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蔡依林,你流淚的樣子,怪美的

【吉星高照就是“吉”良與明“星”們的私房聊天,可八卦,更輕鬆,暢談無拘束,從來不正經,向來以聊得開心為第一宗旨】

黃子佼在台上笑著說,Jolin,你想對過去的自己說些什麽?

猝不及防地,蔡依林眼眶濕潤了。

我們見過許許多多姿態的蔡依林,有清新的,有狂野的,有性感的,有熱烈的,每一種都是我們熟悉的歌者的樣子。

但沒有一個蔡依林,是流淚的。

我們一直誤以為,這個在舞台上發光,又曾在社交平台上被“黑”得遍體鱗傷的女生,早已失去了“難過”這種情緒。

甚至於很多人笑著、叫囂著,覺得“明星”就沒有資格去難過,他們理應把喜怒哀樂都交納給所有人去作為談資。

這當然不公平。

當蔡依林忍不住流淚的時候,她的光芒變得柔和起來,人卻更加立體。

她說,我都走過來了,你也可以的。

她當然會難過。

甚至於在許許多多我們並不知曉的夜裡,曾經一個人難過得流淚。

她曾帶給我們太多好聽的旋律,那些音符都與我們人生的諸多階段有關,自己卻不曾將“難過”這種私人的情緒真實地展現在人前。

她不是怎麽也打不垮的女超人,她其實是跟著我們的記憶一起長大的。

而她流淚的樣子,其實,怪美的。

“蔡依林”這三個字,從新千年初直到現在,幾乎從未缺席過大家的記憶。

對我們來說,她就是成長。

從出道時的少女殺手到如今穩坐“後座”的華語音樂女王,她的改變,伴隨的是整個華語樂壇,由盛轉衰,再到觸底反彈開闊新景象的過程。

在新專輯《Ugly Beauty》發布之際,我坐下來跟蔡依林聊了聊,這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不算了解她,而回顧過去所有對她的印象,我卻越來越希望多了解她。

關於過去:改變怪美的

我們都認識蔡依林,但要選一個詞概括她,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

改變。

我們通常會用“轉型”二字,來表示歌手們對音樂風格、藝術形象、作品閱聽人進行改變,或是拓寬的做法。

苛刻的標準,無止境的競爭,促使她們不斷變化自己去適應環境,去在行業內生存,最終才能甩掉那些“被定義”的標簽。

從出道前期邁向《看我72變》,是蔡依林職業生涯裡的第一次重要改變。

“看我72變”,這個標題言簡意賅的表述了,這個從音樂比賽獲勝,並拿到一紙唱片合約,當時台灣最炙手可熱的女歌手,是多麽渴望從唱片公司的約束中走出。

那時蔡依林就展現了自己極強的可塑性。

從美式R&B、Hip Hop,再到Funk、芭樂,不同的風格都被她毫不費力地拿下。

或許也是當時這些百變的設定,造就了她多元的存在。

名利伴隨著流言蜚語,即使她已經足夠低調,外界的紛擾依舊驚濤駭浪。

《J-Game》或許是她最被忽視的作品,多年過去後,它同樣也被樂迷們翻出來正名。

即使是過渡時期,你依舊可以聽到蔡依林的進步,不管是造型,還是演繹作品的方式,都比之前更加的遊刃有余。

像是《野蠻遊戲》這樣曾被吐槽幼齒的歌曲,現在聽下來才發現它的好。

歌曲不正是對千禧年 Bubblegum Dance 的取材,以及二次元美學的致敬麽?

