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千零組件,八年修複,只為皇家銅車馬

從古至今,車的造型變化了很多,但是它象徵身份的屬性卻一直沒有變。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銅車馬,作為秦代皇家屬車,更是車中的極品。

銅馬車的大小約為真實馬車的1/2,車、馬、禦手全用青銅鑄造,通體彩繪,車馬器和部分裝飾則用金銀製作。它是中國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系駕關係最完整的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在《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開播之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就銅車馬究竟是怎樣被發現的,多年的修復工作是怎樣進行的,為什麽要建設銅車馬博物館等問題進行了講解。

要從1980年談起,那時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現並發掘出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

出土現場

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

出土現場

一號銅車馬為單轅雙輪車,轅長2.46米,輪徑為0.59米,車輿分前後,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馭手所坐之處。銅禦者高0.51米,重52公斤。其神態恭敬中又有一絲得意,充分表現出一個高級奴仆的心理。蓬蓋面積達2.3平方米,將禦水也罩在下面。蓬用銅骨架、銅條支撐,上覆以絹帛。4匹馬的高度為0.91到0.93米,長度為1.1到.15米。4匹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別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四馬神態各異,中間的兩匹馬昂首正視前方,兩側的馬略側視,張大鼻如喘息狀。

一號銅車馬

二號銅車馬,出土時破碎為1555塊,經修複,完整如初。車通長3.17米,高1.06米,相當於真車馬的一半。總重量為1241公斤,由大小3462個零組件組裝而成。其中青銅製件1742個,黃金製件737個,白銀製件983個。

二號銅車馬

銅車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徵著秦始皇鑾駕的一部分。銅車馬的形製是模仿實實在在真車的形狀。以前考古發現的車都是木質的,出土時已腐朽,銅車馬的出土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古代禦用車駕的真實面貌。銅車馬是按秦始皇禦用車隊中屬車二分之一的比例縮小製成的,車蓋以及車輿內外彩繪著精美的紋樣;兩乘銅車馬上的金銀飾品重達14公斤,顯示了銅車馬高貴的等級。

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對研究我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由三千殘片到皇家禦車

銅車馬修複技術獲大獎

千年以來,銅車馬雖然未受過人為的擾亂,基本上是倒塌前的原始位置,但破碎嚴重,兩乘車的殘片多達3010片:一號車全車共破碎成1325片;二號車出土時全車共破碎成1685片,斷口2244個,破洞316處,裂縫55處。而且絕大部分部件已經變形,彩繪也均有損壞。光是一個一平方米的傘蓋,厚度僅在0.1-0.4厘米之間,破碎近200片。

現場碎片

由於文獻中也找不出一個與銅車馬能完全對應的車製描述,加上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考古發掘工地從未出土過可供參考的相關資料,所以修復工作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困難。

文物保護現場

為了保證修複品質,由考古、文物保護以及自然科學方面專家組成的清理修複小組,在全面分析了銅車馬的結構和各部件的成分、形態及相互關係後,制定出綜合利用粘結、焊接、機械連接及適當使用加強件補強的總體修複方案。在修複材料的使用和修復工藝技術方面,又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模擬試驗,篩選出合理的粘接、焊接材料以及適合的科學工藝技術。1983年,二號銅車馬修複完成,1988年4月,一號銅車馬修複完成。

銅車馬碎片

銅車馬的成功修複,為以後大型青銅器和其他金屬類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銅車馬的修複將傳統修複技術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在修復工藝設計和修複技術方面均有所創新:對破損特別嚴重且負載重的部件,在管狀空腔中插放了加強件,使加強件處於隱蔽部位,此種工藝的設計施工,在文物修複方法中為國內首創;根據對比實驗研究成果,對銅車馬彩繪還進行了加固保護,這在青銅文物的修複中亦屬首例。銅車馬的修複水準在大型青銅文物修複領域裡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1997年“秦陵一號銅車馬修複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就是對銅車馬修複技術的肯定。

由3000多塊碎片、7000余個零組件到複原原貌,凝聚了文博人員的智慧與辛勞。儘管它是皇帝陵園裡的陪葬品,只是真正實用車馬長度的1/2,但它仍然因為2200多年前工匠的精湛工藝而顯得美輪美奐,富麗堂皇,即使穿越千年時光,也依舊能震驚世人。

歷經兩千多年,成三千多碎片

1978年,考古隊員在對秦始皇帝陵周圍區域進行系聯考古勘探時,在封土西側發現了一個精致的馬頭上的零飾件,後來經過詳細的勘探,確認了這裡存在一個陪葬坑,編號為3號陪葬坑,後來改為銅車馬陪葬坑。陪葬坑的面積很大,有三千多平方米。1980年11月到12月,對其中的一部分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兩乘銅車馬。

