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車市的AB面:有的車直降十幾萬 有的車銷量上百萬

如果你要問今年什麽東西不好賣,估計喊得最響的應該是汽車經銷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汽車類消費同比下降10%,降幅為2002年以來最大。2018年汽車銷量增長率為負幾成定局。為什麽汽車行業在2018年迎來“寒冬”?消費者什麽時候買車最劃算?

中國車市

A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影片

十二月中旬一天早晨,《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這裡向來被稱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晴雨表”,聚集了160多家汽車經銷商和將近300家從事汽車用品銷售、汽車配套裝務的商戶。隨意走進一家汽車展廳,撲面而來的,是和室外一樣的“寒意”。全場都是賣車的,幾乎看不到買車的人。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

從今年七月份開始,展廳裡就陸續出現一個個被清空的展位,市場裡的一些鋪面也掛上了“旺鋪出租”的字樣。一位汽車經銷商說,上半年的展廳還都滿著,現在一搬就搬出去二十幾家,下滑越來越厲害了。

店鋪出租廣告

一家合資品牌的4S店,雖然上門的客戶寥寥無幾,但各種降價、優惠的橫幅和展板都擺在最顯眼的地方。一款最新推出的車型,優惠幅度超過了五萬元。2017年,這家店曾經奪得了所代理品牌全國銷售冠軍,然而今年眼看就要過去了,距離銷售目標還有著不小的差距。這家品牌的汽車經銷商說,今年銷售情況比往年同期下滑接近20%左右。

和前幾年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不同,今年的SUV市場銷量首次出現下滑。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統計顯示:2018年11月份,SUV銷量為85.4萬輛,同比下降了20.6%。

合資品牌4S店

浙江杭州,一家4S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這家店在杭州市中心,可是實際銷售結果卻差強人意,計劃3000輛的銷售,也只賣出了2000多輛。

浙江杭州某4S店

在這個車市的“寒冬”中,大型經銷商集團的狀況同樣並不樂觀。五大汽車經銷商集團公布的2018前三季度財報顯示,這些汽車流通領域的佼佼者,營收與利潤增長明顯放緩,其中一家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170.7%。應該說是20年以來下降幅度最大、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次。一至十月份,基本是零增長,全年是負增長。

五大汽車經銷商集團2018前三季度財報

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觀測中國汽車工業運行情況已經將近三十年。他告訴記者,這場二十年不遇的“寒冬”,讓國際汽車巨頭們也開始放下身段:今年十月初,寶馬宣布拿出20億元左右向中國經銷商提供大額現金補貼,每輛車補貼5000元至1.8萬元不等。無獨有偶,沃爾沃在今年下半年以開票獎勵的方式拿出了5億元補貼經銷商。

12月14日,財政部發布公告:從2019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暫停加征關稅。有趣的是,公告一出,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當天就下調了部分在售車型價格,降價幅度最大達10.5萬元。

緊隨其後,寶馬也表示,將下調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原產地為美國的部分車型的廠家建議零售價,調整後的價格隔天便開始實行。

12月17日,奔馳也發布了調價消息,宣布從消息發布當天起,全面下調各個車型的價格,下調幅度最大的車型降價13.5萬元。一場圍繞年終的價格大戰已經火熱展開。

汽車調價消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突破了2800萬輛,已經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經歷了持續的高速增長,今年車市掉頭下滑的態勢,無疑牽動著經銷商和汽車製造商敏感的神經。

徐長明認為,今年以來,三線房價上漲迅速,擠壓了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此外經濟的結構性變化,也引發了車市的大幅下滑。按照國家資訊中心的統計,2018年1到11月份,東北地區汽車銷售同比下滑33%,中部地區下滑22.4%。西部地區同比下滑19.8%,東部地區同比下滑17.7%。

中國車市

B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影片

在今年,中國的車市告別了過去二十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開始放慢腳步。為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補貼戰、價格戰已經全面展開。那麽身處“寒流”中的汽車製造廠商究竟還有什麽法寶?他們能否順利過冬呢?

12月中旬,在杭州的一家商場裡,某汽車品牌旗下的一個新品牌汽車進駐商場進行行銷。儘管這個品牌的汽車今年銷量排名前十,但11月份的銷量還是出現了明顯下滑。他們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產能,另一方面增加職工的技能培訓,一專多能希望節省用工成本。

某品牌汽車商場活動

在車市的寒冬裡,不僅自主品牌在加緊修煉內功。合資品牌也已經行動起來。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11月份,高端豪華車的增速為20.7%,即便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面對越發嚴峻的市場競爭態勢,高端的合資品牌也在謀求著增長方式的轉變。

11月下旬,北京奔馳前驅車工廠正式落成,成為戴姆勒史上首個同時擁有前驅車、後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台的工廠。在生產車間我們看到,同一生產線上,已經能夠實現轎車和SUV多種車型的混線生產。2017年,北京奔馳全年累計銷量超過42.7萬輛。同比漲幅近34.9%。然而在2018年,北京奔馳制定了相對保守的銷量目標,44萬輛,僅比上一年增長3%。

北京奔馳前驅車工廠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無疑是“寒冬”中的一抹亮色,今年1到11月份,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03萬輛,同比增長68%。然而在熱賣的背後,產品品質和電池的穩定性依舊是新能源汽車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因為新能源到目前為止雖然有了一個可觀的續航和人工智能技術,但是它並不是非常完善的。它還是無法達到燃油車的便利性,比如,夏天能跑到400多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可能冬天只能跑200公里 。

某品牌新能源汽車

“寒冬”裡,國內汽車廠商正在謀劃著未來,而國際汽車巨頭也已經虎視眈眈,不斷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今年7月10日,特斯拉宣布將投資500億人民幣,在上海建設一座集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超級工廠,這是我國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汽車工廠。預計全部建成後將達成每年50萬輛的產能。今年十月,德國寶馬集團宣布未來將在中國增加投資30億歐元,用於華晨寶馬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新廠區落成後將使原有產能翻倍,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台。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汽車保有量為2.17億輛,已經居全球第二位,但千人汽車保有量不到170輛,美國的千人保有量為800輛,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都在600輛左右。徐長明就此判斷,中國汽車的年度產銷峰值還遠遠沒有到來。眼下,中國的汽車產業經歷“冰霜”的洗禮之後,或許會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春天”。

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 徐長明:我對遠期信心非常足,我們國家將來汽車的總的銷量峰值應該會超過4000萬輛 ,現在大概是2850萬輛,還有大概50%的增量空間。

【半小時觀察】

我們的記者在走訪的大大小小的汽車生產廠家和經銷商時發現,汽車行業今年最響亮的口號,是淘汰落後產能、降成本、補短板。中國汽車產業目前遇到的調整,可以說正是我國供給側改革的一個最好的注腳。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變革中的汽車產業眼下正在遭遇“寒冬”,令人欣慰的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正在寒冬中修煉內功,抓住機遇訓練“冬泳”,準備迎接下一個春天。

“冬泳”之後 迎春天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