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問教丨無一篇論文評上教授,更多只有象徵意義

作者 | 熊丙奇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圖源 | 東方IC

在大學教授界,一門心思教書的不受待見。都說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講課高手嘛,一輩子做講師。不過,最近南京林業大學蔣華松老師,成為該校第一位“教學專長型”教授。蔣老師此次入圍,無一篇論文,無一分科研,全靠教學硬實力。南京林業大學這一評審政策在全國高校中走在前列,不過這也是大勢所趨。

沒有一篇論文,卻獲評“教學專長型”教授,體現了高校進行“分類管理、評價”,以及破除唯論文論的改革努力,但要說此舉就能扭轉高校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的問題,還為時尚早。要讓高校切實重視人才培養,引導所有教師重視教學,把搞好教學作為重要的本職工作,必須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將職稱評審改革為基於教師職務的聘任、管理體系,並推進教師同行評價,以教育與學術標準評價教師的能力與貢獻。

近年來,針對高校存在的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教書教得再好,沒有科研成也無法晉升職稱的現象,社會輿論多有質疑。為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推出了分類管理、評價的措施,具體而言,就是把教師分為教學型和研究型,進行分類評價。列入教學型的教師,只要教書教得好,照樣可以評教授。我國高校不時傳出沒有科研成果卻評上教授的新聞,就是實行分類管理和評價的結果。

但是,這只能解決局部問題,總體而言,因教學成果突出而評上教授的還屬個例,這條路比搞科研艱難得多。而且,分類管理、評價也引來新的質疑,諸如,教學型教師的評價指標不清晰,以及難道教師搞好教學就不用做科研了嗎?做科研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面,只是之前做科研變為功利的追求成果了。

從根本上說,當前高校出現的重科研,輕人才培養問題,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學缺乏充分的辦學自主權,一些高校辦學追求短期的成果,而學術研究更能出成果,因此,大學就重視科研,且重視論文數、項目數、經費數。

二是大學實行的職稱評審制度,與職務管理“兩張皮”,一些教師為獲評職稱,就按照職稱評審的指標進行科研、教學活動,由於在職稱評審指標中,教學大多只是基本工作量的要求,因此,這引導教師把更多精力投向學術研究,一些高校出現教師“混教”、學生“混學”的問題。

三是對教師的評價實行行政主導的量化評價,表格化、數量化,並不重視質量,包括學術評價也一樣,重視的是論文發表的數量和期刊檔次,而非論文本身的質量。對於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精心的過程管理的教學來說,教師平時投入的精力是難以量化的,學生評教(打分)也存在失去真的問題(在學生評教中,有學生給嚴格要求的老師低分,也存在老師迎合學生的問題),因此,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貢獻評價標準,就很模糊。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以問題為導向。要堅定地推進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的改革,讓大學在自主辦學中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在此基礎上,要探索以職務聘用、管理,取代職稱評審。在美國高校,教授並不是職稱,而是職務,所有大學在聘任教授時,都會明確教授必須給大學生上課,不上課就不可能成為教授,對教師的考核,在教師剛進校擔任職務時,嚴格考核,一旦考核通過,獲得終身教職後,就不再實行一年一考核,這給教授充分的自主進行教育和學術研究的空間。

這並沒有讓教授就變為“懶漢”。主要原因是,大學對教授進行同行評價,關注教授在履行自己職責時做出的教育貢獻與學術貢獻,這讓每個教師有教育與學術的尊嚴,從而用教育尊嚴與學術尊嚴,去認真對待自己的教學與學術研究。雖然近年來也有人質疑美國的研究型大學,存在過分強調科研,而不重視教學,尤其是本科教學的問題,但是,其本科教育的質量要求還是十分嚴格的。

客觀而言,目前的分類管理、評價,只是在原有的職稱評價框架下,分不同類別,進行評價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治理,和之前評職稱分不同的系列沒有本質不同。這也令一些教師對此持觀望態度:現在的領導搞分類管理、評價,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就不搞了,因此,還是選擇做科研保險。這是在推進帳類管理評價時必須注意的。要我國大學扭轉不科學的唯論文論評價體系,需要推進深入的教師管理與評價改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