包括SOPHIE、Grimes這樣的前衛電子音樂人,如今依舊對這類風格樂此不疲的探索著。

《舞娘》是《看我72變》後,她又一個職業生涯的新標杆。

蔡依林在當時也如願收獲了第1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這毫無疑問是重量級的肯定。

向來都傾向頒獎給才女、唱將的金曲獎,破天荒的頒獎給唱跳歌手,並且鮮有爭議。

可想而知,《舞娘》的品質是如何的優質,才能順勢奪魁。在這之後,也再無同類型歌手複製這一榮譽。

無論是當年一戰翻身,還是如今領跑向前,蔡依林的秘訣很簡單——努力、認真、付出。

“努力,一定會成功,如果我失敗了,一定是我不夠努力。”她曾經這樣說過。

你也完全可以通過這句再簡單不過的話,體會到她的決心。

處女座的專注在蔡依林身上被最大化表現。

她似乎也嘗到了“努力”的鮮甜,幾乎每一次發專輯都在挑戰自己。

《舞娘》時期她是十項全能的體操運動員、《特務J》裡又拿下高難度鋼管舞、在《花蝴蝶》中更是完成了芭蕾舞高職業級別的20圈鞭轉。

當時,媒體最常給她冠上的就是諸如“拚命三娘”、“鐵娘子”這類的外號。刻苦努力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她的代名詞。

為了纖體於是吃東西先過清水、拍攝MV受傷失去直覺、忍著劇痛撐到演出最後一秒……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對自己近乎偏執的苛刻,不但為她後來居上的事業添磚加瓦,同時也造就了蔡依林“無所不能”的可能性。

其中最為 Iconic 的策劃,毫無疑問是地才演唱會。

雖然因為造型的原因,最初被是非之人當作“為黑而黑”的梗,但估計 hater 們最後也沒有想到,柳暗也是花明。

它催生出的亞文化,成為國內 LGBTQ 文化裡最原創,最無可替代的部分,同時也造就了屬於我們自己的一代Gay Icon。

“蔡依林不是天才,是地才。”

一路走來,當你回頭再看看這句當時感覺拗口的標語,你一定也會像大家一樣情不自禁的感慨,原來真是如此!

她的存在就是激勵,是一場與自己博弈的逆襲戰。

非議從不會因為你足夠努力而停止,而是當你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好。正如蔡依林自己說過的那樣——“你必須讓自己得到一百三十分,才能讓自己被別人扣分。”

就算你不是蔡依林的歌迷,你應該也會被她歌曲中所傳遞積極與自信所打動。

像是“你就是花花世界,限量版的花花蝴蝶”(花蝴蝶)、“你應該看清自己,多麽的難得”(迷幻)“兌現真實、樂意宣誓、我就是最美好的構造”(戀我癖)…… 無一不是在對自己與他人進行激勵。

新專輯中一曲《玫瑰少年》就延續了這一類的自我讚歌。

為專輯獻上詞作的是五月天的主唱阿信。

歌詞的靈感來自台灣少年葉永志的故事,因為不一樣,因為無知的殘忍,讓花季少年凋零。

在之前的PLAY世界巡回演唱會上,以葉永志母親為採訪對象的影片,就被署名上了另一首平權歌曲《不一樣又怎樣》的標題。

“你並沒有罪,有罪是這世界,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這更是超出了以往對自己驕傲的命題。更加戳人深思,引人淚目。

我可以是你,你也可以是我。

我們不難在蔡依林的作品中,參透出對於共同的向往。

另一面,這同樣也是對多元的尊重。

吉良:感覺你總在用音樂去進行探討,發表觀點,很多人都曾被你所激勵。你會有一種責任感麽?想要去鼓舞,去幫助,去保護那些需要被關注的人?

蔡依林:我一切的出發點,就是需要我本身有感受、我經歷過的。只有這樣,我在講故事給大家聽的時候,才不會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專輯裡的很多感觸,也都是我的真實歷程,它們對我來說是有力量的。

