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總是一身汗,誰該背鍋?

寶寶總是一身汗,誰該背鍋?

很多媽媽反映,寶寶的小臉及身體總是汗津津的,剛替他擦完,臉上身上很快又蒙上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特別是大冬天的夜晚,大人們蓋著厚棉被還嫌冷,寶寶們卻一個個只想「涼快涼快」,被子恨不得全都蹬開。媽媽忙著給寶寶蓋被子,一夜都睡不踏實;寶寶也沒落著好,滿頭大汗沒怎麼乾,一個不小心就感冒了。

媽媽們不禁困惑了:寶寶出汗這麼多,正常嗎?

通常,小兒時期由於代謝旺盛,皮膚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較多,且小兒多活潑好動,出汗一般都較成年人要多。再加上由於環境溫度過高、衣被過厚、運動劇烈等,不是大多數媽媽覺得寶寶出汗多,而是寶寶真的出汗多。今天,上海兒童營養中心專家委員會馮磊教授,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出汗的那些事兒。

睡眠中出汗原因多

出汗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調節人體體溫。寶寶多汗分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多數媽媽反映的情況,都是生理性出汗,屬於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是病理性出汗,則不可大意,需要及時治療。

寶寶總是一身汗,誰該背鍋?

生理性多汗這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出汗。正常的兒童,即使出汗過多,家長也不用緊張。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控制,特別是孩子睡著後,其迷走神經興奮可能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部、面部出汗為多,但睡後一兩個小時就會緩解。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大量出汗。

病理性多汗是由某種疾病引起的小兒安靜狀態下的出汗,尤其是睡眠中出汗。引起病理性多汗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佝僂病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髮,就是通常所說的枕禿。這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就可以控制,出汗也就會自止。

●結核病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症的表現,最常見的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面頰潮紅等。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病,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其他有些伴有發熱的疾病也常會出現多汗癥狀。例如風濕熱、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對於原因不明的多汗,伴有生長髮育滯後、食慾不佳、多夢易驚、活動不積極的孩子,都需要及時診治。

有一種出汗是熱的

媽媽們還喜歡問:「孩子沒病怎麼會那麼多汗呢?」這是因為,小兒處於生長髮育期,機體代謝非常旺盛,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對刺激比較敏感,這時候加一點興奮或刺激就很容易多汗。要提醒的是,新生兒可不一樣,由於汗腺發育尚未成熟,故出汗極少,如果衣被過厚或環境溫度過高,可導致新生兒高熱,又稱捂熱綜合征。

對於生理性多汗,解決方法有很多。

★保持乾燥清潔小兒出汗比較多時,可用乾毛巾及時擦乾汗液,防止因出汗過多而著涼感冒。平時注意讓孩子勤洗澡,及時更換內衣。被褥或睡袋經常拿出來曬曬太陽,保持乾燥清潔。

★室溫控制合適嬰幼兒比較適宜的室溫為20℃~22℃,相對濕度為55%~65%。年長兒適合的室溫為18℃~20℃,相對濕度為55%~65%。有些媽媽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來蒸發體內的熱量,調節體溫。

★入睡前不吃食物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等,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就會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讓寶寶多喝水父母需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最好喂淡鹽水,因為寶寶出汗與成人一樣,會失去很多水分,同時失去一定量的鈉、氯、鉀等電解質。特別是出汗非常多的寶寶,由於體內水分喪失較多,如不及時補水,還有可能引起脫水。

寶寶總是一身汗,誰該背鍋?

馮磊

博士,教授。曾任浙江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健康中心副主任。上海兒童營養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營養與健康項目組專家。擅長孕產婦及嬰幼兒的營養評價、膳食搭配和健康減脂。

文:馮磊

編輯:余運西

校對:欒兆琳

寶寶總是一身汗,誰該背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