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天的紅葉怎麼拍?這5招教你拍的美美噠

每年的金秋算得上是最美的季節,金色斑斕的秋葉構成了城市最美的一道風景線,也因此成為了所有攝影人留戀的季節。

下面小編就整理一些拍攝秋葉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拍攝秋天的紅葉,不一定是指楓樹,甚至不限定於「紅」色,其它例如:槭樹、銀杏、變葉樹…等,都可列入拍攝範圍。此外,隨風飄拂的紅葉、雨後的紅葉或繽紛的落葉,都是值得捕捉的畫面。

要拍好紅葉,先構想好自已想怎樣拍,再去預備工具。下面幾種工具各有不同用途:

廣角鏡:廣闊地拍攝整個環境,整片紅葉樹林,也適合拍人像,把人包括在紅葉環境中。

微距鏡:拍攝紅葉特寫,適合拍攝不太高的紅葉或地上的落葉。

長焦鏡:拍攝人像和紅葉均適合,而且更容易製造散景,尤其當紅葉長得太高時長焦鏡就會很方便了!另外長焦鏡也可以做到類似微距的功能。

三腳架或單腳架:拍攝微距時安全快門會較慢,或因現場光線不足需要較長時間曝光,因此若不嫌重建議攜帶。

1.選擇拍攝的場景

大場景取其氣勢和氛圍,小場景表現質感細節和色彩。

2.取景與構圖

大小場景都要注意選好背景。盡量避免背景的雜亂。利用青黛色的遠山,藍天,遠處的被虛化了的或者處在陰影中的青綠色樹木作背景,能夠對處在陽光下的紅葉起到很好的反襯作用,使大場景更有通透感。

小場景中的紅葉更具質感,葉脈紋路清晰可見。小場景主要是表現枝葉的色彩質感與造型的美感,要細心取捨,刪繁就簡,做好「減法」,一枝一葉,恰到好處,切忌重疊雜亂。還要精細對焦,小場景背景乾淨時,可用小光圈,使畫面中的枝葉都相對清晰。這時,應該用三腳架,用快門線拍攝或用自拍,避免小光圈慢速快門造成的手震使畫面模糊,同時還要注意相機的焦平面與紅葉的平面盡量平行,以避免因為景深關係造成焦點部位清晰而傾斜的部位不處在焦點中被虛化。

3.白平衡的設定

白平衡的設定關係到照片色彩的準確還原。一般來說,取景框中的場景有三分二處在陽光中,可以設定日光白平衡,三分二處在陰影中設定陰影白平衡。如果吃不準,乾脆設定自動白平衡。拍攝前一定檢查相機白平衡的設定,如果上次拍攝是設定為陰天或陰影白平衡,這次拍攝是晴天,照片可能就會嚴重偏色。

4.準確曝光

陽光下的景物反差較大,數位相機的寬容度相對膠片機較小,拍攝的照片最容易高光過曝,高光部位一片死白,沒有層次和質感,後期也沒辦法調整,因此要用好數位相機的測光功能。

一般數位相機主要用到的有三種測光模式: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和點測光。


平均測光是綜合考評強光與陰影,給出一個平均值來平衡,適用大場面大場景;

中央重點測光是對取景框中的景物的中間部位進行測光,而不考慮旁邊光線的強弱,比較適合拍中景;

點測光就不言而喻了,相對而言,點測光更精準。

用好相機的測光功能,對我們拍紅葉時做到準確曝光非常重要。簡而言之,遠景、全景用平均測光,中景面用中央重點測光,近景、特寫鏡頭用點測光。當然用點測光時還可以結合相機的曝光鎖定功能來更好地實現你的創作意圖。比如取景框中有五片紅葉,其中一片紅葉光線最強,你可以用點測對這片葉子測光,然後按住或按一下AEL(取決於你的相機設定),然後再移動相機重新構圖(可能這片葉子不在最佳構圖位置),這樣拍攝,高光不會曝光過度,其他幾片葉子有可能欠曝,但是欠曝一點在後期可以調整回來。

5.拍攝時間

最佳拍攝時間最佳的拍攝時間是早上十一點以前、下午三點以後,這時光線柔和,明暗反差及陰影比較小,早晚的低色溫很美,暖暖的色調很適合表現紅葉的大場景美,有點煙氣更佳。

逆光和側逆光能更好地表現畫面的通透感和紅葉的紋路質感,但是要避免陽光直射你的鏡頭,遮光罩不能不用,以避免眩光和「鬼影」。當然,眩光和「鬼影」有時也很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