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本周三點映開啟,人性究竟誰來審判?

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的新片《第三度嫌疑人》即將在3月30日(本周五)接棒《三塊廣告牌》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這是是枝裕和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影迷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是枝裕和電影,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目前影片已經開啟全國預售。在3月28日,也就是本周三,影片也會率先在全國10個城市開設點映場,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喜歡是枝裕和、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和廣瀨鈴的影迷可以趕緊購票,一睹為快。



影片於去年日本電影周期間在國內做過交流放映,有看過的影迷表示:“很久沒有看過如此豐富的影片,簡單卻精心設計的台詞,帶出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不著筆墨但你就是知道;鏡頭如淡淡的流光講述,明明是文藝的氣息,但每一個情節的設計又讓你覺得那麽現實。人到底是複雜還是簡單,真相與謊言難以辯駁,每個人看見的故事其實是自己內心的寫照,是你願意相信的那個世界。誰才是審判者?法理還是情理?這是一個永恆的難題。”

因為該片涉及法律,也引起了當時看片的部分法律界人士及法學生的強烈反響,對於這部融合了“法律、人性、社會、心理、家庭”的是枝裕和新作,他們紛紛給出了好評:“影片的力量在無聲無息中注入內心,是不可錯過的佳作電影。”



北京資深刑事律師易勝華律師,曾被評為《亞洲法律雜誌(ALB)》2013年度中國十佳訴訟律師,新浪微博首屆“十大影響力法律大V”,他同時也是法律暢銷書《別在異鄉哭泣》作者。易律師表示:“《第三度嫌疑人》是我看過的中外所有法律電影裡面,最接近中國司法實踐的。福山雅治飾演的律師重盛,與我在其他法律電影中見過的律師形象完全不同。無論是湯姆克魯斯還是湯姆漢克斯,無論是劉德華還是徐崢,他們飾演的律師帶有較多的藝術誇張,離我的感受比較遙遠。福山雅治飾演的律師也是英氣逼人,但表現得比較平實和內斂,更接近於我所知道的律師形象。對於中國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學院校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日本的司法制度,而且可以從中學到不少辦案的經驗,包括會見技巧、調查取證、與法官檢察官的溝通,完全可以作為一部律師實務的教學片。”



是枝裕和在接受訪問時提到,在這部電影裡,他突破了自己拍了十幾年的“家庭”題材,嘗試了一些對他來說新的挑戰,他想擴大自己作品中關心的範圍,將目光投向現代日本社會和時代問題,而吸引他的就是“人審判人”“法庭不是一個決定真相的地方”。在劇本期間,他邀請了7名律師參與,幫忙給與劇本建議。



對是枝裕和在這部電影中的表達,易律師表示:“導演的創作靈感來自律師朋友告訴他的一句話:‘法庭不是決定真相的地方。’真相當然不是由法庭來決定的,真相早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而法庭的職責是“查明真相”,並適用法律作出處理結果。每個當事人陳述的真相,未必都是真相,或者僅僅是部分的真相。劇中律師的父親(一位退休的老法官,曾經審理過幾十年前被告人的另一起案件)用“盲人摸象”這個中國寓言告訴兒子,所謂的真相,很多時候是片面的。”

那麽誰是審判者?誰是救贖者?誰又是謀殺者?



另一位律師韓冬平律師提到:“這是一部比想象中要好的電影,當你走出電影院時,仍沉浸在令人悲傷又絕望的氣氛裡,辯護律師走出了法庭,也用手抹了一下自己的臉,若有所思。誰是審判者?誰是救贖者?誰又是謀殺者?我們就像最後站在十字路口的律師一樣,困惑了。”

王小豔律師則表示:“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會讓人情緒舒緩,但影片的力量卻在無聲無息中注入內心,以至於在觀影后,仍然沉浸在導演拋出的人性命題中,不停思考,不斷獲得新的感悟。本片在日本的片名是《第三次殺人》,我略感疑惑,影片中明明隻出現了兩起殺人案件,何來第三次殺人,後來大悟,也許第三次殺人是指最後法官作出的死刑判決。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糾結感讓人陷入深思,捕捉到導演藏在細節裡的小心思又讓人無比驚喜。律師,是一個既需要運用法律,又需要看透人性的職業,而這部影片,讓我們對法律和人性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當日還有不少觀影的法學院學生,他們提到:“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的真相。每個人的視角和認知都有自己的偏見,審判只是為了盡可能在不同價值和不同個體中努力做到的某一種正義。”

《第三度嫌疑人》由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和廣瀨鈴主演,自問世以來即備受業內和觀眾矚目,不僅入圍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還在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電影學院獎上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剪輯等六項大獎。3月30日起,《第三度嫌疑人》將上映,影迷切不可錯過在大銀幕上欣賞大師導演是枝裕和作品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