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禮包”兩連發,金融開放路線圖時間表明確

4月11日,博鼇亞洲論壇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上,宣布了12項中國金融擴大對外開放舉措。其中,包括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等6項措施,預計到6月30日前將落到實處;此外,市場期待已久的“滬倫通”將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

就在同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也在時隔36個月之後,宣布再啟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的審批。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金融開放“大禮包”十分豐厚,也是水到渠成。中國金融業經歷了數十年的改革開放,不論從市場層面、監管層面,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外資的競爭。

12項金融開放舉措年內落地

4月10日,國家主席 習近平在博鼇論壇開幕式上宣布了一系列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措施,包括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服務業的準入門檻等。並稱,措施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易綱在上述論壇表示,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正抓緊落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大幅度放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其中,預計到6月30日,將落實六項金融開放措施:

一是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二是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

三是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

四是為進一步完善內地與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從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即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

五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六是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到今年年底以前,還將落實六項金融開放舉措,包括:

一是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

二是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

三是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

四是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

五是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要求。

此外,對於市場期待已久的“滬倫通”,易綱表示,經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目前滬倫通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將爭取於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易綱還稱,此前宣布的各項開放措施均在順利推進,中國已經放開了銀行卡清算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限制,放寬了外資金融服務公司開展信用評級服務的限制,對外商投資征信機構實行國民待遇。

“目前,各部門正在抓緊修改法律法規相關程式,將在上述時間節點前落地實施。為促進金融業開放相關工作順利實施,我們還將做好配套措施,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加強金融監管。在放寬外資準入和業務範圍的時候,依然要按照相關法規對各類所有製企業進行一視同仁的審慎監管。通過加強金融監管,我們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易綱稱。

政策推動謹慎平穩

易綱表示,中國在推動各項政策時都是非常謹慎的。“這些措施是我們經過慎重考慮後,在評估各項條件已經成熟、監管已到位、數據已到位後,才往前推進的,不能把它形容為大爆炸式的改革。”他說。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去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十九大的召開,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已經非常明確。如今推出具體的開放細節和時間表是水到渠成之事。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保險業最先試水引進外資。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又引入外資法人銀行。“在競爭中,中國的內資金融機構成長更快,產品創新、風控管理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從市場層面來說,我們對於開放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趙慶明對記者表示。

從監管層面來講,中國金融業也做好了全面迎接外資競爭的的準備。回看過去的十餘年,中國金融監管經歷了巨大的變革,也在不斷邁向成熟。2003年中國成立了銀監會,此後頒布諸多諸多規範性檔案。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率先使用巴塞爾協定Ⅲ。去年開始,在“防範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背景下,“一行三會”進一步加強了金融監管和規範。去年年底,國務院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今年全國“兩會”宣布的機構改革方案中將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趙慶明表示,監管能力的提高,為金融業的全面開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趙慶明認為,當下中國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金融服務卻仍存在著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將金融領域開放引入更多的境外資本和機構,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易綱稱,下一步,中國將遵循以下三條原則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一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將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三是在開放的同時,要重視防範金融風險,要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度相匹配。

外匯領域擴大開放

就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易綱表示,中國一直在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與過去相比,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對外直接投資(ODI),還是在金融市場方面,如何讓外資進入股市及債市,如何將中國股指納入全世界主要指數,這些工作一直都在做。包括剛才宣布的提高滬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的每日額度,實際上都是在有序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使得在資本項目下越來越方便。

“同時,我們改革的步驟是穩妥的,還是要控制風險,使得步驟平穩。”易綱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水到渠成、市場驅動的過程。如果企業和金融機構有這種需求,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節約交易成本、對衝貨幣錯配的風險,中國都樂見其成。但是主要還是靠市場驅動,要使得人民幣和美元、日元、歐元等其他貨幣的競爭是平等的,讓企業可自由選擇用哪個貨幣。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下,有條件、有限度開放境內機構境外證券投資的過渡性制度安排,QDII 於2006 年4 月正式啟動。外匯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32家機構投資者獲得了合計899.93億美元的QDII額度,但過去近三年時間內沒有新增額度。此次重啟QDII額度審批,也被視為外匯領域擴大開放“第一槍”。外匯局表示,將穩步推進QDII制度實施,擴大金融市場開放。

自2015 年下半年到去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較強,跨境資本流出壓力有所增大。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明顯改善,所以目前可以適當放鬆一些外匯管理措施,重啟QDII額度是很好的選擇。

易綱在博鼇論壇上也表示,目前跨境資本流動平穩。隨著中國股票和債券納入MSCI和彭博指數,外國機構投資者需要配置此類資產,因而需要投資中國股市、債市。與此同時,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在全球配置資產。目前,中國投資者的全球資產配置比例偏低。隨著中國開放度進一步擴大,中國百姓和機構可以更大程度地在全球配置資產。鑒於國內和國外投資者都有需求,跨境資本流動可以平穩高效。

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

中國金融擴大開放的背後,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大周期之下。在論壇上,易綱表示,“關於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問題,我們在很早前就已經預期到了這種變化,所以已經完全準備好了。”

他認為,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和金融業開放對實體經濟肯定是有好處的。所有的措施設計目的都是為了讓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些政策都有利於中國銀行業提升在國內的競爭力,也有利於中國銀行業走出去之後的國際競爭力。

對於中國下一步的貨幣政策的走向,易綱表示,中國目前實行的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及零利率政策。對於未來是否有進一步上調基準利率的考慮,易綱稱,中國正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中國仍存在一些利率”雙軌制”,一是在存貸款方面仍有基準利率,二是貨幣市場利率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目前中國已放開了存貸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可根據基準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據商業銀行自身情況來決定真正的存貸款利率。其實最佳策略是讓這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一,這就是中國要做的市場改革。

目前,中國央行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市場流動性,利率調整似乎更具象徵性,隨著美聯儲加息進程可能加快,中國會否跟進?

易綱稱,中國的貨幣政策一直保持穩健。美國目前已加息了6次,但人民幣的收益率曲線還是一直比美元收益率曲線高80~100個基點,保持了穩定的利差。易綱認為,目前中國貨幣政策格局和利差格局總體上都是穩定的,有利於經濟發展。“觀察政策是否穩定,是否是好政策,一是看對實體經濟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看我們的融資情況怎麽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怎麽樣;二是看預期,就是大家怎麽看待未來的事。就這兩個方面考慮分析,我們都處於比較適度的區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