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不告訴腫瘤患者診斷的真正原因,一般人接受不了這樣的消息

一般這類病人多半是腫瘤晚期,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告不告訴病人,疾病都會發展,病情逐漸加重甚至死亡。當病情發展的時間與告知患者的時間剛好吻合,可能會讓人感覺這是因為病人得知了病情所致。

另一方面,對於心理素質比較差的病人,當得知患了癌症後可能會出現鬱鬱寡歡,心灰意冷的情況,表現得恐慌,懼怕,吃不下,睡不著,懶動少語,唉聲嘆氣,惶惶不可終日。有研究顯示鬱鬱寡歡、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險性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說明精神因素與癌症之間有一定的聯繫。精神抑鬱等消極情緒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製,一旦免疫系統機能下降,癌症病情會進一步惡化。

當病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心理上通常會經歷否認期、焦慮期、悔恨妥協期、抑鬱期和接受期這5個階段。如果病人在焦慮恐懼期和抑鬱期永遠走不出來的話,非常不利於疾病的預後。有些病人甚至消極悲觀到拒絕任何治療,一心追求早死,每年都有少許病人得知患癌後自殺的例子。除了個人性格,家庭環境與疾病轉歸也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家庭本來就矛盾重重,親情關係比較冷淡,經濟條件比較差,一旦家裡某人生了癌症,就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會使家庭關係失衡,這個患癌的人必然會疾病發展很快。

不同的病人認知能力不同,文化素質不同,性格特徵不同,所以在告知病情的時候需要一些溝通技巧。醫生對心理素質差,甚至平時有抑鬱傾向的患者盡量隱瞞病情,不僅如此,還得編造一些善意的謊言去勸說他。有些病人其實心裡可能知道自己是不好的病,到了醫院認為有了希望,這時候應該循循善誘的讓病人積極的配合治療,這樣才能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家屬的良好的護理和精神疏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大病的人心理上比較脆弱,情緒波動會比較大,有些病人可能會性格大變,變得脾氣壞,要求多,吹毛求疵,其實這些改變是因為他需要更多的關愛,希望引起家屬子女的更多關注,這時候家屬要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為治療做好後勤保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