蔡依林:其實我也被很多歌迷鼓舞到,我覺得這是互相的,不只是我鼓舞他們,他們也在鼓勵我,缺一不可。有時都覺得他們好像是我素昧平生的家人,彼此互相保護。

我不會說我給他們什麽,我覺得他們給我更多。

關於作品:創造怪美的

理解差異、擁抱不同,忠於自我…… 從《Myself》開始,這就是蔡依林專輯內在核心的存在。

不僅僅是歌詞,在音樂創作的這條路上,蔡依林也是自我的,更是先鋒的。

《Myself》是華語音樂鳳毛麟角的“全舞曲”的配置、《Muse》則凸顯了一個創造者對作品的流行與藝術、大眾和小眾的精準拿捏。

到了專輯《呸》,則是用不同風格特質,去說不同故事,從而拓寬音樂的可能性,聽覺的畫面感。

吉良:感覺你總是在不斷翻新,不斷超越自己,這次的專輯又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從創作風格到編曲的方式都很多元化。你是不是總是想要尋求突破,甚至跟過去的自己較勁?

蔡依林:我不會講較勁。通常我會認為做音樂就像是一個階段性的成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想,哪裡可以再玩些不一樣的東西,哪裡又可以再精減一點。

這也造成了我總會想要去冒險。當然,每一張專輯在剛做完時都會覺得很滿足,很興奮。而過了兩三年之後,再去看、去聽又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出現。隨著成長、你聽的東西跟你的想法發生碰撞,就有一個新的 idea 出來。我一直都很享受這個過程,並樂在其中。

當你與蔡依林聊音樂,聊作品時,透過她的神情,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她對音樂的熱忱,對創作的迷戀。

從《Muse》到新專輯《Ugly Beauty》,每一次蔡依林的專輯都會是那一年華語樂壇中最高規格的,也是最豪華的。

從台灣獨立音樂人傾巢出動、到日本天后安室奈美惠跨國合唱,再到這次以全新的創作模式自組音樂寫作營,親自參與音樂人集體創作的方式,完成新專輯《Ugly Beauty》。

飛往世界各地錄音、將母帶交付全球最頂尖的混音大師,這樣不計成本的做法、優質的資源,也讓如今她所交付給歌迷的作品,有著比肩全球一線水準的姿態。

但資源並不是一切,更不能確保作品的品質,即使是全球最頂級的藝人,也難免也會產出不盡人意的作品。

對於現階段的蔡依林來說,如何去構思、引導、拿捏自己的作品,才是具挑戰的事情。

許多人都會選擇一個最舒適的固定模式,但蔡依林卻沒有。

舞曲、電子音樂本來一直以來都是華語樂壇的短板。而新專輯中,她依然再吸取更為先鋒的曲風和技術,並對於一些更為小眾與地下的分支流派進行探索。

《玫瑰少年》裡是充滿熱帶暖意的Dancehall ,與透露著海島清涼的 Tropical 的結合體。《你睡醒再看》則用重氛圍和環境聲場的 PB R&B (另類節奏藍調),譜寫了一曲 Neo Soul 式的夢境之旅。

歌詞大膽的《甜秘密》吸取了源自美國南部嘻哈音樂的New Orleans Bounce。黃偉文作詞的現實主義情歌《愛的羅曼死》,創造了哥特式節奏藍調這種獨一無二的曲風。

專輯裡的有些歌曲,甚至會讓你在大半夜裡瑟瑟發抖。

比如被製作人 Starr Chen 埋藏在 Trap 節奏與 Mumble Rap 裡的《紅衣女孩》。都市傳說、宗教氛圍…… 歌曲在詭譎的觸感中步步逼近。

開篇的《惡之必要》更是讓“驚嚇”開門見山。

用了大量 Drill Music 的編曲形式,破音的合成器,喊叫的人聲,融合了黑暗風格的同時,也呈現暴力與美的氛圍。

在交談中,她向我坦言,自己會擔心這次歌曲是否會讓歌迷難以接受。但最後還是選擇歸於作品,忠於自我。同時也很驚訝大家對歌曲接受度居然這麽好。

其實,從首單開始,蔡依林和他的團隊就沒有想過要打安全牌。

《怪美的》用花哨編曲,以及打破常規結構,有意識的做著主副歌旋律的弱化,從重旋律到重製作,對聽眾的聽覺習慣進行挑戰。

或許也是這份對創造的追逐,讓蔡依林依舊自由領跑著華語樂壇。

關於現在:好的壞的全都怪美的

在最新公布的新專輯首播主打《怪美的》的音樂錄影帶中,蔡依林就直面了這些曾帶給她負面評價的過去。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地才演唱會造型。以及金曲獎紅毯上被網友嘲笑像花枝的 Giambattista Valli 褶皺裙……

