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大施玉英:除了手術 先天性白內障後續的訓練和治療同樣重要

提到白內障,不少人覺得這是一種獨屬於老年人的疾病。其實不止是老年人,年輕人、嬰兒也可能患上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是存在的。不完全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4個會發生先天性白內障,在失明的兒童中約30%患有先天性白內障。

先天性白內障指大多數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小部分出生後不久即形成的一類白內障,33%的小兒白內障病例中,兒童出生時先天性白內障最初可能已被忽視。

先天性白內障有許多種類型,可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白內障。由於混濁的部位、形態和程度不同,因此視力障礙不同。

前極白內障:是在胚胎時期晶體泡從外胚葉完全脫離所至,雙眼晶體混濁對稱,位於晶體前囊的正中,成圓點狀,有時稍突出於前房呈金字塔形,一般範圍較小。

後極白內障:混濁位於晶體後囊正中,此種白內障雖然多為靜止性,但因接近眼球光學中心,故對視力影響。

繞核白內障:是兒童常見的白內障。一般雙側對稱,此種白內障晶體的胚胎核多較透明,在核周圍有許多帶形混濁包繞,並有許多白色條索樣混濁騎跨在帶形混濁區的赤道部上,故稱繞核白內障,其視力下降程度與中央區核混濁的大小及密度有關。

冠狀白內障:有遺傳因素,常為比側對稱,晶體混濁多在青春期後不久出現。此種白內障為靜止性晶體中央部透明,位於周邊皮質深層,混濁呈大小不等的短棒狀、水滴狀,其園端指向中央,由於呈放射狀排列,形如花冠。

全白內障:雙側對稱的晶體完全混濁,病因可以是遺傳性的常合併其他眼部畸形,也可以由於子宮內炎症引起。

先天性白內障的治療是複雜的課題,根本目的是防治弱視,儘可能幫助患兒建立接近正常的視功能。

由於先天性白內障還可能合併其他眼病及全身疾病。家長必須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治療的方案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對孩子的白內障進行評估,進行綜合判斷,才能最終得出。需要家長與醫生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隨著白內障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晶體材料的不斷更新。對於明顯影響視力的先天性白內障,在保證嬰兒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應儘早手術,以保證其視功能恢復。

理想的手術時間應在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期之前,即出生後數周內或2個月內,對於超過視覺發育關鍵期的先天性白內障患者,也不要放棄手術,儘早行白內障摘除,恢復屈光間質透明,術後進行弱視訓練。

如果沒有早期乾預,先天性白內障會導致「懶惰的眼睛」或弱視,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其他眼部問題,如眼球震顫、斜視和無法固定注視物體。弱視治療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短則1~2年,長則7~8年。

家長不要以為手術成功就表示孩子完全治好了,小兒患上先天性白內障,絕不是一次手術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術後按醫囑隨訪、並進行後續治療,如配戴眼鏡、用藥、弱視訓練等等同樣重要。

先天性白內障並不可怕,手術後絕大多數患者可重見光明。真正可怕的是一些嚴重的術後併發症:如青光眼、炎症反應等,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終身失明。

先天性白內障是可以預防的

首先要避免近親結婚,預防遺傳性先天性白內障;

避免母親懷孕時營養失調造成早產,避免骨盆放線性照射也有可能成為誘因;

母親孕期不要亂用藥物,大劑量四環素、水楊酸製劑等被證明會導致新生兒出現白內障;

此外,母親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在前3個月內,也就是胚眼形成階段,應避免患感冒、發熱、風疹、麻疹、羅貝拉、水痘或者接觸貓狗等動物感染弓形蟲等。

建議,新生兒出生後的一個月內最好進行眼部檢查。正常嬰兒雙眼角膜和晶狀體是透明的,且兩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應靈敏。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瞳孔區變白或灰暗無光澤,應警惕先天性白內障存在,及早到醫院專科檢查。

此外,正常的孩子雙眼能自主控制、跟隨活動,家長拿著玩具在孩子面前晃動,如果孩子雙眼沒有跟隨活動或是轉動不協調,也要考慮疾病可能。


醫生介紹:

施玉英: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原北京同仁醫院白內障專科副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多年,臨床經驗豐富,白內障手術尤為精湛。 擅長領域: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