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息縣第二人民醫院「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7月12日是迎來頭伏的第一天,

這也是「三伏貼」正式開貼的日子。

作為中醫「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近年來三伏貼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追捧。據了解,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覆實踐發現,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療效顯著。

近日息縣第二人民醫院特推出「三伏貼」惠民活動,前來醫院貼敷「三伏貼」的患者絡繹不絕。

適用症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腹瀉、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虛寒性肝病等;

虛寒性疾病:虛寒頭痛、頸間腰腿痛、胸腹痛等虛寒性疾病;

風濕免疫性疾病: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

婦科疾病: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

禁忌症

「三伏貼」可以從根本上治療虛寒性疾病,老幼皆宜,但並非所有人都可以貼敷。如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糖尿病患者和腫瘤患者等需謹慎貼敷,聽從醫囑。

療程

「三伏貼」一般三年為一個療程,而且是一個輔助療法,其效果並非「立竿見影」。有些人貼了一年覺得效果不明顯,就不再堅持,還有些人貼敷後擅自停葯,這些都是錯誤的。對慢性病而言,治療不能依靠單一療法,患者應遵醫囑堅持治療。

注意事項

貼敷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

貼敷期間,忌煙、酒、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貼敷之後可能在皮膚上留下中藥,用濕毛巾擦拭即可;

貼敷時間:成人1-2小時,兒童0.5-1小時,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貼敷後如出現水泡也屬於正常反應,不要抓撓,小泡可自行吸收;若皮膚出現大面積腫、大水泡等嚴重反應,可及時就醫處理,其他謹遵醫囑。

三伏貼適應症

1、小兒疾病:消化不良、厭食、體態瘦弱、體虛易感、久咳不愈等;

2、呼吸系統:哮喘、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覆感冒者等;

3、消化系統:虛寒性胃痛、慢性胃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等;

4、骨關節系統: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肩周炎等。

三伏貼貼敷時間表:

初伏貼: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貼:2019年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加強貼:2019年8月1日—8月10日

末伏貼:2019年8月11日—8月20日

理療科諮詢電話:13939798805

陳天芳主任醫師

貼敷地點:

息縣五一路龍湖華庭東門康復中心四樓理療科

諮詢時間:上午8:00—12:00

下午3:00—5:30

(本文轉載於【息縣第二人民醫院】,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