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中美能否回到談判桌前?

  (經濟觀察)中美能否回到談判桌前?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仍在持續。這場關乎全世界的貿易交鋒能否和平收場,備受關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稱,中方一直主張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彼此分歧,包括經貿摩擦問題。事實上,中美雙方一直就經貿問題進行著磋商。

  以談判協商解決中美貿易摩擦,有必要,也有可能。

  一方面,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貿易摩擦如果進一步更新,不僅衝擊中美兩國經濟,對全球其他國家而言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中美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兩國互為彼此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除北美地區外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則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這意味著,一旦中美貿易爆發激烈衝突,兩國都不可能毫發無損。

  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所言,大國關係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尊重彼此的尊嚴和傳統。中美應當就共同關切的問題進行合作,用規製來管理商業糾紛,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是打貿易戰。“貿易戰與核戰一樣,沒有贏家。”

  WTO前總乾事拉米亦表示,現行貿易體系的確存在不少需要改進和完善之處,但解決爭端的主要原則和方法應當是談判磋商,而非其他。21世紀國際貿易需要基於規則,而不是基於實力和強權。如果個別經濟體的不滿導致整個貿易體系被摧毀,或者不再穩定,將是“非常大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美建交已近40年。和40年前相比,兩國雙邊貿易規模增長了232倍,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300億美元。用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的話說,中美雙向貿易和投資能達到今天的規模,足以證明對話合作是有效的。

  事實上,中美早有通過談判解決棘手貿易摩擦的先例。

  1991年和1994年,美國對中國知識產權曾進行過兩次特別301調查,最終均以協定解決。

  此外,1991年美國曾啟動對中國市場準入壁壘問題的301調查,一年後雙方達成了諒解。2010年,美國針對中國的清潔能源政策發起調查,並就中國補貼製造風力發電設備企業的行為向WTO爭端解決機制提起磋商請求。在磋商後,中國取消了補貼措施。

  當然,談判磋商不會是一條坦途。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中美貿易額佔美國貿易總額比重尚不足4%,但目前這一數字已達14%。近年來,中美經貿關係對彼此都非常重要,雙方關係越來越對等,談判能力也在趨近。這種勢均力敵的談判往往並不容易。

  儘管如此,重回談判桌卻是中美眼下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一直主張以對話合作解決經貿摩擦,華春瑩在26日的發布會上強調,中方“對話磋商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

  能否順應時勢,與中國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使中美經貿合作穩定健康發展,就看美國的了。正如華春瑩所言,“現在,球在美方一邊,希望美方作出理性慎重的決策和選擇。”(完)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