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伊琍40歲離婚:我的後半生,更懂得取捨

7月28日下午,馬伊琍與文章同時發布微博,正式宣布離婚。

此時距離文章被曝出軌,已經過去了五年。兩人的微博下,很多網友都感慨地說,“破鏡難重圓”。

在這五年裡,馬伊琍踏入40歲,完成了很多人生的轉變。她是母親、女兒、閨蜜、全職主婦、職場精英……她成為了年輕漂亮“小花”們的前輩與競爭對手,被視為當代女性的一座生活燈塔。

2017年,馬伊琍憑《我的前半生》獲得橫店影視節暨第四屆“文榮獎”的“最佳女主角”時,主持人問馬伊琍:“續集《我的後半生》什麽時候拍?”

她回答說:“我的後半生,活在每個女孩身上。”

在一個媽媽群裡,有個媽媽說:“我都全職五年了,開始是因為有孩子,現在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太適應外面的世界了,賴在家裡不想出去。看完這部劇,我覺得我該出去工作了。”

媽媽群裡聊的這部劇,就是2017年的現象劇《我的前半生》。

劇中,馬伊琍所飾演的女主角羅子君,一個前半生只知道圍著孩子和丈夫轉的有些軟弱、庸俗的家庭主婦,在37歲“高齡”遭遇婚變,為了孩子和自我,不得不重返社會,從前半生走向人生下一程。

“(《我的前半生》)之前,我沒有演過弱者。”馬伊琍說。

《奮鬥》中的夏琳、《雙城生活》中的郝京妮、《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女強人潘芸、《中國式關係》中的海歸職場精英江一楠……獨立都市女性成為馬伊琍身上最鮮明的標簽之一,甚至有觀眾吐槽:馬伊琍演啥都像夏琳。

馬伊琍也坦承:“我曾一度活得像唐晶(《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飾演的女強人角色),什麽都不能成為我事業的絆腳石。”

然而這一次,“作天作地”的上海小女人羅子君,不是女強人,而是一個依賴男人活著的女性。尤其是這部劇的前半部分,羅子君又哭又鬧,通篇是無理取鬧的人設與台詞。

要是在拍《奮鬥》那個年紀,馬伊琍不會接受這樣的女性人物。她說,自己可能一看到這樣的劇本就把它放到一邊去了,她瞧不起這類女人。

“我的後半生,活在每個女孩身上

“我在開拍前一年就拿到了劇本,這一年我一直在思考怎麽演這個角色。”羅子君的成長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馬伊琍作為演員也“在成長”。

越是這種與她個性有距離的角色,她越是覺得演起來過癮。劇中有一段劇情,兒子問子君什麽是“角膜”,子君竟說是“腳上敷的膜”,這個故事就是馬伊琍家發生過的真事。

在馬伊琍嘴裡,常常能聽到以“生完孩子以後”為開頭的句子:生完孩子以後,我對自己的要求降低了;生完孩子以後,我變得八卦了;生完孩子以後,我變得更加平靜了;生完孩子以後……

演《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的時候,觀眾對她的身材提出疑問,馬伊琍在微博上回復:“我邊拍戲邊喂奶一直到殺青。哺乳期媽媽不能穿任何緊身或塑形內衣,只能穿松垮沒型的哺乳內衣。等你當了母乳媽媽就知道了。”她還發長文《潘芸寫給每一位職場背奶媽媽》,分享自己作為二胎媽媽的體驗。

在旁人看來,生育孩子這一段經歷把馬伊琍過往的跋扈之氣洗掉了,淘出了一種跟普通女性無差別的同理心。當演員的個人生活和角色的人生軌跡呼應,就像勁道剛好的面條淋上了色香味濃的澆頭。

如今的馬伊琍能理解羅子君了。她不再瞧不起這樣的女性,她了解她們的苦惱、接受她們,並願意去演她們,代她們發聲,為她們爭取更多的關注與理解。

“為什麽要鄙視她們?難道她們靠丈夫養就低人一等?她哭,她罵人,她發泄,她大言不慚地說出那些人家覺得丟臉但又很有理的話,特別過癮。”

這部劇不只是在成年女性觀眾中產生影響。馬伊琍的大女兒愛馬,一個9歲的孩子,也愛和同學一起看這部劇。有一天,她還“批評”自己的媽媽:“那個陳俊生說要養你,你就信了啊?他讓你辭職你就辭職啊?你怎麽這麽傻?”