銅車馬距離地面約七八米。隨葬坑是一個長方形的豎穴土坑,底部有一個木槨,木槨內放置兩乘銅馬車。由於經歷了2000多年的時代變遷,木槨全部腐爛,上層的填土全部塌壓下來,將兩乘銅車馬壓成碎片。

由於當時是隆冬季節,土層已經上凍,繼續進行發掘會對遺址及銅車馬本身造成一些損傷。考古隊決定將兩乘銅車馬整體搬移到室內進行發掘整理。兩輛馬車連同底部的土層,被用鋼板固定包裝後轉移到室內。

整體搬移銅車馬

兩輛馬車碎成了大概3000多片,給修復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好在這個坑沒有被盜擾。雖然被壓成碎片,但是原來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兩乘銅馬車的結構都保存了下來,這就為我們後期的修復工作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侯寧彬說道。經過八年時間,到1988年,兩輛馬車終於被完整複原出來。

銅車馬從發現到修複完成,用了八年

首先清理的是2號銅車馬,秦陵博物院專門成立了修複組。銅車馬本身的鑄造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考工記》說:“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說明製作木質車馬的複雜程度,而用青銅製作的銅車馬在製作難度上較木車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銅車馬的製作過程中,當時的工匠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銷接、活鉸鏈接、子母扣鏈接、轉軸連接等各種工藝技術。“我們當時在修複的過程中,不僅有考古學家參與,還有機械方面的專家、焊接方面的專家以及一些鉗工、模具工等。”

修複銅馬車

整個修複的過程也比較複雜。由於銅車馬在地下埋了兩千多年,很多地方都比較脆弱,一旦失誤就可能對本體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我們的整個複原方案都是在充分征求各方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在修複過程中,還會對所用的材料或技術進行一些實驗,直到達到要求,才會在本體上使用。”

從1982年開始對2號車進行修複,到1988年一號車修複完成,整個銅車馬的發掘、修複、整理共經歷了八年時間。

修複銅馬車

談到修複中遇到的難題,侯寧彬提道,“最大的難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矯形,一個是焊接。”矯形是最複雜的。因為銅車馬全部被夯土壓碎,很多零組件都變形了,修複過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將這些零組件恢復原狀。而且2000多年前中國的青銅鑄造工藝不是非常發達,鑄成的青銅器本身含有一些雜質,青銅器的柔韌性相對較差。如果在矯形的過程中方法不當,或者是壓力過大,就會造成新的損傷。“比如說一號車的傘蓋,直徑大概1.2米左右,碎成了一百多片,而且它的表面多數都是弧形的,薄厚也不均勻,從一毫米到四毫米不等,如果矯形的過程中用力不均勻,就會造成新的損傷。為此,我們專門研發了矯形機。通過持續的漸進式地施加壓力,對一些碎片進行矯形。”

另一個難題是焊接。車輪車軸或者是車廂等起支撐作用的部位,如果用粘接的方式修複,會導致強度不夠,必須用焊接的方式來解決。但是焊接又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銅車馬的表面有很多的彩繪,如果用高溫熔煉式的焊接,高溫會對彩繪及周圍的區域造成新的損傷。修複組採用了鉛焊這種中低溫的焊接,不會對銅車馬本體造成傷害。此外還採用了新的合金材料來做焊接材料,增加青銅器的強度和柔韌性。

兩種不同的車,一套特殊的車輿制度

現在把兩乘銅馬車叫做一號車、二號車,這是根據當時考古發掘現場的情況編制的。實際上一號車應該叫立車或高車,二號車叫安車或轀輬車。《晉書·輿服志》中有相關的記載。

秦陵一號銅車馬

所謂立車(高車),是駕駛人站著駕駛的一種車,是從過去的戎車,即作戰用的車發展來的。安車(轀輬車)則是坐著駕駛的,帶有兩個車廂的車。前面有一個車廂是半封閉的,人坐在前面駕車。後邊還有一個封閉的車廂,是車的主人坐的。之所以叫轀輬車,是因為後面的車廂帶有窗戶,冬天天涼了可以把窗關上保溫。夏天窗戶打開,就可以通風。按照歷史文獻記載,這種車通常是身份比較高的貴族乘坐的。秦始皇在出巡的過程當中,實際上就是坐這種類型的車。

