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與癌共「舞」,癌症只是一場慢性病~

「醫療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在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嚇死的。「

「談癌色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對惡性腫瘤的恐懼。說癌症患者有1/3是被嚇死的,就是患者患病以後產生的恐懼和焦慮抑鬱情緒,影響到免疫力、飲食、睡眠等,患者又不能正確應對和調適的結果。

01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不少人「談癌色變」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防控形勢嚴峻。

不管從發病率還是死亡率來看,肺癌都高居榜首。

另外,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存在性別差異,男性癌症發病率約等於女性的2倍,這主要是由於男性吸煙者較多導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斷上升,導致大眾對癌症的恐懼越來越多,患上癌症後因心理因素影響身體素質的情況大有人在。

02癌症只是一場慢性病,我們要和它「和平共處」

其實,癌症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並不是不治之症。它與心腦血管病一樣,也是種慢性病。只要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1/3可以預防;1/3可以治癒;而還有1/3則可以通過改善癥狀減輕病人痛苦,讓病人有尊嚴地活著。

「一旦不幸患上癌症,患者的共同願望就是希望能徹底把腫瘤從身體內消滅乾淨。但這樣的願望實際上不是那麼容易辦到的。」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癌症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病!很多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就一心想著把癌症「趕盡殺絕」。其實,人們既要糾正「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觀念,也要糾正「癌症一定要治癒」的觀念。隨著抗癌治療方法的改進,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在不斷延長。

為了達到與癌症的平衡,患者及家家屬,都應該學會正確面對癌症,甚至與癌症做朋

,坦然地去直面它、理解它、與它來一場生命的對話,實現與它的「和平共處」。

03坦然面對自己,活得好活得久是最終目標

得了癌症後如果不及時調整好心態,長期存在的不良情緒長期可使免疫系統識別、消滅癌細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癌症患者不僅要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而且在生活中要盡量保持身心放鬆,一旦有了不良情緒,可以向家人、朋友、醫務人員宣洩、傾訴,及時排解不良情緒。

1、配合治療: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

其實最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人是自己,患者應在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主導的地位,每一次把自己身體的變化和情況告訴醫生,這樣醫生才可以更準確地幫助治療。


2、情感支撐:家屬的照顧和支持不可或缺

除了醫生外,家屬的情緒和心態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健康。親屬應給予病人最大的關心、同情、安慰和理解,要讓病人從家屬那裡得到溫暖和安全感。病人有時因為患病,心理產生變化,會變得敏感、易怒、無理取鬧,只是家屬更應該理解與包容,做一個貼心的陪伴,效果或會更好。


癌症雖然是種可以治療的慢性病,但防患於未然還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來保持身體健康,飲食上注意清淡,多吃果蔬;遠離煙草和保持適當的運動都能一定程度提高身體防禦機能。

除此之外,提高自身對癌症危機感和防範意識,提前做好保險規劃防範於未然,減輕在病魔來襲時的無助感,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聲明:本人注重分享,更尊重網路原創的版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您對轉載版權有異議、認為侵權,請與本人聯繫,多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