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問高職擴招100萬,將引起什麽“蝴蝶效應”?

“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昨天,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擴招100萬人,蝴蝶翅膀已扇動,將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我們一起看看代表委員和業內人士怎麽說。

一問招生方式——還要統一高考嗎?

生源不足是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發展面臨的困境。因此,有人質疑,再招100萬,是否有足夠多的生源?

事實上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

那麽,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報考高職院校,需要參加高考嗎?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為,“高職招生的生源和過去不一樣了,我們的選才標準也肯定要有所變化。針對農民工、退伍軍人可以嘗試參考其過去的工作經歷,採用申請製的模式。”

采取更靈活的招生考核標準,很多地方已經先行先試。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介紹,安徽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高職分類招生改革,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核方式,退役軍人、農民工、失業人員等群體都可以通過此種考試獲得進入高職院校就讀的機會。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此前就已經有50%的高職院校不再按照傳統高考錄取方式招生,即所謂“單招”,更強調專業技能與知識,此番高職大擴招後,注冊製入學完全可能會成為部分地方的選項之一。

二問辦學條件——院校能否承受擴招?

擴招100萬人,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和實訓條件能否接住這個“大招”?

“沒有供給能力,其他都是空談。”在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所所長王江清看來,有些基本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增加院校建設投入和改善發展政策,特別是地方政府的經費投入及寬鬆用地政策、資產置換政策、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等。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院長劉林認為,高職擴招100萬人對現有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和實訓條件都會帶來很大壓力。不過,隨著中央財政對職業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地方財政的相應投入也會被帶動起來,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將得到有力改善。

今年2月,廣東省下發了職業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新增12萬個以上高職學位。“以我們學校為例,如果說今年讓我們比去年多招1500人,那政府會按照相應的辦學標準來計算各方面的經費給我們撥錢,匹配相應的學生規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坤建說。

三問培養質量——擴招了質量會下降嗎?

高職擴招100萬,一些人可能對培養質量有進一步的憂慮。

“對一些高職生源不足的省份來說,今後高職可能是近乎零門檻入學,以什麽樣的態度來培養學生考驗著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育情懷。”劉林說。

他認為,隨著高職生源結構發生變化,學生年齡、背景、知識結構的差異需要職業院校在教學、學籍管理等方面作出調整,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分班教學,進行個性化輔導,將是職業院校面臨的新課題。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認為,高職擴招,要堅持寬進和嚴出相結合。要堅持德技並修,堅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將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培養相融合,培育更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改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袁洪志建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在落實擴招任務的同時,需要同步加強職業教育評價制度建設、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第三方評估和政府督導三管齊下。

四問培養方式——能否真正落實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說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命門”,此次擴招使得高職院校對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有更迫切的需求。

“要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說法切實落地,重點是法律法規上的落地。” 王江清建議,賦予企業承擔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和員工培訓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要求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或規模企業)建立職業教育(或培訓)中心和跟崗實習制度,有專門的場地設備和師傅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成為跨院校跨企業的實習實訓基地,國家在市場監督、稅收等政策上進行激勵與約束。

“鼓勵企業辦學時,國家應該頒布相應政策,比如明確規定企業辦職業教育所產生的費用衝抵稅收,這樣企業才沒有壓力,沒有後顧之憂”。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大教授周洪宇說。

五問就業方向——100萬人畢業往哪兒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

事實上,每年兩會,都有不少代表委員建議擴大養老、護理、學前教育等領域的專科學校招生規模。

“人才供給一定要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強調,高職院校在進行擴招時一定要實時了解社會的需求、產業的調整等,從而靈活配置教育資源,如果供需不平衡勢必會出現企業招工難、學生就業難的兩難問題。

在鄭亞莉看來,高職擴招也要因地製宜、因校製宜,“不是所有地區的所有學校都要擴招”。擴招應向兩類地區傾斜,一是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社會發展質量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經濟帶內的高職院校傾斜;二是向經濟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傾斜,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供給。

來源丨中國教育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職業教育微信公號

編輯丨歐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