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溫州男子腎內驚現巨型結石 這些食物會讓腎結石越長越快

腰疼3個月誤以為是疲勞過度,就醫檢查竟發現4厘米長「鹿角形」結石,佔據整個右腎。記者從溫州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了解到,結石發病率逐年升高,醫院每年開展的腔內碎石手術已超過800例。通過對近千例手術取出的結石進行成分分析,醫生髮現,草酸鈣結石佔87%,也就是說,溫州市民在飲食中攝入的草酸有點多。

巨大結石佔據右

「打洞取石」順利排出

數日前,市民朱先生拿著檢查單來到溫州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他告訴醫生,自己腰痛了3個多月,一直以為是疲勞引起,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腎內長了結石。他想請醫生幫忙看看,要如何排石。

接診醫生鮑文朔聽到患者說腰隱隱作痛,感覺不妙,立即安排朱先生做詳細檢查。結果令人吃驚:在患者右側腎內,長了一顆巨大「鹿角形」結石,也稱鑄型結石,呈不規則形狀,充滿了整個腎。

由於結石與腎的不斷摩擦,伴發感染和積水。「如果不手術取石,會影響腎功能。」

鮑文朔說,如果疼痛劇烈,情況反倒沒那麼嚴重,結石患者最應警惕的就是隱隱作痛,這提示很可能已經伴發感染。

醫生為朱先生進行了經皮腎鏡碎石手術,俗稱「打洞取石」,在患者腰背部開一個1厘米的皮膚切口,用一根纖細的穿刺針直接穿入腎臟,擴張後,置入腎鏡,使用專業設備進行碎石並取石,術中基本沒有出血。

昨日,朱先生返回醫院複查,情況良好。朱先生說,自己以前總是忽略喝水,現在為了防止結石複發,每天都要喝上8杯水。

每20人中至少1人尿路結石

保持日均2000ml尿量可預防

據統計,尿路結石在浙南地區發病率高達5-10%,也就是說,每20個人裡,至少有1人有尿路結石,腎結石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鮑文朔說,近年來,腎結石的發病率呈增高趨勢,5年內複發率也高達50%。

結石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形成過程要經歷晶核形成、結晶生長、結晶聚集、結晶滯留,最終變成結石。腎結石一旦造成尿路梗阻,可發生腎積水、感染、膿腎等,損害腎功能,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專家認為,對於結石的預防很關鍵。大量飲水是防治腎結石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公認,日攝水量的標準是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即每日約需飲水2500~4000ml,可使結石複發率約降低60%。

根據通過對近千例手術取出的結石進行成分分析,醫生髮現,草酸鈣結石佔87%,也就是說,預防結石還得管住嘴。專家舉例,菠菜、扁豆、蕃茄、咖啡、紅茶等草酸含量高,糖、豆製品、肉等鈣含量多,動物內臟、肉尿酸含量高,這些食物都會增加結石的危險性。同時,維生素C、D易導致結石形成,維生素B6可減少結石形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