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晨中國的遭遇“三連挫” 合資車企為何集體大跌?

  今日合資汽車股集體遭遇重挫,華晨中國午後重挫,跌幅一度擴大至近20%,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其他幾家合資車企均出現大跌走勢,北京汽車跌近12%,廣汽集團跌近4%。東風集團跌2.47%。

  合資汽車為何集體大跌?

  今日午後據外媒報導,寶馬將會把在華晨中國的合資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至少75%。早前寶馬汽車公司表示,同意與華晨中國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資公司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同時提高產能。寶馬提高在中國合資公司股權佔比意味著什麽?為何合資汽車集體走低了呢?

  這次寶馬提高在合資汽車的持股比例,難免對其他合資車產生恐慌影響。分析人士認為,合資車企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合資品牌,現在佔比減少,分到的利潤就少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外企謀求絕對控股,那麽相當於外企在中國的分部了,參照寶馬集團母公司市盈率6-7, 另一種殺估值形式。

  4月10日,國家宣布放開股比限制,對港股合資汽車股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當日北京汽車重挫9.12%,報價8.67港元;華晨寶馬重挫5.49%,報價16.18港元;廣汽集團跌2.55%,報價15.26港元。

  合資車企遭遇重挫,最主要原因是放開汽車股比限制。此前,我國對外資車企持股設定了50%的上限,中外合資車企基本是按50:50的持股比例。放開股比限制後,合資車企有望在中國獨資建廠,這對奔馳、寶馬、現代以及豐田雷克薩斯等還有合資指標的國內車企是利空,而且對未來合作有一定風險隱患。

  此次傳出寶馬增加華晨寶馬持股比例,是否意味著其他合資汽車也將面臨控制權被收回的命運?在此恐慌情緒下,造成合資企業集體走低也在意料之中了。新浪港股獲悉,汽車合資車企中,北汽集團:與奔馳、現代、福田都有合作。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北京福田都在“北汽控股”長官下稱為“北京汽車工業三大版塊。華晨寶馬: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是寶馬集團和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英文簡稱BBA)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廣汽集團:與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日產本田汽車公司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意大利的菲亞特克萊斯勒(其中克萊斯勒屬於美國)合資生產汽車。

  對此,寶馬回應表示: 寶馬歡迎中國放鬆外資組建合資公司的限制。但公司拒絕評論與華晨中國的商談。

  華晨汽車遭遇三連挫 未來的路在何方?

  外資增加股比限制,華晨汽車首當其衝,遭遇了最近兩天的“第三挫”。除了控股權可能被寶馬收入囊下,華晨中國的遭遇真是苦不堪言!

  華晨中國第一挫 長城“插足”與寶馬合資建廠

  7月10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長城汽車和寶馬成立中外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控股各持股50%。合資公司投資總額為51億元,其中注冊資本為17億元。該公司將為長城汽車研發和生產電動車產品,包括MINI電動車。“公司和寶馬控股對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出資額均為8.5億元,投資總額的其余投資金額由合資公司自籌,合資公司標準產能預計為16萬輛。”

  對於長城和寶馬合作的達成,難掩喜悅的魏建軍妙語連珠:“我們有點像自由戀愛,先搬到一起住,7月10日是雙方訂婚日,然後舉行婚禮。”對於此番合資經歷,魏建軍打趣道:“就像是一場歷時兩年的愛情長跑。”

  正好像兩人結婚,第三者插足,華晨中國遭遇感情失利,遭遇第一挫。

  中金狠削華晨中國目標價36%,不被大行看好

  華晨(01114)遭中金削目標價,中金表示,憂慮華晨利潤率表現,故將目標價狠削36%,至12.5元,維持持有評級。報告指,中國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的最新措施,可能會逼使本地汽車製造商降低國產汽車的價格進口關稅下調將對入門級和中檔豪華品牌汽車構成壓力,特別是價格在25萬 - 45萬元人民幣之間的汽車。寶馬5等數款主流豪華汽車今年二季度促銷力度加大,隨著中國繼續開放汽車市場,華晨中國來自與寶馬合資企業的投資收益將穩步下降。

  華晨的第二個挫折更像是不被專家認可,得不到社會承認,遭遇第二挫。

  寶馬不僅移情別戀,還想踢華晨出門?

  寶馬將會把在華晨中國的合資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至少75%。早前寶馬汽車公司表示,同意與華晨中國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資公司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同時提高產能。

  寶馬與長城合作,本無可厚非,但是事情還不止於此,寶馬還要將合資車企的比例提高至75%,想當於擁有了絕對控制權,以前是華晨當家,現在是寶馬當家了,華晨不僅分的利潤降低,而且話語權旁落,可謂遭遇第三挫!

  華晨未來將走向何方呢?

  華晨中國今日股價重挫12.55%,盤中更是一度跌近20%,那麽華晨未來將走向何方呢?

  華晨未來走向如何?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表示否認,並稱:“國家政策實施細則沒有頒布,怎麽會有具體股比?”

  4月17日,中國汽車行業股比限制放開正式劃定了時間節點,據了解汽車行業將分類別放開股比限制,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股比限制,中國汽車市場將完全受市場主導。

  因此,放鬆股比限制既然沒有具體國家細則頒布,75%的股比限制是否現在就會推出呢?考慮到我國車企的具體實施時間表,目前直接出來寶馬提高華晨寶馬的股比限制,讓作者也是感到意外。畢竟佔絕對多數的乘用車要到2022年才能全部取消!

  根據寶馬集團與華晨集團最新達成的一項長期框架性協定,雙方確定在沈陽合資的華晨寶馬繼續擴大投資和生產2020年寶馬品牌核心產品系列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將在沈陽投產,這款車不僅面向中國消費者銷售,還將出口到全球市場。

  此前寶馬在沈陽的合資工廠產品主要面向中國國內市場。根據最新合作協定,寶馬將在中國建設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促進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業更新融合發展,啟動中德雙方在第三方市場的開發與合作。

  寶馬與華晨成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已有15年,建成了兩座整車工廠和一座動力總成工廠2009年以來累計投資已超過52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9年整車年產能將提升至52萬輛。

  華晨或許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差,但前方的路也並不好走!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