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安融創搖號官員打招呼:公平公正非掛口頭上的口號

 相關閱讀:

 西安融創搖號被疑內定:不是某局長就是某主任的關係

 調查組通報融創項目關係房調查:已進行142人次核實

  買房搖號官員打招呼 損害的不僅是商業信譽

  公平公正不是掛在口頭上的口號,而應該成為公共生活中的必需品,貫穿公民生活的全部。

  胡印斌

  據央視新聞報導,西安市長安區紀委確認,的確有公職人員向開發商打了招呼,介紹關係戶購房,但是具體涉及了多少人,他們通過什麽形式完成了交易,打招呼的過程中又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行為,這一切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5月24日晚,一份疑似融創“南長安街壹號”房產項目部分搖號購房者資訊登記表開始在網上傳播。這份登記表顯示,多套樓房被當地多名政府工作人員內定。據《華商報》報導,名單共涉及13個部門、45人,記者核實發現其中20人姓氏或姓名職務相符。

  從一開始網曝內定,到其後開發商發表聲明,矢口否認內定,稱網傳資訊“與事實嚴重不符,惡意詆毀公司形象”,再到名單上的名字逐步被對應為現實人物,事件的脈絡日漸清晰。不知那家信誓旦旦、詛咒發誓宣稱“公開搖號過程有公證並錄像,過程公開、公正、公平”的企業,還有什麽說辭?

  政府工作人員“內定搖號”,爭奪的是購房優先權,並不意味著不付錢,或少付錢。也因此,一些人認為此事不過是一次“插隊”,仍屬於商業行為範疇,講人情、拚關係,肯定不合適,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然而,問題並沒有那麽簡單。政府工作人員“內定搖號”,首先違反了相應的程式與規矩,妨礙了商業公平、社會正義。既然整個過程都公開透明地搖號,那為什麽政府工作人員可以例外?不管出於什麽樣的原因,這對於那些苦苦排隊、焦灼地期盼搖到號的一般民眾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此外,據媒體調查發現,這些關係購房人的身份,均是與地產相關的權力部門。如質監、規劃、房管、城改、供電、國土、建設、城管等,除了幾名區長官外,大部分都是行政主管部門的局長、主任、處長、科長等幹部。這些人的權力範圍均與地產項目有著扯不清的關聯。這就難免讓人懷疑,其中可能存在公權力與商業的交換與勾兌。

  相信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會有更多的資訊被披露出來。但也應注意到,若乾疑點仍需進一步澄清。

  一方面,正如企業此前聲明的那樣,既然搖號過程有公證並有錄像,那麽,“內定”的操作又是怎麽完成的?根據相關人員披露,購房者資訊一旦錄入系統,進入搖號環節,就由程式自行操作,人為乾預不再可能。果真如此,或許這些掌握著地產企業命脈的官員們,他們的房源是預留的,根本沒有進入搖號系統。那些眼巴巴的搖號者,面對的其實是殘缺的房源。當然,也不排除技術層面的“搗鬼”,無論如何,都應該深挖嚴查其中究竟有沒有利益輸送。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質疑:官員“內定”房源,公證機構在幹什麽?如果所謂的“公證”,每一次都淪為邀請方弄虛作假的道具,成為一種必要的“背書”,則這樣的公證又有什麽存在的價值?

  還有,從目前“南長安街壹號”曝出問題看,此類關係戶“內定”房源的現象或許並非個例。這也提醒有關方面要加強監管,及時介入,以維護最起碼的秩序。事實上,此事被曝光後,西安市長安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迅速召開會議,警示10多家在售建案項目和剛取得《建案預售許可證》項目,要求在售建案時,全程邀請公證機構參與、錄製整個過程、邀請媒體參與監督;同時要向社會公開所有房源資訊、公開搖號選房規則、搖號選房過程要全部公開、依次遞補購房過程也要全部公開。

  必須認識到,公平公正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應該成為公共生活中的必需品,貫穿公民生活的全部。“內定搖號”事件,損害的不僅是公平競爭的商業信譽,連帶受損的,還有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

  在公眾搶房的背景下,西安曝出的這一案例,一方面,撩撥了公眾情緒,引發社會焦慮;另一方面,官員紛紛動用關係搶房,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當地房地產價格急驟上漲的幕後推手,造成更嚴重的市場後果。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