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是有錢就能救命!聽聽中美東城醫院癌症專家講腫瘤那點事兒

中美東城醫院劉志坤院長提醒:當疾病突襲,患者和家屬多數會舉足無措,往往會很容易犯下一些錯誤,比如病急亂投醫。專家提醒,錯誤的治療方法,不但對患者康復沒有幫助,反而會導致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甚至會導致可怕的結果。擺脫這些錯誤,是我們康復之路的真正起點。

恐懼,以至於驚慌失措

「我不行了!」「我要死了!」「我這輩子就這樣完了!」「為什麼是我?」「我怎麼這麼倒霉?」「我不想死。」……

癌症患者難免產生諸如此類的念頭。我們看到了死亡的陰影,感覺到死神的召喚。應該承認,恐懼以及驚慌失措都是很難避免的。有些研究者指出,死於癌症的人中,其實有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我不敢相信這個數字準確無誤,但我相信,導致死亡的絕不僅僅是癌細胞的泛濫,還有我們自己的恐懼。

復活之路上的真正力量來自希望和信心,而非來自恐懼。

恐懼是傷害的力量。勇氣是康復的力量。

向病人隱瞞實情

美國有位挺有名的心理學家,名叫馬丁·加德納(Martin Gardner)。他在一番研究之後認定:「在美國630萬死於癌症的病人當中,80%是被嚇死的。」此人原本是位醫生,由於目睹太多的癌症患者被恐懼壓倒,又以心理學家的背景來理解這一現象,他竭力反對把實情告訴癌症患者。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種恐懼,所以能夠理解馬丁·加德納的建議。但同時我也知道,有無數病例證明,對病人隱瞞實情有著巨大的弊端。

我有個朋友患了結腸癌。他的妻子為了給他治病煞費苦心,傾家蕩產,可惜收效甚微,一年後他去世了。彌留之際,他說出對妻子最大的抱怨,就是妻子始終對他隱瞞實情。他說,如果從一開始就告訴他,他就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生命中最後的這段時光。他的話後來一直銘刻在妻子心上,很多年後提起來,她仍然覺得對不起自己的丈夫。

然而還有更重要的,隱瞞病情會讓你的家庭充塞著神秘、詭異、壓抑、躲躲閃閃的氣氛。你就沒有辦法與患者開誠布公地討論疾病和治療,更不可能齊心協力對抗疾病。

讓家裡充滿悲傷和絕望的氣氛

癌症患者的家裡是很難有笑聲的,在疾病暴發的最初幾周尤其如此。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悲傷和絕望,還不免怨天尤人。可是,我們必須明白,快樂和充滿溫情的生活環境是癌症患者走上康復之途最重要的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不是用金錢救命,而是依靠希望和快樂的心情來救命。

過度反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治

幾乎所有癌症患者和他們的親屬都會這樣想:「不惜一切代價」「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治病」「請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葯」……

其實,過度治療正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裡最嚴重的弊端之一。有無數證據證明,過度治療會破壞人的基本生理平衡,顛覆人體的免疫系統,致使患者更快更痛苦地死亡。

過度治療是建立在患者過度反應的基礎之上的。它不僅讓你傾家蕩產,還讓你減少了康復的機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過度治療正隨著所謂現代醫學的進步和商業邏輯的拓展而日益嚴重。

很多病人會對醫生說:「我有錢。請給我最好的治療、最好的葯。」可惜的是,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不是有錢就能救命。我相信很多癌症患者的治療最後歸於失敗,不是具體的治療措施失當,不是藥效不靈,不是醫生不盡心儘力,甚至也不是「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而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不正確的藥物。在選擇醫生、藥品和治療手段的時候,我們必須明白,「不惜一切代價」的衝動常常誘使我們犯錯誤,而冷靜和理智是我們不犯錯誤的前提。

溫馨提示:中美東城醫院劉志坤院長提醒廣大腫瘤患者,癌症並不等於被判處死刑,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好的醫生、好的醫院,在這場與癌魔的廝殺中最終獲勝權穩穩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以積極的心態去戰勝這個膽小的敵人——癌症。

來源:中美東城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