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訊 電影是最好的國際語言,是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最有效、最生動的載體。動作電影作為推廣中國文化最醒目的一張名片,成為世界各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也架起了各國溝通的橋梁。7月26日晚,第五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雲岡論壇”廣邀世界知名電影人,共話動作電影的融合與突破。



“今天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相聚在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共同探討動作電影的發展與傳承,弘揚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延續交流互鑒的文化自覺,意義非凡。”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在致辭中這樣說道。


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便是通過不同國家動作電影作品的展映,加深彼此間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獨特貢獻。


當晚,來自世界各地的導演、演員、電影機構負責人、特技人坐而論道,從世界動作電影的特性與共性、交流與合作以及新時代新科技下動作電影的新突破三個方面,展開一場精彩前沿的思想碰撞。


世界知名電影人暢談  呼籲尋找動作電影接班人


在當晚的第一場分論壇上,來自7個國家的11位動作電影人各自闡述了對世界動作電影的特性與共性的理解。雖然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動作電影的直觀性、娛樂性以及文化穿透力卻有著相通之處。


“每一部動作片的成功,都是我們這些特技人斷手斷腳、流血流淚完成的!”成龍說,自己也是武行出身,為動作電影人做點事情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夢想。籌備了20年,終於有了讓動作演員和幕後工作者爭取到認可的動作電影周。今年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來到第五屆,規模更加盛大,這次成龍還特別邀請到1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動作協會代表,希望大家成立國際性的聯盟,攜手為動作電影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當天,電影人吳京以“動作就是情感的表現形式”言簡意賅地闡明了他對動作電影的理解,“對我來說武術就是一門藝術,所以我在設計動作前,首先會去想這組動作我要表達什麽樣的情感。”


導演唐季禮則強調,英雄是動作電影的主角,“每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每一個發展的國家一定有先鋒。”唐季禮導演說,寫動作電影故事的關鍵,是要把握住英雄的塑造。他同時也表示,希望加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人的合作,通過挖掘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事跡,開展中外合拍,讓電影內容更加豐富。


作為本屆電影周的主席,徐克說在這幾天的評審與討論中“我發現大家看事情的角度很不一樣,我們對動作的原創性、創作的難度,每個評審委員都有自己的取向。”徐克認為,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給了大家一個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這最為寶貴。


評委保羅·哈吉斯認為,動作場面也可以承擔情感訴求,要能和觀眾交流。對此,馬丁·坎貝爾也表示讚同,他用自己與成龍合作的《英倫對決》舉例:“《英倫對決》中,成龍有一些動作的場景,實際是為了推動劇情發展而設置的,比如成龍扮演的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這一點就非常感人。”



西方導演喜歡用動作推動劇情發展,或者展現人物性格;而受到李小龍、成龍動作片影響的亞洲國家電影人,對動作片則另有一番理解。


日本演員倉田保昭說自己在70年代拍電影時,動作戲只是為了追求好看刺激,現在則轉變成需要真實感、傳遞出力度的動作場面。他更透露,日本電影界很忽視動作演員,不僅沒有為動作演員設立的獎項,甚至連武打替身的名字都不會出現在影片片尾。


當晚的不少嘉賓都是因為成龍在動作片領域的影響力而來到大同。香港電影人文雋表示,成龍是身體力行地將中國動作電影推廣到世界。但現在卻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如何去找動作電影的接班人?在成龍之後,還會有誰能成為動作電影的扛旗者?


電影機構負責人對話  讚成龍是平民英雄


尋找成龍的接班人,其實也是在尋找動作電影交流與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對於文化交流而言,一位成龍可能遠遠不夠。論壇的第二個環節,便有明振江於冬任仲倫等多位電影人共同探討動作電影的交流與合作。


在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看來,成龍電影作為動作電影的代表,成為傳播中國功夫最好的平台,他認為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就將中國功夫與歐美槍戰電影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不僅拉近了中國電影與歐美觀眾之間的距離,還打開了中國功夫電影進入歐美市場的大門。


“成龍電影來自於人民、來自於普通民眾,有血有肉接地氣的平民形象,看起來非常親切。”喇培康說,成龍電影打破美國英雄一統天下的局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英雄的形象。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則希望可以找到代表動作電影全球性的新的國際型電影人,“我覺得大家想看吳京在全球其他地方和最棒的武術演員、票房最好的演員去合作,這也是動作電影當中非常有趣的一面。除了正義之外,還有一個競技的概念。”


法國電影聯盟大中華區總代表伊莎則認為,中文電影目前在歐洲市場遇到了新的挑戰。在李小龍、成龍之後,沒有新的電影人讓觀眾熟識。相較動作片,歐洲觀眾更喜歡帶有動作元素的文藝片,比如張藝謀侯孝賢的電影。伊莎說,歐洲觀眾年齡普遍偏高,在故事之外,更看重電影的表達。


各國特技人交流  特技教育比技術更重要


在“新時代新科技下動作電影的新突破”分論壇上,《綜藝》雜誌亞洲區主編帕特裡克·弗雷特與中國電影家協會特技人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何鈞、中國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工會會長錢嘉樂、德國特技協會主席馬克·錫格爾等嘉賓共同探討特技演員在科技進步下,如何拍出更具突破性的電影。


孟買電影特技藝術家協會主席默罕默德·阿格扎古拉布·夏克、美國特技無限協會副主席巴迪·喬·胡克爾、日本動作電影學部會會長谷垣健治等電影人,都經歷過早年無保護特技表演的時代,他們認為科技進步在最大程度上讓特技演員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在何鈞看來,拳拳到肉的真實感是科技所無法替代的。對於當下的特技演員來說,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技藝,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教育和傳承的工作,將前人的經驗分享給行業新人。何鈞說,讓新人在面臨動作風險的時候具有判斷能力和處理能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特技電影人的成長也會帶動科技的進步。


功夫是中國千年的智慧,電影是你我共通的語言!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不僅將目光投向台前幕後的英雄,也推動全球電影人在多元共存的平台上進行對話,為世界不同文化與思想的互學互鑒搭建起交流學習的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