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棱鏡丨移交、關閉、變貴族學校?16萬民辦幼兒園的命運抉擇

劃重點:

騰訊《棱鏡》作者:江曉川

“一線老師們的教學工作暫時沒受影響。”王健說。

王健是一家幼兒園運營商三育教育的教研部經理,三育教育在全國擁有超過100家直營幼兒園,在園兒童超過3萬人。每年例行的一線巡查工作已經開始,她希望借此了解老師們的動態,並提升教研水準。

一線教師熱情飽滿,但並不意味著幼兒園的未來發展會一如往常。 王健說,“我們仍在觀望政策後續如何落地,以便配合實施”。

王健所說的政策,是指各級政府機關自2018年11月份以來連續下發的有關學前教育的綱領性和細則性文件。這些文件強調幼兒園普惠性質,限制幼兒園上市融資,極大改變了目前幼教行業的生態。

一線教學之外,如今投資這一產業的人們更關心旗下幼兒園是否要變身普惠園,哪些要變,此前擬定的發展規劃是否需要“按下停止鍵”等等不確定性。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5.5萬所,其中民辦幼兒園16.04萬所。也就是說,全國超過16萬家的幼兒園,如今將可能面臨一次重要的身份選擇。

民辦幼兒園兩大變局

2018年11月份,一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綱領性文件,為未來20年的學前教育行業定下了基調:政府將堅持對這一領域的主導權,提升普惠性幼兒園的覆蓋率,並“遏製過度逐利行為”。

這一綱領性文件,被認為是監管層希望改變此前學前教育中一直被民眾所詬病的教學質量管控不佳、幼師團隊培訓不足等問題。此前,包括紅黃藍在內的幼兒園涉嫌虐童等事件引發社會大量關注。

對投資者來說,這份文件無疑是重磅炸彈。

《意見》的關鍵性治理措施中,對於公立及非營利性幼兒園,社會資本通常用於控制它們的商業手段被逐一禁止,“兼並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協議控制”均包括在內。對於營利性幼兒園,政府提升了開辦門檻,要求取得“省級示範園資質”,並切斷了營利性幼兒園開展直接資產證券化的路徑,禁止其上市。

文件發布當晚,在紐交所上市的幼兒園運營商紅黃藍教育暴跌超過50%。第二天,亦有多家相關企業的股票大幅下跌——投資者認為文件“利空”。

受此政策影響,深圳一家大型幼兒園運營商已經暫停收購新的幼兒園。據《棱鏡》了解,它此前預期的上市計劃也已經取消,目前的工作主要是“維持原有幼兒園運營”。

這家運營商在全國擁有超過200家直營幼兒園,多數源自近年來在民辦教育鼓勵時期的控股型收購。

而後,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1月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作為綱領性文件的配套細則,要求將城鎮小區幼兒園移交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低收費的普惠性民辦園——目前,在多數地方,僅公立園和民辦非營利幼兒園能被認定為普惠園。

這並非新規定。2010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乾意見》就包含有類似移交的說法。但此次重申規則,又接連頒布相關配套細則,多家幼兒園運營商均表示“感受到了壓力”。

前述總部位於深圳的幼兒園運營商高管推測,政府再次發文重推普惠園,動力之一來自“對人口紅利減少的擔憂”。此前,政府廢止施行超過30年的一胎化政策,鼓勵民眾生育,但效果有限,“幼兒園收費高影響肯定了年輕人的生育計劃”。

事實上,監管政策頒布曾有風聲:有運營商高管告訴《棱鏡》,教育部前官員於2018年11月政策頒布前曾提到政府將對普惠性幼兒園佔比提出要求,但“大家都覺得那是遠期規劃,並沒上心”。

由於新政頒布頗為突然,很多幼兒園都在觀望這一政策將如何在區縣層面落地。因為,具體幼兒園監管由區縣教育局負責。

一場關於移交的博弈

某些地區的變化已經開始來臨。

一家運營商告訴《棱鏡》,旗下位於江蘇無錫的一家小區配套幼兒園已經收到當地教育局“‘明確要修改為普惠園’的要求”,但其他大部分地區尚未有動作。

“地方政府的態度跟當地公辦園和普惠園的佔比有關。”王健表示。

由於《意見》文件要求公立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到2020年要超過50%,在包括公立園在內的普惠園就讀兒童要達到80%。如果當地普惠園佔比較低,“民辦園就有成為普惠園的壓力”。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計算,2017年,公立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為44.1%。

換句話說,若在園兒童增長速度不變,公立園在園幼兒數量須得每年增長約8.7%,才能達到文件對2020年的要求。但事實上,以2017年為例,公立園在園兒童增速僅2.6%。更不用說,這一文件頒布於2018年底,完成要求的時間僅剩不到兩年。

目前,國內登記在冊的幼兒園分為三種,政府出資的公立園,民辦非營利性幼兒園,以及民辦營利性幼兒園。由於中央政策並未對普惠性幼兒園做出明確定義,普遍認為,公立園和按政府要求提供低價服務的民辦非營利性幼兒園屬於普惠園,具體由地方政府負責認定。

但提升普惠園佔比的要求推行起來似乎並不容易。

區縣教育局傾向從幼兒園的增量上做文章:可以要求後續新建的公建配套幼兒園須得是公立園或者民辦非營利性幼兒園,這樣推進難度較小。但要把存量的公建配套幼兒園移交教育部門,這項要求“預計執行起來難度很大”,前述深圳運營商高管告訴《棱鏡》。

針對小區配套幼兒園目前不同的權屬狀況,情況更為複雜:一來,若開發商持有幼兒園物業,即便物業移交“現在不找政府要補償,也會要求政府在稅收或下次拿地方面給予優惠”。

二來,若開發商已將幼兒園物業合法出售,特別是購買方還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改造和裝修,如果政府拿不出合理的補償方案,“哪裡會輕易同意轉讓(物業)?”

