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卜喜逢和他的《紅樓夢中的神話》

卜喜逢和他的《紅樓夢中的神話》

作者:田建松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打此路過,快拿文章來。”

一向以溫文爾雅、謙恭睿智示人的卜喜逢老師,每到《紅樓夢學刊》公眾號斷稿時節,便“凶相畢露”的出現在《紅樓夢學刊》公眾號的作者群,擺出一副攔路搶劫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更有意思的是,他還把自己的群昵稱改為“卜世仁”,時不時的拿小圈圈標記這個,標記那個,提醒眾作者趕緊還“稿債”,催起稿來,黃世仁也要甘拜下風。看這架勢,卜老師不但不怕斯文掃地,為了稿子,斯文盡可拖地。

平時以催稿為樂的卜老師,前不久完成一部書稿——《紅樓夢中的神話》,已經出版在即了,實在可喜可賀。

此書創作完成,著實不易。

卜老師是《紅樓夢學刊》的一名編輯,他除了日常工作,還運營著《紅樓夢學刊》公眾號,每天組稿、審稿、編輯、發布、精選留言,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可是他依然堅持不懈,盡量做到一絲不苟。稿件來自天南海北,有專業研究者,也有普通紅迷,水準難免良莠不齊。除了少數投稿可以直接發表,很多來稿都要重新修改、規範、潤色。對於虛心請教的作者,卜老師都會毫無保留的詳加指點,並給出建設性意見。這幾年有多少作者受益,恐怕卜老師自己也記不清,只有我們這些深受其恩的人心裡明白。

除了大力扶持文學新人,卜老師還積極籌備《紅樓夢學刊》公眾號文章的結集出版事宜。從檢校文章到聯繫出版社,再到申請稿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人張羅。這部名為《微語紅樓》的文集的出版,是對諸多公眾號作者的鼓勵和肯定,也是卜老師多年經營公眾號的一次成果展覽。如今《微語紅樓》已經出版兩冊,在網絡上和現實中反響都很好,這與卜老師的嚴謹認真是分不開的。

正如伴娘做多了,易起恨嫁之心;亦或是厚積終要薄發,卜老師歷經一年有余,筆耕不輟,於是有了《紅樓夢中的神話》這部紅學專著的出版。

筆者有幸在第一時間得見此書手稿,不妨劇透一二。

先說書名。卜老師為人低調,書名自然不會張揚。他將書定名為《紅樓夢中的神話》,就如荊釵布衣的邢岫煙一般,雖不華麗,卻內藏錦繡。如果你認為這是一部普及《紅樓夢》中的神話故事的科普書,那就大錯特錯了。神話故事是《紅樓夢》的外衣,卜老師這部專著不是表述這件外衣材質如何精良,款式是否時尚,而是解開外衣,探討肌體與外衣的深層關係,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和辨析。所以,讀者切莫被書名迷惑,方是巨眼。

接下來,再聊聊卜老師創作這部書的根由。他在書中坦言,自己在編輯崗位上工作多年,著述寥寥,緣於畏苦偷懶(這應是謙辭,不足取信)。卜老師也因此屢遭師長訓斥,但他卻有自己的堅持——要麽不寫,要麽寫專著。卜老師認為:紅學論文相對於紅學專著,對於《紅樓夢》全書的關照,難免有所欠缺。紅學論文一般針對某個問題抒發己見,具有極強的獨立性,不會也沒有必要涉及或關照其他問題,因此,在關聯性、延續性和統一性方面,難以兼顧。

這就是高度問題。寫論文就像打磨一顆珍珠,大小和色澤沒有一定之規;寫專著就像打磨一串項鏈,不但大小必須齊整,顏色也要一致,最關鍵的,還要用線連起來。卜老師就是在打造項鏈,而且是一條熠熠生輝的珍珠項鏈。他把《紅樓夢》中的神話所衍生出的諸多問題,放在同一個平面上,以俯視全局的視角,找出這些問題的內在關聯性,做到方向統一,角度一致。相對於論文隻思考一個問題,專著是多個問題一起思考,雖然難度更大,但也更具說服力,卜老師的這本專著便具有這個特點。

卜老師倡導“回歸文本”,以文本解釋問題,尤其是那些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

《紅樓夢》中的疑難問題頗多,如“意淫”、“兼美”、“情不情”和“熱毒”等,歷來解疑者眾多,卻莫衷一是。卜老師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大膽而精彩的解讀——你能想到“情不情”、“意淫”和“兼美”三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嗎?你能想到“兼美”的兩端平衡著“情”與“淫”嗎?你能想到“熱毒”的根源是“凡心偶熾”嗎?

不但如此,卜老師在書中還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如:對“石與玉的辨析”,“冷與熱的思考”以及“真假與有無的判斷”……層層剝筍之下,將這些對立而又統一的問題,剖析的明明白白,且做到了通俗易懂,直切肯綮。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部務實的書,注重回歸文本,解決問題;這是一部有深層次思考的書,從三個神話一路追尋,直至探析《紅樓夢》的悲劇生成;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書,有了以上兩點還不值得收藏嗎?

開卷必然有益!

特 別 推 薦

歡 迎 來 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