格狂瀉不止,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疫情期間的短暫現象,中期來看,隨著需求的回升,今年的豬肉價格也有望保持高位徘徊。

4月中旬,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預測,今年之內,豬肉價格都還是高的。

5月11日,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稱,豬肉價格短期或繼續調整,但中期隨著開工開學範圍擴大,有望企穩反彈。

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也提到,企業復工複產率的增加以及院校複課也逐漸正常,這些會對消費疲軟的市場有很大的改觀。

近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今年9月豬肉價格或又將迎來高峰。楊振海認為,從全年豬肉供需情況看,雖然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但豬肉供應偏緊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他認為二季度可能是豬周期最困難的時期,但7月份後市場供應將逐步改善,由於下半年節日多,消費拉動力也更強,豬肉價格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份前後。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近日在發布會上表示,5—6月份可以受進口豬肉減少的影響,豬肉價格可能維持平穩,因為沒有消費支撐作用,豬肉價格上漲乏力,但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到7—8月份生豬供應偏緊會明顯改善,豬肉價格可以再次拉開回歸正常序幕。

今年4月份,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豬肉首席分析師周琳也曾預測:2019年全年豬價創歷史高位,而在2020年,豬肉的價格將不會下降太多。因為受新冠疫情以及生豬產能過度下降的影響,豬肉產銷缺口預計同比擴大32.7%,豬價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但到明年,豬肉價格高位徘徊的狀態或許將被改變。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認為,從同比漲幅看,由於去年各月豬肉價格的走勢由低到高,今年隨著市場供應改善,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將持續收窄,四季度甚至有可能同比下降。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稱,(豬肉價格)明年上半年或許還是有一點高,下半年逐步達到正常的水準是有可能的。

周琳也表示, 豬肉價格或將在2021年底恢復至常年水準。

剛進軍養豬界的萬科

或將“哭暈”?

近日,“萬科養豬”的消息引發市場熱議。據悉,萬科的招聘小程序“萬招君”於5月7日發布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等社招職位,隸屬於今年3月成立的食品事業部。

萬科的食品事業部由萬科前董秘譚華傑主管,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餐飲三大領域。目前該部門所招職位均與養豬相關,這側面反映了養豬或是該事業部近期的工作重點。

萬科養豬早有跡象,早在2015年,萬科以8%的持股比例設立綠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官網展示的成功案例即為養豬項目;2018年,萬科同上市公司“農產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現代化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

在去年年底舉辦的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王石詢問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當年養豬賺了多少錢,劉表示“翻了多好倍,請你吃頓飯豬肉大餐肯定沒問題。”

而市場上有許多聲音質疑萬科的這一決策,畢竟養豬業最好的時光已經快過去了。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去年年底豬肉的價格已經見頂了,生豬的培育周期已經不再是青黃不接。萬科在此時進入養豬業,不僅是跨界比較大,而且時機也不對。

上述多位市場人士也預計,即使2020年豬肉價格仍能保持高位徘徊,2021年,豬肉價格也難免將會下降。萬科從布局養豬業到初步收獲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生豬出欄時間約半年左右),在那時,豬周期或許剛剛度過鼎盛時間。

而萬科進軍養豬業的原因,或許也並不是獲得較大業績增量,更多是出於長期戰略布局的考慮。

因為即使萬科的養豬效益能達到豬周期巔峰時的水準,短期來看,養豬業務也並不會為其貢獻較多的業績增量。

根據萬科對豬場總經理一職的工作內容描述中有這樣一條:其將參與制定25萬出欄生豬聚落規劃。由此推測,25萬頭或是萬科規劃的初期養豬規模。

25萬頭的體量,與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龍頭相比差距很大。據悉,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年出欄生豬數量都超過千萬級,新希望集團超過300萬投。

據中信證券研報,2020年一季度,唐人神的生豬頭均盈利約1500-1800元,天邦股份的頭均盈利約為876-973元/頭,牧原股份的頭均盈利為1562-1758元/頭。

以每頭豬1800元的頭均盈利估算,25萬頭豬約可為萬科貢獻4.5億的淨利潤。而在2019年,萬科的全年淨利潤為389億元。相比之下,養豬的收益在短期內對萬科的業績表現影響不大,相對於短期業績,萬科養豬更重視長期的戰略布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