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十年前,上海人結婚的經典配置:四大件

每年5月都是結婚“大月”。今天,就來說說老上海結婚的那些事兒。

上世紀70年代的上海婚房布置

《詩經》雲:“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姻是社會生活的永恆主題,不同的時代,婚姻文化不盡相同,這也是上海獨有的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年5月,都是結婚“大月”,一對又一對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給愛情打上個持久的印記。上世紀70年代的“三轉一響”(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已變成了環境適宜的大房子、有等級的私家轎車和富足的銀行存款等。儘管如此,“老三件”的歷史依舊留在父母和老人們的記憶裡和光影中。5月1日起,由市民政局與普陀區政府共同建設的全國首家省級婚姻文化展示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老上海結婚的那些事兒。

舊時婚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清末的上海,居民來自各地,遂成五方雜處。在婚俗上,大家各有本鄉習俗,但基本上大同小異。先是定親,即訂婚。男方父母央媒求親,俗稱“討八字”;女方如有意,送出庚帖,寫明姑娘的生辰八字,稱“出八字”。男方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和男方無衝克而相合,就相親(即看雙方容貌),走人家(即走訪婆家)。男女雙方擇日各擺定親酒,訂婚手續才算完成。再是納彩,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下聘金。一般送首飾、衣物、茶葉、吉祥草、萬年青。女方收彩禮後,以鞋、帽、眼鏡之類回贈。隨後迎送嫁妝。當時最時髦的嫁妝有被褥、衣服、箱櫥、浴盆、馬桶等。一切妥當後,即走到最後一步:成親。男方租用花轎,紅燈引路,鳴鑼開道,吹吹打打到女方迎親。新郎新娘“拜堂”,在婚禮的掌禮人的頌詞指揮下,向天地、父母、來賓等行叩拜大禮。這一天男家擺酒宴請賓客,稱“花筵酒”,吃好後“鬧新房”。婚禮後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家探親,女方家設宴款待,稱“回門酒”。

海派風尚:燕尾服和白色婚紗

上海是近代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進入近代化的大城市,西風東漸,西方文明漸漸地影響了上海的風尚,上海傳統的舊婚俗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在婚禮上,新郎改穿燕尾禮服,新娘則穿起了白色婚紗禮服。這種不按照傳統禮製的新式結婚就是“文明結婚”。

上世紀30年代左右的“文明結婚”婚紗照

這個年代的男女青年,在思想上衝破了傳統,他們反對包辦婚姻,提倡男女社交公開、自由結合,倡導自由戀愛、文明結婚。文明結婚省去了中國傳統婚禮繁瑣的禮節,通常邀請校長、教師、社會名流等長一輩的學人擔任主婚人、證婚人,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引導下握手親吻、相互擁抱,然後邀請參加者入喜席或茶話會。一些教會學校和新式學校也會願意無償提供教室或禮堂,支持他們的學生和校友文明結婚。

當時,真正的文明結婚比例不高,但數量不少,於是,上海出現了專為文明結婚服務的禮堂,如法租界紫來街(紫金路)是著名的紅木家具街,一家頗具規模的紅木家具店在老西門內關帝廟(相當於現在的複興東路955號)有一個紅木家具倉庫,他們利用倉庫開設“西園”,提供文明結婚服務,因為禮堂布置大部分使用紅木家具,於是被稱之為“紅木大禮廳”。以後,不少旅社、大飯店也利用自己的場所提供文明結婚服務,到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文明結婚蔚然成風。

老上海的婚房布置

既然是模仿西方的文明結婚,就得有相應的婚約文書,但中國古代幾乎沒有法律上的公證機構,於是,上海的出版印刷機構仿照西方的婚約文書印刷所謂的“結婚證書”,由分散在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的煙紙店銷售,當事人在印刷品的空格上填寫新郎新娘名字、籍貫、年齡,以及介紹人、證明人、證婚人、雙方家長的名字,加蓋鈐記,就是一份像模像樣的結婚證書。

1935年4月3日,上海的57對新人參加了在新江灣新市政府大禮堂舉行的全國首屆“集團婚禮”。在婚禮上,新人相互二鞠躬,然後向證婚人鞠躬。證婚人向新人授贈結婚證書和紀念品,致婚辭,最後全體新人與證婚人一起合影留念。集團結婚也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期間影響較大的一種新婚俗。

結婚照:幸福和甜蜜的象徵

結婚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為了把這幸福的記憶永遠保存下來,就有了結婚照的誕生和流行。一張張結婚照,定格著一對對新人的幸福,也記錄著婚俗的變遷。不知不覺間,結婚照已歷經百年。新人成家後,多將結婚照懸掛在牆上,以示幸福和甜蜜。

