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育兒新思路,換個角度看問題,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一直以來,我們談到育兒的時候,都是從父母的角度看,應該如何去照顧孩子以及預防和避免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險。今天,不如我們換個角度,從孩子的視角看看,它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生命孕育之初是在媽媽的子宮裡,對於嬰兒來說,這裡是一片溫暖、安靜的地方。世界與寶寶是一體,只有溫暖和舒適,而一切,變化於出生那一刻。

像蝴蝶破繭一樣,寶寶穿過產道墜入世界,睜開眼看到的光不是紅色,光線耀眼,聲音嘈雜。於是,寶寶用哭響應這個世界,哭聲是害怕的、恐懼的。就像剛到陌生環境的小貓一樣,瑟瑟發抖。

而寶寶在這個世界第一個產生依賴的人是母親,可能是因為臍帶餵養的血緣關係,也可能是氣味熟悉,也可能是睜眼看到的第一個人……無論因為什麼,媽媽是最初給寶寶安全感的那個人。

當成長到三個月之後,小寶寶開始學會了識別別人當面部表情,能看到笑、凶、怒等,從這些表情中,小寶能分辨出對方是否真的喜愛自己,決定了下一個依賴的對象。所以說,這段時間,一個穩定的照料者對於嬰兒來說十分重要。

六個月到一歲,寶寶開始學會區分媽媽和自己,認知終於開始將臍帶的血緣聯繫分開,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自己,而媽媽是另外一個人。所以,這段時間,可以讓小寶漸漸地適應不那麼依戀母親。

一歲到三歲,孩子的世界是矛盾的,生命的安全感來自父母對自己的無私疼愛。安全感建立得好,孩子才逐漸開始有對世界探索的好奇心,開始對身邊的一切事物產生好奇,試圖通過手、腳等觸碰身邊的事物,掌控一些玩具。

中國人常說,三歲看老,是因為三歲的孩子逐漸建立起了自己對於世界的主觀認識,並且學會了如何去認識客體,會玩、會學習,心智成長迅速。

四五歲的孩子開始學會了隱藏自己,有時候可能會說一些假話來欺騙大人。但這並不是變壞了,而是寶寶有隱私意識的開始,不希望大人過分的乾預自己的全部。

再大一點,孩子就踏出了家庭,進入了社會,幼稚園、小學,都是孩子被拋入真正的世界的起始,從這時候開始,它們開始逐漸成長為真正的人。

從出生到長大,孩子的生活成長,是分離自己與世界的過程,安全感、自信心、好奇心、學習態度等等都從小時候每一個階段逐漸建立起來,所以,學會從孩子的視角看,每一個階段給孩子合適的疏導才是真正的優質育兒。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荷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