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學科普|《活著》

猝死低齡化

近日,華為36歲工程師猝死的新聞又一次霸佔著我們的共同朋友圈,青壯年猝死的低齡化不斷刺激著這一群體的心理防線。

網友用犧牲健康賺來的錢最終連投入健康的機會都沒有

同輩父母尚在,子女尚在,即使死了,心也難安

同事親友我沉默了很多天,在這條流水線上,我就是他,他就是我!

我們再來看看麻醉醫生的猝死之殤,2013至2014兩年間,全國共發生15起麻醉醫生猝死事件;2017年6月,年僅25歲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麻醉科住院醫生陳德靈猝死。去世之前朋友圈那句「黑+白+黑,下班啦,還活著真好。」讓無數人感慨。

熬夜+高壓工作,聚焦這些高危群體的生存現狀,我們不難發現,過勞和猝死僅在一線之間。

猝死「十大惡習」

01

工作壓力過大

大多年輕的心梗患者,都長期從事著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血液中的兒茶酚胺持續增高,引發局部血管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就像一張弓,弓弦長期繃緊,終有一天會「嘭」的一聲斷掉……

02

久坐不動

長時間久坐不動,會減緩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環變慢,血迴流到心臟也變得困難起來。這一系列的改變都可能誘發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03

霧霾天還劇烈運動

霧霾天鍛煉,或在車輛密集的路段跑步、騎車,會吸入很多PM2.5和尾氣,再加上身體的劇烈運動,很容易引發心臟供血不足,誘使心臟病發作。

04

大便時太用力

方便時,突然發力,會使得血壓迅速升高,心臟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劇增。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有心臟病史的人,都應避免大便時的突然發力,以減少意外的發生。

05

重口味(吃得太鹹、太甜)

播放GIF

口味過重會升高血壓,同時還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06

心情抑鬱,長期睡眠不足

壞情緒和失眠常常同時存在。壞情緒是心臟的大敵,心情抑鬱或焦慮的人通常睡眠品質會很差,心臟得不到休息,血壓、心率都會升高,對健康非常不利。所以,熬夜和長期的睡眠不足也是心梗的一大幫凶。

07

抽煙(包括二手煙)、喝酒

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發生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長期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比常人高很多。大量飲酒可能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對於長期酗酒的人而言,酒精會破壞心肌,久而久之就容易發展成心衰。

08

縱慾過度

適度、愉悅的性生活會使人心情舒暢,但放縱的性慾也是危險的。在過度興奮時,心血管會突然收縮痙攣,造成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臟病。

09

暴飲暴食,不愛運動

人吃得太飽後,胃腸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因此流入心腦的血液會大幅度減少。所以,對於本身供血不足的人而言,一頓飽餐很容易誘發心梗、腦梗。另外,如果長期暴飲暴食且不愛運動,脂肪會越積越多,血管裡容易形成脂質斑塊,如果正好長在心腦血管上,就很危險了。

10

吸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是極高的

心臟性猝死之因

心臟性猝死(SCD)是猝死最為常見的原因,中國的SCD患者每年超過100萬。

SCD的一般危險因素包括:男性、吸煙、肥胖、糖尿病、不運動、既往心梗/冠心病史、低左室功能(LVEF)和心衰、既往心臟驟停或室速史、慢性缺血性心臟病伴室早、運動試驗後發生室早、房顫和電生理參數異常等,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幾條。

SCD的高危因素則包括:既往有心臟性猝死事件(猝死生還,院外心臟驟停倖存者)、既往有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發作、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衰且射血分數(EF)<35%、肥厚型心肌病、遺傳性心律失常、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此外,冠心病和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SCD風險也較高。當上述危險因素組合後,將進一步增加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肥厚型心肌病是35歲以下人群發生SCD的最常見原因。

75%的心臟性猝死患者既往有心梗病史。心梗病史作為單一危險因素可以使SCD風險增加5%。既往有心梗史,非持續性、可誘發、難以控制的室速,LVEF≤40%的患者發生SCD的危險性增加32%。

大約50%的心衰患者的死亡表現為猝發的心律失常。隨著左心室功能下降,SCD危險性增加。當NYHA II-III級的患者出現不能解釋的暈厥時,預示有SCD的可能。

小編給你們敲個黑板,

牢記下面的4+7


腦梗前兆7大反常現象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或與平時不同的頭痛
突然吐字不清或口角歪斜、流口水
突然不能講話或聽不懂別人講話

這篇推文的重點內容來了

奉旨休假

減壓減負還得看假期,年假在即,怎麼利用年假,先讓我們來看一項冷門研究。赫爾辛基大學進行了一項歷時40年的研究,對1919年至1934年間出生的1,222名中年男性高管的生活進行調查,旨在研究休假是否能夠影響健康。

這些參與者至少有一個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甘油三酯偏高或葡萄糖耐受不良等。

入組後參與者一半分配到健康組參加醫療保健計劃,而另一半分配到對照組並且沒有得到關於健康水準的嚴格指示。

結果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無法彌補工作壓力帶來的影響。

根據最新調查結果,那些休假時間不固定的人往往工作時間更長、睡眠時間更少,這對健康有嚴重影響。科學家稱,沒有擺脫日常工作壓力,會導致健康飲食和鍛煉無法帶來任何好處,該研究強調了使用年假的重要性。

透支≠敬業,無需用透支生命詮釋勞動之美。除了勞逸結合,情緒管理,我們還要科學休假!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余華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做醫學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 「中國麻醉周」特別企劃|Tips:術後鎮痛的5條法則

? 醫學科普|笑氣究竟是什麼氣?

? 醫學科普|做手術需麻醉,局麻、半麻、全麻,你到底pick哪一個?

? 醫學科普|帶你走進術中知曉

? 醫學科普|預防科學的前瞻性——疫苗二三事

? 醫學科普|宮鬥大戲《甄嬛傳》後續:《疼痛傳》之輝發那拉疼痛氏上位記

播放GIF

《麻醉·眼界》雜誌官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