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灣區如何部署現代服務業?支持深圳建保險創新發展實驗區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新聞背景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發布,深圳作為《綱要》中的四個中心城市之一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深圳來說,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不僅僅是未來的努力方向,也是深圳“二次創業”的機遇,從《綱要》中能看到“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深圳未來”。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的重點內容之一。綱要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高產業發展水準,促進產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聯動發展,培育若乾世界級產業集群。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深圳,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大機遇,著力發展和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深圳應該抓住發展機遇,繼續推進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建設,通過產業鏈和創新鏈兩個鏈條的帶動,並進一步探索相關制度變革,提升大灣區的科創能力,並促成科創成果轉化。

深圳市軟體產業基地,騰訊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駐扎於此。南都記者 胡可 攝

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技創新是首要發力點

在改革開放初期,以“三來一補”為主要形式的製造業為深圳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深圳致力於產業結構轉型。而在近十多年,深圳逐漸加快經濟轉型腳步,在實體經濟方面致力於將發展重心向先進製造業轉移。

此外,深圳近些年也一直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6月20日,深圳市發改委官網發布的《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征求意見稿)指出,加快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努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攀升,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綱要也同時指出,依托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聯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異塵餘生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綱要精神的指引下,深圳應該如何在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發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在深圳此前的建設中,諸如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的要素型投入佔據主導地位,而在現階段的城市轉型升級中,深圳應將要素投入轉型為依托制度、教育和技術等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驅動模式,“即由傳統經濟向新經濟轉型。”

曲建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中,深圳是創新、創意的核心區域,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是首要的發力點,“深圳應繼續推進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建設,通過產業鏈和創新鏈兩個鏈條的帶動,並進一步探索相關制度變革,提升大灣區的科創能力,並促成科創成果轉化。”

現代服務業:

結構待完善範圍也要擴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深圳的功能形態從經濟特區功能為主向國際化城市為主轉變,其發展路徑更由原來的集聚和做大,轉向異塵餘生和做強。值得關注的是,現代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其發展水準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因此在城市的功能形態轉變之時,加快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的步伐也成為深圳的必然選擇,其經濟形態也由工業經濟為主轉變為以服務經濟為主。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一節中,也提到了“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內容。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認為,未來30年是深圳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快速增長期,“對標國際先進城市,例如新加坡作為城市型國家,服務業所佔比重也超過了70%,所以對於深圳而言,經濟服務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他表示,服務業不是虛擬產業,是實實在在的實體產業;從區域合作、協調發展角度,產業鏈的梯次布局是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劉國宏分析,目前深圳已有一批品牌服務企業,如金融領域的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房地產領域的萬科、金地,信息服務領域的騰訊。再者,深圳現代服務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起來的,對科技、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對發展效益和生產效率高度敏感,勞動生產率遠高於製造業和生活服務業。他表示,“深圳的現代服務業已有較強創新發展能力和較高產業集聚效應。近年來不僅國內服務業企業密集布局深圳,超過90%外商直接投資也已集中到了現代服務業領域。”

同時,劉國宏也提到,與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深圳仍存在產業結構有待完善的問題,“會計、律師等專業服務業所佔比重不高,專業服務業相對滯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金融、科技服務等其他服務業發展。”他還表示,深圳的現代服務業的服務範圍有待擴展,行業環境有待改進,“現代服務業呈現典型的網絡經濟特徵,更大廣度的異塵餘生服務網絡決定了其規模經濟效益和創新發展效率。此外,服務業主要是輕資產運作,對法治建設、有序市場、公平競爭等具有更高要求,因此對配套產業政策的制定上也有更高要求。”劉國宏建言,深圳可調整相關產業政策,以更優良的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扎實推進公正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建設,維護市場有序競爭,建設服務市場誠信體系、標準體系,保障市場經營主體有序競爭。

海洋經濟:

發展特色金融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範城市,深圳承擔著在海洋經濟領域先行先試的歷史使命。2018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提出深圳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在新出爐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也特別提到,要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大灣區的視角下,深圳應該如何在海洋經濟的發展上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政策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分析,《綱要》中特別提到通過粵港澳的金融合作推進海洋經濟的發展,剛好切合了深圳的經濟定位和特色——金融、深港合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深圳與香港致力於推動金融合作,海洋經濟的開發,包括探索在境內外發行企業海洋開發債券等措施,剛好為深港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撐點,從而讓深圳的創新元素與香港的金融元素以海洋經濟為依托實現無縫對接,”他告訴記者。

林江認為,深圳與香港在金融和其他現代服務業領域已有合作基礎,通過發展與海洋經濟密切相關的特色金融可能成為深圳實現海洋經濟彎道超車的秘密武器。同時,深圳多年來在港口碼頭行業的經營管理也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是蛇口還是鹽田,還是大鏟灣,都是深圳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橋頭堡和依托。

儘管深圳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海洋資源,但林江指出在海洋經濟方面,深圳仍然缺少大型企業和實體,缺乏高端的航洋經濟的研究機構和大學。在海洋經濟產業鏈尚待形成的情況下,他認為深圳應該致力於大灣區的海洋產業的龍頭城市和根據地建設,成為灣區經濟中推動海洋產業向高端方向發展的示範區。“深圳除了要與香港強化在海洋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合作外,還需協調好與鄰近城市,包括東莞、廣州、珠海等港口、碼頭以及相關航線的發展的定位和關係,充分利用其作為經濟特區、自貿區以及大灣區中心城市等的政策疊加效應。此外,深圳的創新意識比較強,通過制度創新吸引全國各地的海洋產業和經濟人才匯集深圳也是一個可以預期的結果,”林江建言。

專家問答

南都·深圳大件事:對深圳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您有何建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深圳應該抓住機遇,繼續推進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建設,通過產業鏈和創新鏈兩個鏈條帶動,並進一步探索相關制度變革,提升大灣區的科創能力,並促成科創成果轉化。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除了要與香港強化在海洋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合作外,深圳可協調好與鄰近城市,包括東莞、廣州、珠海等港口、碼頭以及相關航線的發展的定位和關係,充分利用經濟特區、自貿區以及大灣區中心城市等的政策疊加效應。

采寫:南都·深圳大件事記者 劉晨 黃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