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正的勇士,朋友圈從不“分組可見”

朋友圈人格分裂症患者,都活在“分組可見”裡。

01

最近一段時間,我把朋友圈的分組給刪掉了。

這樣做的出發點很“中二”:難道人生已如此艱難,發個朋友圈都得“分組可見”?我要刪掉分組,做回自己。

發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好像行不太通……

發之前是不用選分組了,似乎是不用考慮各方了,可結果是,發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了。

“做自己”聽上去很美好,但在熟人社交的場合,或許並不適合不加修飾和“口無遮攔”。

有時候,反而在不曾謀面的人面前才更能夠做自己。

就比如,我在公號裡發表的一些評論和觀點,很少發在朋友圈;即便要轉發自己的文章,也是該分組分組,該屏蔽屏蔽。

在朋友圈裡,要比在公號裡慫多了。

因為在公眾號裡,我活在“林慕白”這個馬甲下面,它給了我一定的表達自由;而在朋友圈這個“實名製”的場景裡,你得掂量考慮、慎行謹言。

這就是熟人社交的特性,大家好好說話、彼此退讓,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其樂融融:大家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埋在心裡,呵呵一笑,隨手點下一個讚。

張哥轉發了一條中醫養生,點一個讚;

李總轉發了一條職場寶典,點一個讚;

王姐轉發了一碗心靈雞湯,點一個讚;

有些讚是發自真心,而更多的讚則像是一句無關痛癢的客套:久仰久仰,幸會幸會。

這是所有社交軟體所遵循的內在機制,也是那麽多APP設計“點讚”這個功能的初衷,它抓住人們的心理需求——求讚美、求認同,以及給予讚美和認同。

隨手點讚,天下大同。

02

分組可見這個功能,乍看起來挺人性化的,它起碼解決了兩個“痛點”:

一是在一些人面前展示出他們想要的樣子。

你的沮喪、低落、不開心,不能讓父母家人看見。最好他們看到的,永遠是朝氣蓬勃、刀槍不入的自己。

你的吐槽、不忿、負能量,不能讓老闆同事看見。在他們面前,永遠是元氣滿滿、任勞任怨的樣子。

二是在另一些人面前展示出殘缺的自己。

也許只有在這個分組裡,你能夠把粗糙的、尖銳的、不惹人喜歡的一面釋放出來,在小範圍裡做真實的自己。

“分組可見”,才揭示了朋友圈的真諦:

它雖然叫朋友圈,可它同時又是家人圈、親戚圈、同事圈、老闆圈、客戶圈……

朋友圈並不是簡單的"朋友"圈,雖然都是“好友”,可親疏遠近有著天然的分層。分組的背後,是親疏遠近,各不相同。

你能向一個人展示的東西越多,他/她就在你朋友圈最近的位置;而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選擇了“提醒關注”,你把我拉進了“不看他朋友圈”。

在朋友圈裡,你無法對所有人都同樣坦誠,也沒有必要在所有人面前都展示全部的自己。

我們既然無法全部展示自己,那只好展現給他們想要看的樣子。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人格分裂症”:

在不同的人面前,你有不同的分身;我們展示和收獲的,只是彼此的某個瞬間、某個側面。

03

一旦開始用起分組可見這項功能,往往組會越分越多、越分越細,在發送之前,要考慮的也越來越多。

分組越多,越是慫。

仔細觀察下,熟練使用分組功能的人,往往是人際關係中的“討好症患者”。

希望避免衝突,不願表達真實觀點;為了避免場面尷尬,願意隱藏和扭曲自己來應和他人……

分組可見並不可怕,圖個省心也不可怕,但那個不敢表達自己的我們,很可怕。

因為這代表在潛意識裡,我們認為真實的自己並不值得喜歡和欣賞。

只有那個偽裝出來的、和善可親的,對某個特定人群胃口的自己,才值得別人好好對待。

於是連發個朋友圈,都考慮著別人的喜好、反射著對方的期待;於是在每個分組可見裡,我們成為了心目中足夠好的自己。

所以,朋友圈不分組的人,稱得上現代社會真正的勇士。

真是特別自我、特別自信,特別坦然,也特別幸運。

然而更多的人並沒有這樣的運氣。我們願意把自己摔成碎片,反射出不同世界的喜好,扮演每個“導演”的期待。

誰想當分組可見當個戲精呢?是生活把我們逼成了演員。

何嘗不知道真實可貴呢?

但人生已如此艱難,我們都帶著面具,彼此就不要拆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