上世紀50年代的結婚證

清末民初,白色婚紗還未在國內亮相,當時的人們流行在花盆前或在八仙桌旁合影。上世紀30年代,西裝流行於上海街頭,迅速成為一種服飾時尚,那時的新娘身穿白色婚紗禮服,手持鮮花,頭戴白色頭紗長達五六米,新郎則身穿黑色禮服,白色襯衫,上扣黑領結,手捧黑呢高盆帽和白色手套。

真正名副其實的婚紗照則開始出現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結婚照由教堂移至照相館,程式上也由在舉行婚禮後改為在婚禮現場拍攝,人數由集體婚禮合影變為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到解放初期,結婚照流行著軍裝、工農裝拍攝。

上世紀50年代左右的婚紗照

上世紀60年代的結婚照

上世紀80年代拍結婚照時,新娘又穿上了潔白的婚紗,戴上了潔白的面紗,手拿塑料花,還要化好淡妝;新郎要穿西服,打領帶。再後來的婚紗照,一拍就是一套。拍攝時新娘要換好幾套婚紗。

曾經的配置:72條腿和三轉一響

上世紀六十七年代,婚事簡辦成了當時的新風尚。青年男女經過結識、戀愛,雙方自願結合,即可向政府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法定證書,在法律上確立夫妻關係。當時,上海男女婚事都革命化。有的在婚姻登記機構登記後,就在部門舉行婚禮,由部門長官宣讀結婚證書,新郎、新娘談一下戀愛經過,再助興做做遊戲,親友吃些喜糖,婚禮就算結束了。當時人們結婚前,還會找木匠給婚房訂做大木床、大衣櫃和桌子、椅子等木製家具,當時的說法是要湊夠“72條腿”。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代表性結婚禮物:雙喜茶杯和高腳果盤

到上世紀70年代,在上海結婚的經典配置是“四大件”,又稱“三轉一響”,即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這四樣在當時是家庭生活富足的象徵,也是女孩子出嫁的標配。

先說縫紉機。對那個年代的家庭來說,縫紉機十分重要,做衣服、縫被面全靠它。當年上海生產的很多縫紉機,如蜜蜂牌、飛人牌、蝴蝶牌等都是老百姓心目中響當當的品牌。當新娘帶著縫紉機的陪嫁來到新郎家中,就表明這個新娘將來是個心靈手巧、會過日子的賢妻良母。但當年的縫紉機很緊俏,要憑票供應,票子主要從市總工會到區總工會到企業工會發放給職工,工會一般也會優先考慮馬上要結婚的小青年。結婚後,家裡的縫紉機總會被擦得一塵不染,還要做個很講究的布套罩起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婚房布置,前景縫紉機與後景的黑膠唱片相映成趣

在“三轉一響”的年代,自行車也是最大的“轉”,大家都希望有輛自行車。有輛自行車,很神氣,上下班也較自由些,用不著擠公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票比縫紉機票還要吃香。當然,自行車也要進行一番精心打扮,車座罩上帶穗的套子,車梁用布或彩紙裹起來,車條要繞上幾圈毛線轉起來才好看。車子被擦得鋥亮,快快地騎過去,在弄堂裡留下一路“丁零零”的脆響,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一塊上海牌手錶,曾寄托了人們的夢想。在當年,幾個月的工資才買得起一塊表。那時,青年人總要到參加工作以後或籌備結婚時才會買手錶。一些男青年還時興為女朋友挑選寶石花牌手錶。老上海人辦婚事還會去買三五牌台鍾,是因為這種台鍾看上去厚重結實,經久耐用,有“一輩子”的美好寓意。

經典的三五牌台鍾

“三轉一響”的最後一項就是收音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視機還是稀罕物,所以那個年代上海人結婚,收音機成了新房裡不可缺少的擺設。收音機是“三轉一響”中唯一的家用電器,也是上海家庭最早擁有的家用電器。當年上海的青年人結婚大多會選購紅燈牌收音機,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個牌子聽上去喜慶、吉祥。

家的模樣:三大件和新三大件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市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上海的結婚習俗有了很大的變化,結婚拍套婚紗照成了時髦事,也開始流行喝喜酒。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這些曾經讓一代人倍感驕傲的結婚大件悄然退位,人們開始向電氣化邁進,追求的“三大件”又變成了冰箱、彩色電視、洗衣機。這“三大件”的尺寸都不大。就算冰箱也只是單門的,洗衣機是雙缸的,當時的電視機開始還是黑白的。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家庭建設又向新的現代化目標邁進,“三大件”又變成了冷氣機、錄影機、電腦。在當時,冷氣機只能製冷,冷暖製式那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事情。剛開始時家用電腦是“286”“386”。錄影機則是電視的一種更新設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婚房布置

後記

上海的婚俗變化、婚禮用品的配備和婚禮方式的變遷,體現的是海派婚姻文化的傳承和民間風俗的發展。儘管幸福的概念在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精神上的滿足遠比物質上更為重要,兩個人的相愛遠比結婚物資更為重要。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台,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