她將自己放置於所謂的“審美法院”、扮演成“整容精神病醫院”的病人。這些都是對人們對她外在挑剔的漂亮回擊。

當你的武器,已經成為我華麗外表的一枚勳章,那麽所有的攻擊都將是功虧一簣的。

不畏懼自黑的蔡依林,有著你想象不到的強大,其中的力量也源自於她的態度。

吉良:《怪美的》 MV 首播以後評論立刻淹沒了整個社交平台,這真的是對你過去成長歷程的一個回顧,而且你非常勇敢地自黑自嘲。想知道在製作這支 MV 的時候,你的初衷是什麽?

蔡依林:導演在跟我聊歌詞劇本的時候,也是花很多時間去摸索。他也溝通了很多次,我們在聊 MV 到底想傳達什麽。不只是美醜而已,我希望表達更多的內在情緒,也很想要再回顧一下,再次面對這些事情的時,我有什麽樣的成長與改變。

吉良:當你回顧的時候,會有什麽樣的感觸麽?

蔡依林:這些聲浪曾讓我感覺自己是渺小的、我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其實,我也是想通過MV裡的故事告訴我自己,我走過來了。

我也相信每一個人在他的人生過程,一定有他自己不願意回顧的,或是每當提起時,還是覺得很心疼的經歷。我想要去勾勒出這些回憶,並告訴大家,我跟你們一樣,也都沒有幸免於那些紛紛擾擾的情緒。

在《怪美的》 MV 首發之後,我在朋友圈讀到這麽一條評論——

配圖是 MV 裡對於地才造型的自嘲,評論文字只有這麽一句:

“原來她什麽都知道。”

對啊,她怎麽會不知道呢?

只是她默默地全都自己承受著一切的惡搞與羞辱。而音樂,就像是她的一個出口,是她與外界對談的媒介。

《Ugly Beauty》是否會是蔡依林最受歡迎的專輯?

我無法給你答案。

但我敢肯定的,這裡面有最好的蔡依林。

美的、醜的、錯的、對的,都是屬於她的一部分。好的、壞的、堅強的,那受過傷害的,也都是一路成就她的。

這麽多年走來,直到現在,我看到的是一位歌手藝術人格的不斷深化,看到的是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看到的還有一場華麗的逆襲之戰。

只要你對她一路“進化”的歷程略知一二,就絲毫不會覺得這些只是假大空的溢美之詞,而是油然而生的讚許共鳴。

你可以不喜歡她的音樂,舞蹈、形象,但你無法否認的是她的努力,她的進步,以及她的強大。

吉良:如果分別用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形容十年前的蔡依林、現在的蔡依林和新專輯,你分別會用哪三個詞?

蔡依林:十年前的我可能是比較焦慮跟彷徨的,像是一個小蜜蜂,一直不停的工作。而現在的我是更加勇敢、更自由的。

吉良:那麽新專輯呢?

她停頓了一下,就像是要給自己與他人一個重要的交代那樣,然後堅定而真摯地回答我——

“新專輯就是我想說的話……”

“活著就是希望,一切都是治療” 。

這是多麽淺顯,又是多麽深刻啊。就算世界再多流言蜚語,人生再多困難挑戰,需要記住的是你依然擁有音樂,依舊擁有希望,你永遠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就像蔡依林對過去的自己和歌迷所說的那樣——“我都走過來了,你也可以的。”

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刻,她背過身去抹眼淚的樣子。

那是與過去的和解、也是對自己的感謝。

而她流淚的樣子,真的很美,很美。

本期文字助理:Milo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账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台,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麽請記得關注本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