秦陵二號銅車馬

作為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馬車,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輿制度、車輛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價值。銅車馬以其完整的結構、準確的造型、細致的摹寫和精心的製作,將秦代馬車的形製、鞁具的構造、駕引方式等,形象具體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過去我們只有歷史文獻資料,通過這些文字去解讀了解整個馬車的駕馭方式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不夠直觀。秦始皇陵的銅車馬出土之後,我們發現了實物資料,就能夠清晰的了解這一時期的馬車,車和馬之間是怎麽連接的,馬是通過什麽樣的方式形成合力來拉車往前走的,馭手和馬之間又是通過什麽樣的方式來指揮馬前行的。”

銅車馬的新家

2017年,銅車馬博物館在銅車馬的出土地附近開工建設,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左右建成開放,到那時,兩輛銅車馬將“喬遷新居”,進入新建成的博物館中展覽。

談到銅車馬博物館建設的初衷,侯寧彬介紹道:“兩乘銅車馬目前是在兵馬俑博物館的陳列廳展示,太空非常有限,總面積六百多平方米,在這麽狹小的太空內,要把兩乘銅車馬本身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全面展示給公眾是非常難的。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從2013年以來,整個兵馬俑博物館遊客量呈井噴式增加。去年我們大概接待的遊客有700萬人,這700萬人基本上都要進銅車馬的展廳,在遊客最高峰的時候,如清明、五一、國慶期間,整個銅車馬展廳的人流是非常擁擠的,幾乎一平方米大概有3到4人。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根本就沒有心情去觀賞,也無法去觀賞,更別說有一個舒適的體驗。所以說我們必須要選擇另外一個太空來對這兩乘銅車馬進行全面的展示。”

旅遊旺季遊客參觀銅車馬

銅車馬博物館選址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的一個自然衝溝中。談到未來博物館的陳列規劃,侯寧彬提到,將來的銅車馬博物館,不僅要展示兩乘銅車馬本體,還要將組成銅車馬的七千多個部件進行展示,使公眾能夠了解這些部件是怎樣的組合方式。此外,博物館還將展示中國古代車馬文化序列,使大家了解從商、西周到秦,中國古代的馬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了解銅車馬制度的變遷。此外還有一個目的,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整個參觀區分了兩塊,一塊是兵馬俑博物館,一塊是秦始皇帝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就是秦始皇帝陵的陵園。實際上按照王墓的突出普遍價值來講,秦始皇帝陵的核心在秦始皇帝陵的陵園。希望通過在秦始皇帝陵陵園內建設銅車馬博物館,把更多的遊客吸引到陵園內參觀,讓更多的遊客不僅僅是了解兵馬俑,更能了解整個秦始皇陵園的格局,了解秦始皇帝陵,了解秦的歷史,了解秦的那個時代,秦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和影響。

本文轉刊自中國文物報“在線文博”

1980年發現的一號、二號青銅車馬,大小為真車馬的二分之一,是至今發現年代最早、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銅鑄車馬,堪稱“青銅之冠”,其設計製作與現代工程結構有著驚人的相似(驚到我們了吧,也為我們老祖先當時領先世界的技術點讚),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制度、雕刻藝術、冶煉技術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一號、二號銅車馬出土時全部破碎,後經過修複完整如初。一號銅車馬為單轅雙輪車,車通長225厘米,高152厘米,輿(音/雨)內立長柄銅傘,銅車官站前駕駛。一號車稱為“立車”,又稱“戎車”、“高車”,乘車時人站立於車上,車輿右側有一面盾牌,車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音/族)。一號車與二號車應是配合約時使用的,一號車起護衛警戒的作用(今天重要人物出行不也是警衛車開道護衛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立乘曰高車,坐乘曰安車”,《獨斷》記載“又有戎立車以征伐”,說明了立車在皇帝車隊中用於開道、警衛和征伐的作用。

二號銅車馬為單轅雙人車,車通長317厘米,高106厘米。銅車馬分為前後室,前室小,僅容禦手就坐,可見其佩劍跽(音/忌)坐於前室。後室是供主人乘坐的主輿,頂部為橢圓形的穹窿式篷蓋。車輿內外遍施精美紋飾,以夔(音/葵)龍紋,和鳳鳥紋為主,四周飾以雲紋和幾何紋(這大概就是最早的豪華露營車吧 )。二號車轡(音/呸)繩末端寫有“安車第一”四個字,可知此車為安車,又稱“轀輬”(音/溫涼),曾作為秦始皇出巡車輿,是秦代宮廷輿服制度的真實寫照。

一號、二號青銅車馬製作工藝複雜,技術精湛,結構完整,造型準確,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和製作工藝史上的典範,在中國和世界冶金史與金屬製作工藝史上均佔重要位置。

站在一號、二號銅車馬前,驚歎於兩千年前老祖先先進技術的同時,腦子裡也自然會浮現出當時皇家出遊、出巡、伐戰時那威嚴、盛大、豪華的場面,深深感受到秦國富足和強大的盛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