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輔仁藥業17億財務黑洞調查:陳年舉報信早有“劇透”?

短短6個交易日,錄得3個跌停,股價累計跌幅逼近四成。這是因現金分紅“意外”爆雷的輔仁藥業(600781)的境遇。這家總部在河南的公司,2019年一季度貨幣資金期末餘額高達18.16億元,但面對區區6200萬元的分紅,卻無力支付。

受輔仁藥業拖累,遠在千里之外的廣州鼎越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下稱“鼎越保理”)也面臨著千萬账款無法按期到账的難題。

依照輔仁藥業7月31日晚間的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對交易所問詢函所涉本公司相關事項正在進行核查。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會實施重大事項,控股股東、間接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也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行為。而南都記者調查獲悉,輔仁藥業實際控制人朱文臣早在3年前就曾被人公開舉報,直指朱文臣控制的開藥集團涉嫌虛增淨資產17億元等多個問題。而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材料顯示,開藥集團2017年底注入輔仁藥業。

另外,南都記者還注意到,目前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至少已有20多起案件的被執行人指向朱文臣,其中多起案件令鼎越保理等廣東公司卷入其中,且朱文臣目前已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廣東多個企業被卷入

如依照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的被執行人信息,廣州是除了河南當地外,最早有合作方發覺朱文臣以及掌控的河南“醫藥帝國”償付能力出現異常的地方。

截至8月1日上午,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總計錄得朱文臣25條被執行人信息,申請執行的人除了來自河南當地,還有北京、廣東、上海。其中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今年5月發出的執行令及消費限制令,就顯示朱文臣等4被申請人需要向申請人鼎越保理支付約1168萬元執行款。為了追討這筆款項,鼎越保理早在今年3月就在廣州國有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布選聘律師事務所代理訴訟輔仁堂業務糾紛項目採購的中選公示,公示最終由廣東科德律師事務所入圍。

南都記者為此專門致電鼎越保理,不過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並未就追討進展置評,僅建議記者聯繫輔仁藥業方面。而南都記者連日來多次致電輔仁藥業董事會秘書張海傑的電話,但該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事實上,被朱文臣、輔仁藥業、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拖累的廣東公司,並不止鼎越保理一家。天眼查數據顯示,除了廣州越秀區人民法院發出執行令,珠海橫琴新區人民法院也對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出了“(2019)粵0491執保275號之一”的執行通知書,該案中被執行人持有股權、其它投資權益的數額為3234萬元,凍結期自2019年7月18日開始,為期1年。

3年前舉報信曾提及17億元財務造假

可以肯定的是,上述被執行人信息,僅僅是朱文臣及輔仁藥業巨大資金窟窿的冰山一角。依照輔仁藥業回復上交所的說法,截至2019年7月19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現金總額1.27億元,其中受限金額1.23億元,未受限金額377.87萬元。也就是說,短短不到5個月的時間,公司的資金憑空消失了17億元。

那麽,這17億元的資金究竟去哪了?

截至南都記者發稿,輔仁藥業尚未對此做詳細解釋。但可以確定的是,正是2016年的一封實名舉報信引發了證監會對輔仁藥業的關注。

當年9月26日,武嬌嬌實名向中國證監會實名提交舉報信。該舉報信直指,對價超過78億元的開藥集團注入輔仁藥業借殼交易存在重大的財務造假行為:開藥集團涉嫌虛增淨資產17億元,虛報利潤14億元,開藥集團偷漏所得稅10億元,輔仁集團偷漏稅至少20億元。

武嬌嬌在舉報信中列舉的證據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對開藥集團出具的審計報告(瑞華專審字[2016]41100001號)中開藥集團(母公司)的財務數據與其每年國稅納稅申報數據差異巨大——截至2015年12月31日,開藥集團(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4.68億元,而國稅申報為7.3億元,相差17.4億元,相差3倍多;公告未分配利潤8.96億元,國稅申報顯示利潤為虧損5.57億元,相差14.5億元。

武嬌嬌此次舉報由於正值開藥集團注入輔仁藥業這一重大事項期間,收到舉報信當日,中國證監會隨即暫停了這一重組案。開藥集團注入輔仁藥業也因此拖到2017年11月份才被“有條件”通過。

其實這已經不是武嬌嬌首次舉報朱文臣及其輔仁藥業。2015年9月,原輔仁藥業董事總經理邱雲樵妻子武嬌嬌,就在網上發布了針對輔仁藥業實控人、董事長朱文臣的實名舉報信。舉報內容除指朱文臣大量個人問題外,還指輔仁藥業財務造假、騙貸、向海外非法轉移資金等問題。當時,邱雲樵正因涉嫌侵佔輔仁藥業800萬元股權轉讓款被起訴,而報案人就是朱文臣。

武嬌嬌的首次舉報並未影響案件的走向,邱雲樵因上述案件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南都記者近日再次就輔仁藥業的問題聯繫武嬌嬌首次發舉報信時的丁姓代理律師,該位律師的回應已變成了“跟我沒關係,我啥也不知道”。

上市藥企“悶雷”還有多少?

撇開舉報案不談,其實從財務數據方面看,輔仁藥業現如今爆出的重大問題早有端倪。

從現金流量這一指標看,2018年輔仁藥業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4.57%。但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796.5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3.4億元。而2017年年報披露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近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8億元。

從銷售費用看,2017年輔仁藥業銷售費用5.8億元,同比增24.4%,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僅增15.69%。到了2018年,銷售費用增長大幅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的情況更加嚴重。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約8.2億元,增長41.23%,而同期經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的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僅8.92%。

淨利潤方面的問題則已經遭到交易所問詢。輔仁藥業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近8.9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126.67%。而這樣大幅增長的背後,則是開藥集團注入上市公司時簽訂的業績承諾。依照當時的承諾,開藥集團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3585.77萬元、80821.78萬元,而2018年報披露數據顯示,實際2017年度開藥集團實現利潤75184.59萬元,完成率為102.17%;2018年度開藥集團實現淨利潤達到了83334.75萬元,完成率為103.11%。

17億元資金“不翼而飛”後,南都記者注意到,上交所已於今年7月24日要求輔仁藥業“說明開藥集團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壓線完成承諾業績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利潤調節的情形”。

“輔仁藥業分紅爽約,千萬元供應商欠款要分期,爆雷背後不排除有隱秘造假史。從輔仁藥業經營的角度看,這個企業的產品行銷很一般,產品競爭力很一般,但之前的股市上的報表很好看。”業內專家黎少漢如是分析。

在他看來,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康美藥業、東阿阿膠、輔仁藥業先後爆雷,並非偶爾。預計隨著監管部門的重拳持續出擊,不排除有更多醫藥上市公司會爆雷。

據悉,針對藥企銷售費用虛高、做假账的問題,今年6月財政部已發布消息,稱將聯合國家醫療保障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對77家藥企進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目前這一工作正在持續推進當中。

另外,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也令部分醫藥上市公司面臨被查账的風險。依照該會計師事務披露的信息,南都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6年8月4日,其服務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至少已有30多家,其中千山藥機已被暫停上市。

采寫:南都記者 馬建忠 (實習生李紀欣對此文亦有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