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孟河的「老中醫」火了,這個地方也不遜色,專出名中醫!

導讀:四川,雄居我國西南,古稱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四川號稱「中醫之鄉、中藥之庫「,巴蜀自古名醫、產中藥,據歷史文獻記載,自漢代至明清,見諸文獻記載的四川醫家有1000餘人,川派中醫藥影響醫壇2000多年,歷久彌新;川產道地藥材享譽國內外,業內素有無川(葯)不成方"的讚譽。

川派中醫學的學術繁榮表現在多個學術層面,其歷史跨度長,學科門類廣泛,學術特色鮮明,著述內容豐富。名醫每源於基層的長期磨鍊,或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儒而兼醫,或選方用藥平和淳正,或葯重劑猛,或長於扶陽,或擅醫知葯,或重視脈診,或對臨床專科的研究卓有成就,或敢於創新,於針灸、方劑、中西醫匯通等方面開風氣之先,或與儒學及道學多元交融,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學術風格。其影響力異塵餘生西南,乃至全國。

就歷史跨度而言,川派中醫藥起源較早,在全國範圍內頗具優勢。《山海經》中記載先秦巫彭、巫鹹等巫醫在巴蜀境內從事醫學活動,其後的《華陽國志》和《後漢書》中載有漢代涪翁、程高、郭玉等醫家史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綿陽雙包山西漢武帝時期墓出土木胎髹漆經脈漆人,漆人高28.1厘米,體表上繪有19根縱行紅線,與人體手三陽脈、手三陰脈、足三陽脈9條經脈和督脈相應,大部分經脈在頭部聯絡,將人體針灸模型的歷史從宋代針灸銅人提前一千餘年,成為世界上最早的人體經脈模型。

2013年成都老官山西漢武帝時期墓出土醫簡736支(含殘簡),可分為九部醫書,出土醫簡涉及的中醫學內容之豐富,學科範圍之廣泛,在漢代中醫學術史上的地位之重要,進一步突出了川派中醫學在全國的學術地位。該批出土竹簡共920支(包括《醫馬書》),近2萬字,不僅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重大醫學考古發現。其成書時間與馬王堆帛書和張家山漢簡相當,早於《武威漢簡》。

醫簡和漆人是四川最為重要的早期醫學歷史文獻,在揭示川派中醫學術特色以及四川與中原醫學及湖湘醫學的關係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充分證明史書中有關漢代涪翁、程高、郭玉的記載有著深厚的醫學基礎,四川在我國早期中醫學史中具有突出的學術地位。

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僅明代著名醫家不多,川派中醫的學術處於低潮,唐及五代、宋代,清代,特別是民國以及1949年以後名醫輩出,遞相傳承發揚,今天的某些學術成就多能於前代追溯到學術淵源和基礎。形成了川派中醫起源早,歷史悠久的重要特點。

原始社會和先秦時期,醫巫不分,一些掌握較多文化知識的巫師同時也掌握醫藥知識,他們既用巫術同時也用藥物為人們治療疾病。據《山海經》記載,在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等多位巫醫,他們都掌握不死之葯,這裡所言的「開明」就是古蜀圍開明帝王叢帝統治的地域,開明東就指巴蜀之地。書中同時記載,在靈山有非常活躍的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共十位著名的巫醫,在靈山生長著豐富多樣的藥材。有學者考證,此處靈山就是古代四川的巫山。這麼多的巫醫集中出現在古代四川,提示四川的醫學起源較早,可以上溯到殷商之際乃至更為遙遠的時代,相較全國其他地區來說,四川在中醫學的起源上擁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是中國醫學史上有關早期醫學狀況的重要線索。

川派中醫屬於薈萃多種學術流派的四川地域醫學群體。其內涵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從總體而言川派中醫藥是一個地域範圍內中醫藥學的概念,正如海派中醫、齊派中醫、陝西長安醫派,也與新安醫學、嶺南醫學概念相同。

漢代以後,川派中醫包括的範圍有三:首先是生於川、長於川、學醫於川、行醫於川的本籍醫家,如昝殷、唐慎微、鄭欽安、齊秉慧、王文選、何仲臬、李斯熾、吳棹仙、鄧紹先等;

其次是本為川籍,多早年或中年在川學文學醫、行醫,中年或晚年赴京或旅居省外從醫或教學,如唐宗海、蕭龍友、冉雪峰、蒲輔周、任應秋、左季雲、葉古紅、祝味菊、吳佩衡等,這兩類是川派醫家的主體,本土醫家原是大宗和根本;

其三是醫家雖不屬川籍,但在川行醫多年,或居川期間受巴蜀文化影響,或著述醫書,或頗有醫名者,如唐代陸贄、杜光庭,近現代的沈紹九、鄭懷賢、王渭川等,此類醫家屬於少數。

川派中醫藥的第二層次是指以中醫藥學科分屬作為學派的主體,如內、外、婦、兒、骨科、針灸、眼科等,古代四川醫家分科不明顯,但也有一些以專科聞名者,如唐代以婦科知名的昝殷,以眼科聞名的宋代皇甫坦和清初劉之琦,清代道光年間新都程從美事婦產科臨床40餘年等。

近現代以來,四川醫家除普遍以內科為主業之外,也有一些專長於中醫臨床各科者,如成都中醫婦科的唐半城(唐伯淵)、卓半城(卓雨農)等,1956年以後,隨著中醫事業的發展,中醫藥大專院校教學及學科分化日漸成熟,除傳統的臨床各門學科之外,以中醫基礎、內經、方劑、傷寒、金匱、溫病為主的中醫理論與臨床兼融的各門學科自成體系,形成了以學科為主體的學術團隊和學術傳承體系。如川派婦科,第一代卓雨農、王渭川等五師並列,但第二代師承同出此五門,早已兼收並蓄,難以再分師出何門。

現代川派眼科,早期主要出陳達夫一門,其後由陳氏一脈派生發展,但其中實力最強的學術團隊,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及附屬醫院的眼科隊伍。其他如成都骨科的鄭氏、痔漏的黃氏等多類此:故以不同學科為核心的學科隊伍是川派中醫藥的學術中堅。

川派中醫藥的第三層次是學科之內的不同流派,以內科、骨科、兒科等最為明顯,基於不同的學術見解或主張,不同的用藥風格習慣和操作手法,不同的師承授受,學科內的不同流派既多,又各具學術特色,如近現代成都骨科四大派,兒科四大家等。

自2015年開始,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學者,編著了《川派中醫藥名家系列叢書 》,共歷時三年,於2018年年底正式問世,此套書彙集了一大批近現代四川中醫藥名家,遴選他們的後人、學生等整理其臨床經驗、學術思想編輯成冊,這是一批四川中醫藥的代表人物,也是難得的寶貴文化遺產 。

李仲愚

文琢之

馮志榮

陳懷烔

冉雪峰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川派中醫藥淵源與發展》,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和文中圖片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庫。-0423,歡迎投稿嘮嗑。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大家都在看↓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