即便移交,這些幼兒園對地方政府來說也是“累贅”。前述運營商的高管表示,“辦成公辦園,意味著編制和預算的增長”,但並非每個地方都有財政能力支撐。

而委託辦成民辦非營利性的普惠園,則需要由政府給運營商補足收費大幅度下降帶來的差額,“同樣也得增加財政支出”。

一家幼兒園運營商舉例說,在二線城市,中檔幼兒園一般月收費3000元左右,成為民辦非營利的普惠園,收費降到1000元,讓政府補貼1500-2000元。從盈利水準來說,“如果政府補貼太低,實在沒賺頭,就把幼兒園關了”。

但在很多地方,幼兒園供給本身不足,“關掉一個幼兒園,上百戶家庭就沒學上”,這也將給當地教育部門造成極大的壓力。部分幼兒園運營商目前就希望借此為砝碼與政府討價還價。

若政府補貼不到位,民辦非營利的普惠園為降低成本,則可能削減師資,並縮減一些高成本課程。成都一家幼兒園的教師告訴《棱鏡》,此前的外教課和部分活動已經減少,“外教課從一周兩節變成了一周一節,後邊有可能再減”。

另一條出路:高收費

目前看來,除了降低身價,成為普惠性質的民辦非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的另一條出路是,躋身“剩下的20%”,成為收費昂貴的民辦營利性幼兒園——這樣才能覆蓋商業用地和稅收等支出。

例如,在二線城市,將幼兒園收費從通常的每月3000元,漲到6000元以上,完全自負盈虧。

事實上,在《民辦教育促進法》於2017年9月開始實施前,中國並不承認民辦營利性幼兒園的存在,加之該法的實施規則仍在各地落地過程中,現實中能夠順利注冊的營利性幼兒園數量有限。

“之前民辦幼兒園都以非營利性質注冊,雖然事實上都營利的。”北京一位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棱鏡》,這意味著政策的“板子”暫時沒有打到大部分運營商身上,“但還得看後續政策怎麽認定(幼兒園性質)”。

當然,也有幼兒園不打算理會政策的變更。這些幼兒園通常規模較小,單打獨鬥,並未取得幼兒園牌照,而是以培訓機構或社區辦園點的名義存在。

以北京為例,該地教委在2017年底發布管理文件,事實上允許了社區辦園點的運營。

“我們不是幼兒園,只是像幼兒園。”一家社區辦園點的舉辦人打趣說。但單薄的體量不僅意味著資本對其興趣寥寥,也意味著在與地方政府的博弈中處於劣勢。“食品安全、消防,找個理由把你關了還不容易嗎?”一位教育投資人說。

“得知道稅收標準、租金多少,做一番籌劃,才知道要怎麽選(身份性質)。”三育教育高管的態度代表了很多同行,“落地政策沒頒布,還得再等。”

投資人“轉移陣地”

對於投資人來說,當幼兒園上市無望,甚至可能轉向普惠園時,他們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與之相關的其他領域——1-3歲早教保育行業。

一位教育投資人告訴《棱鏡》,這一行業與主打3-6歲的幼教行業存在高度相關,“師資相關、課程相關,幼兒園要轉型也容易些——資金也要轉移陣地”。

同樣,這也給幼托保育機構帶來商機。北京一家日托中心“悅芽派”的創始人劉夢然告訴《棱鏡》,“很多幼兒園在考慮轉型,把業務延伸到1-3歲,在找幼托機構做師資培訓”。

1-3歲幼托業務單項利潤雖然“有瓶頸”,“但附著在這一業務上,也能有其他收費”,包括親子課程、餐食及護理費用,都能顯著提升整體盈利水準。

此前,她已經在北京的北五環附近開了兩家頗受歡迎的幼托中心,分別有400和700平方米,另一家更小規模的托嬰中心正在裝修中,即將開門迎客。

然而,這一行業也並非藍海。前述教育投資人表示,“3歲以前,孩子多數還是由老一輩在幫忙養,用戶培養上要投入很多資源”。同時,目前幼托行業在大多數地區不需要額外的行政許可,意味著這是一個“進入門檻極低的全市場化競爭行業”。

按照他的說法,即便是在上海和四川兩地,婦聯、教委和工商等部門聯合制定了一些針對幼托行業的標準,但這些標準相對寬泛,“管理得也並不嚴格”。

但加強監管的苗頭已經出現。國家多個部委在2月份發布的一份有關用以促進國內市場發展的文件中,已提出要對托育服務制定準入標準、管理規範和監管標準。投資機構若能早些卡位,或能獲得先發優勢。

當然,即便無法上市融資,繼續留在幼兒園行業中也未嘗不可。上述投資人透露,“如果政府的財政補助能覆蓋減少的幼兒園收費,目前二線城市幼兒園30%的淨利潤率,在實業中也算得上很高了”。

不過,最新的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又讓業內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對此,教育基金中天匯富的合夥人廖英山的評價是:“估計全國幼教一刀切會逐步放鬆,采取地方化、差異化政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