馬伊琍又好笑又好氣,她回答女兒:“我不是羅子君,我是你媽,你搞搞清楚。”但她也欣喜地發現,那些她堅信的女性獨立自愛的價值觀,不用她教,這個閨女已經看懂了。

撇開角色來看,馬伊琍本身是一個有能量的人。這可能就是她在新版《還珠格格》裡演柔弱的紫薇沒有火,而演剛強的夏琳一下子就打動人心的原因。

這些年她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能量,她越來越相信,自己所挑選的每一部戲,若話題針砭時弊且傳遞的信息是益於人們自我審視成長的,即使是一個負面角色,那這戲本身就有價值。公眾場合下說話、做事也一樣,當她看到現代女性可以被影響並惠及下一代,她這份使命感就越發堅定。

10月27日,2017橫店影視節暨第四屆“文榮獎”的“最佳女主角”頒獎台上,主持人開玩笑地問馬伊琍:“續集《我的後半生》什麽時候拍?”她的回答“我的後半生,活在每個女孩身上”頓顯氣場,獲得一片掌聲。

現在的馬伊琍,更懂得取捨

10月末,馬伊琍在微博上發了俄羅斯演員謝爾蓋·馬科韋茨基關於女演員的一段話:

“我最佩服的就是女演員。她們不僅必須背所有的詞、考慮自己的角色,還要和導演爭論,和所有工作人員爭論,還有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你的丈夫是酒鬼,比如孩子上學成績不好。但不管怎麽樣,(她們)每天必須回到劇院,排練普希金、契訶夫或者其他作者的作品,不能想那些問題,並且保證不能讓別人知道你家裡的問題,必須保持一定的狀態……”

她深有同感。

相比做女明星,馬伊琍擅長做女演員;而相比做女演員,她更擅長做生活在現代中國的普通女性。有許多人認為,她的前半生演過這麽多的角色,大概最成功的就是“馬伊琍”。

“我不敢說成功。到這個年紀,越往後其實你會發現,還是有很多事情力不從心。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都做到完美,這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難。你們看到的都是我最光鮮亮麗的時候,但看不到我為孩子、為家裡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如坐針氈的時候。”

不得不說,跟同期的女明星相比,馬伊琍算是紅得晚的,不過紅得晚、吃過虧、坐過冷板凳、遇過冷眼、遇過浮沉也有好處,這些經歷讓她更明白這個世界,也更懂得取捨。

在7月26日上《圓桌派》時,馬伊琍也提到了對夫妻關係的看法,她把問題升華了一步:“夫妻之間要有能量的流動。”有溝通,有流動,才會在思想上互相影響,這比為了面子好看而秀恩愛來得實在,這也是走過婚姻蜜月期、進入深水區的人,才會懂得的道理。

這些經歷也加深了她對演戲的理解。她認為,戲好不好看,就在於演員對角色所呈現的層次:有的人隻演第一層、第二層,武功高的就可以演到第三層、第四層。但你又不能忽略第一層,最初的印象也是特別重要的。

馬伊琍特別感恩自己做母親的經歷,這讓她看到了一個女演員的更多層次,而不僅僅是一些符號化的表象。

一個40歲中國女演員的自我修養

因為太挑劇本,馬伊琍的劇作產量一直不算高,一年只有一兩部電視劇。如果要從陪伴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裡抽出幾個月待在劇組拍片,她必然會果斷拒絕那些不痛不癢的角色。

但是,如今40多歲的馬伊琍,即使身為一線女演員,面對一撥又一撥推倒前浪的“小鮮肉”和“小花”,也難免遇到演藝生涯的瓶頸期。“拍《中國式關係》那一年,我非常焦慮:之後我拿什麽給觀眾看呢?”

《我的前半生》中客串料理店老闆的陳道明給了她一些啟發。她發現,戲份非常少的“老戲骨”陳道明常常留在片場,靜靜地看他們演戲,從不發表意見。

這位馬伊琍非常敬仰的前輩透露,他那是在“偷師”:“表演是有年代痕跡的,你帶著過去的表演方式來現代拍戲,很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無論是誰,要保持學習,才不會被淘汰。即使作為一個前輩,也要站在學習的角度,看看如今的年輕人是怎麽拍戲的。”

馬伊琍被深深打動了。她知道,比她年輕、漂亮、受歡迎的演員太多了,她也需要看一看他們的表演,要像陳道明老師那樣謙虛地學習與進步。

“入行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年輕漂亮的演員永遠一茬接一茬,肯定也有很會演戲的。但演藝圈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大部分是大浪淘沙,你不堅持就會被淘汰。”

馬伊琍最喜歡美劇《欲望都市》裡的米蘭達。米蘭達是一個事業型女性,但不失柔弱,最後跟一個其貌不揚的男人生了一個孩子,還接受了對方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並與他一起照顧這位老母親。

當《中國式關係》《我的前半生》和《剃刀邊緣》等幾部新作品熱播並得到好評時,馬伊琍還是獲得了極大的撫慰,“觀眾還是看質量的,不只是看演員。他們還看劇本質量,我就慢慢有了信心”。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03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