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期盼豐年聊三農:是雜草還是美味?淺談螞蟻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大家好,歡迎大家觀看期盼豐年聊三農,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螞蟻菜的種植方法與技術。不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的朋友們小時候都應該見過這樣一種植物,它長在田地的角落或是河邊的濕地,外觀和雜草一般的綠色植物,全體光滑剔透且沒有雜毛,葉子較多不大,宛如一堆雜草一般。不少第一次見的農戶朋友們好多都認為它們是亂生的野草,直接將它們除掉。可有經驗的老農戶看到這些所謂的野草,卻把它們當做珍寶一般。細細詢問之下,我們發現這種所謂的野草原來是一種能吃的植物,學名為馬齒莧,是一種生在地裡的美味。

馬齒莧,也就是我們標題裡所說的螞蟻菜,是農村裡常見的一種菜品之一,這不僅是一道菜肴,更是可以治病的藥物之一。可以清熱的同時,還是解毒消炎的作物之一,可以說是食葯兩全。那麼這種看起來就很有種植效益的作物究竟好不好種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從以下五點說一說關於螞蟻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第一點:關於馬齒莧的生長特性

想要種植馬齒莧,那對他的生長特性你肯定要有所了解,馬齒莧這種植物特別喜愛肥沃的土地,越肥他長得越旺,不僅抗旱而且不怕水,生命裡頑強的猶如小強們一般。你以為這就是馬齒莧的極限了?不不不,他還不怕陽光或者是黑暗,無論是強光還是弱光下均可正常生長,為種植戶們帶來收益。

第二點:馬齒莧的種植環境

馬齒莧這種植物從早春一直可以種到秋季,但是農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你如果想要種出品質不錯的馬齒莧,那就要嚴格的控制種植時間在2月到8月,在春播開始後,既可以種植下地。若是過晚種植,馬齒莧的開花較晚,種出來的植物品質粗老,不容易受到消費者的喜歡。種植的土地以較蔭濕和肥沃的土地為主,這是馬齒莧最喜歡的環境,也是其生長最快的地方。若是農戶選擇大棚種植,在時間上則不受限制,環境與上面所寫不要差太多即可。

第三點:馬齒莧的種植的肥水管理

雖說馬齒莧是一種極其堅強的植物,但是為了收益,農戶們還是要進行施肥。早春播下去的幼苗在7~15天后就會出苗,這個時候可以先澆水,當幼苗開始出現2葉時,這個時候就可以施肥了,肥料可以選用氮肥或者是土肥。晚春和秋天播種的幼苗出苗快,4~6天就會出苗,此後的步驟與上面幾乎相同。每次採摘後,農戶們也應該注意及時施肥,馬齒莧的莖桿和枝葉肥嫩粗大,若是想增加產量,施肥是不可缺少的。

關於種植前的整地施肥,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做法:農戶們給每畝地施用農家肥2000~3000kg,磷肥控制在50kg左右,耕翻的深度在15~20cm,耙平後做成1~1.2m寬的田溝,這樣方便後期的管理,也方便農戶的採收。

第四點:馬齒莧的種植的採收留種

馬齒莧是一種可以多次播種,多次留種的植物,採收是需要挑著採收,最好的採摘時期是在花前,新長出的小葉子是最嫩的使用部分,掐收的時候注意不要掐斷主要根莖,造成,馬齒莧的死亡。

關於留種:馬齒莧一旦成熟後就會自然開裂,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留種了。輕輕振動馬齒莧的主要根莖,種子就會撒出來。馬齒莧的種子細小,不宜看見,因此在採集時最好事先在採摘的馬齒莧下面放上一些報紙或是塑料,這樣方便於收集種子。馬齒莧也可以用其莖段或分枝扡插繁殖,注意繁殖時間即可!

這就是今天給各位農戶們分享的幾個小妙招了,希望能幫到各位農戶們,讓大家獲得一些收益,最後,也希望大家能夠踴躍的留言和我交流,探尋一些更好的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