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東濱州現美女拔罐 飄飄如仙顧客如潮

2018年11月17日,山東濱州一美女拔罐,飄飄如仙,顧客如潮。據了解,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李健生)民聲供稿平台 發

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民聲供稿平台 發)

在西方古醫學中,拔罐被叫做杯吸,巴比倫的醫生日記上就出現了健康神尼努塔或阿達爾手持杯吸術器械的形象。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19世紀則出現了注射器與吸杯相結合的新式器具。日本、印度也有拔吸式療法的記載。(民聲供稿平台 發)

中國有關拔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且僅是作為一種普通的手術方式。直到唐代的《外台秘要方》才正式把拔罐當做一種療法來記述。而中醫典籍中也並沒有將拔罐納入傳統的醫療體系中。(民聲供稿平台 發)

目前常用的罐具種類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等。竹罐是採用直徑3~5厘米堅固無損的竹子,製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長的竹管,一端留節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颳去青皮及內膜,製成形如腰鼓的圓筒,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民聲供稿平台 發)

竹罐吸附力大,不僅可以用於肩背等肌肉豐滿之處,而且應用於腕、踝、足背、手背、肩頸等皮薄肉少的部位,與小口徑玻璃罐比較,吸附力具有明顯優勢;另外,竹罐療法在應用時可放於煮沸的藥液中煎煮後吸拔於腧穴或體表,即可通過負壓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藉助藥液的滲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雙重功效,加強治療作用。(民聲供稿平台 發)

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否則會損傷皮膚。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民聲供稿平台 發)

圖為2018年11月17日,山東濱州,等待美女拔罐的人們。當日,山東濱州一美女拔罐,飄飄如仙,顧客如潮。(民聲供稿平台 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