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鼠膽英雄》路演的過程中,主演嶽雲鵬一直很緊張。 他時不時就要掏出手機看看新片在購票平台上的評分變化,或是觀眾的最新評語,生怕自己拖了整部作品的後腿。 


對演電影這件事,他始終沒有說相聲那麽手拿把攥。 


如今,《鼠膽英雄》上映一天有余,票房剛過三千萬,貓眼2萬觀眾給出8.4分的評價。豆瓣評分僅有5.9分,雖然仍舊不及格,但與嶽雲鵬領銜主演的其他作品相比,成績已屬上乘。 



不少人表示,影片雖不完美,但笑點密集,是小嶽嶽作主角的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 


也有人依然不買账,拋出那句老生常談的評語:“嶽雲鵬你就不能老老實實說你的相聲嗎?” 


面對這樣兩極化的評價,小嶽嶽心裡早有準備。在影片發布會上,面對“盡拍爛片”的犀利質疑,他表現得相當誠懇:希望觀眾不要一看到我就覺得片子不好,這部電影是我演得最好的一部,希望大家能從這部電影對我有所改觀。 



這部《鼠膽英雄》對於嶽雲鵬而言確實有特殊的意義。 據導演束煥透露,這部戲的劇本是監製郭德綱專程找他為小嶽嶽量身打造的,“先有了小嶽嶽,才有了這個劇本。可以說,小嶽嶽是本色出演。” 


《鼠膽英雄》將故事設定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灘,主角閆大海原本是青龍幫名不見經傳的小弟一枚,卻因為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下定決心要用“命”換錢,給愛慕已久的飛樂門舞女杜卿還債贖身。就這樣,閆大海一路陰差陽錯當上了警察,幾番求死不得,反倒因禍得福,屢屢升遷,從鼠膽成了“英雄”,荒誕和喜劇性也就由此產生。 



雖然在劇作層面,《鼠膽英雄》還有諸多不足,但無論從笑點設置、影片節奏還是完成度上都達到了喜劇類型片的及格水準,可以說是小嶽嶽領銜主演的最像電影的電影。 


閆大海這一角色更是嶽雲鵬遇到的最為飽滿豐富的人物。連小嶽嶽自己都承認,閆大海與自己有不少相似之處,都帶著一種小人物的質樸和韌勁,演起來也多了一份從容自然。 



與不少跨界演員一樣,小嶽嶽之前的表演總被人詬病小品痕跡過重,依靠表情包式的演技和相聲式的段子“硬咯吱”觀眾。 而在《鼠膽英雄》中,雖然仍有尷尬和生硬的部分,但小嶽嶽的進步卻是肉眼可見。

至少他開始嘗試從人物出發,用細節塑造角色,而非總想著博觀眾一笑。換而言之,他開始真正學著像演員一樣思考。 



在今年的上影節傳媒關注單元上,嶽雲鵬憑借《鼠膽英雄》收獲了自己影視生涯的第一個表演榮譽——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 


評委會給出的榮譽詞很好地概括了他在《鼠膽英雄》中的突破:“用真實的生活經驗打通了表演與角色的界限。他努力摒棄舞台化、綜藝化的表演痕跡,完整塑造了一個為生活斤斤計較,最後為愛人勇敢獻身的市井小民形象。” 



嶽雲鵬在《鼠膽英雄》中的進步值得認可,但觀眾對小嶽嶽的偏見也並非空穴來風。


作為演員,小嶽嶽相當高產。 在豆瓣電影中,他名下共有67部作品。其中,客串出鏡的48部,正式演出的19部,包括14部電影。這一數字超過了不少同齡的專業男演員。 


然而,與數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14部電影作品的口碑評價:僅有兩部超過6分,他領銜主演的電影《祖宗十九代》《妖鈴鈴》《瘋嶽撬佳人》《相聲大電影》《大鬧天竺》均在3、4分上下。 



葛優搭檔主演的《斷片之險途奪寶》《歡樂喜劇人》大電影更是僅有2.8分和2.6分。 說嶽雲鵬是“爛片代言人”,此言不虛。 



在剛剛“熬出頭”的那段時間,嶽雲鵬曾幾乎不加篩選地接下了不少影視劇、綜藝節目的邀約。那時的他被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壓得透不過氣來,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賺錢或爆紅的機會。 


在領取最受傳媒關注男演員榮譽時,小嶽嶽也曾坦誠地回憶起這段經歷,“我之前確實為了賺錢,什麽都接,什麽都拍,之後也反省了很長一段時間。” 


沒有經過科班訓練,再加上項目水準參差不齊,“爛片”的誕生也就在所難免。 在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中,嶽雲鵬都在重複著同樣的角色和套路——逆襲成功或失敗的“吊絲”小人物,憑借犯賤賣萌博得觀眾一笑。 


2015年,他在大鵬的導演處女作《煎餅俠》中客串出演,也將那首《五環之歌》唱到了全國各地。



那時,《五環之歌》成了小嶽嶽亮相各種活動的保留節目,他說自己真的“唱吐了”,但還得繼續唱,“很多觀眾就是為了來聽這個,我不排斥,這也是我的標簽。”


2016年,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嶽雲鵬飾演陳末的好兄弟豬頭。那段追車狂奔戲讓觀眾實打實地看到了嶽雲鵬演技的進步。



但短短半年後,一部如片名一樣不著調的《瘋嶽撬佳人》又擊碎了剛剛建立起來的信任。


在採訪中,嶽雲鵬說這是一部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接的電影,他從內心不相信自己能“逆襲”追到袁姍姍的劇情設定,宣傳期也很少在微博上宣傳這部他第一次做男主角的電影,“我不能發微博跟觀眾朋友說這個電影特別好,我演得特別好,很爆笑。它沒有那樣的效果。它不爆笑。”

《瘋嶽撬佳人》裡的嶽雲鵬和袁姍姍

有意思的是,在評論圈“罵聲一片”的同時,以上這些影片的票房成績大都相當不俗。《大鬧天竺》7.56億,《妖鈴鈴》3.6億,《祖宗十九代》1.69億票房,連《斷片》都有5038萬入账。 


在小嶽嶽最火的那幾年,嶽雲鵬這三個字同樣是票房的“金字招牌”。對於不太挑剔的觀眾而言,小嶽嶽一個表情、一句包袱、一首《五環之歌》都能被逗得前仰後合。



與很多跨界玩票、趁熱度收割紅利的喜劇人一樣,在相聲舞台積累的觀眾緣曾是嶽雲鵬做演員最大的資本和優勢。
 

老搭檔孫越就曾語重心長地對嶽雲鵬說:“咱不是專業乾這個的,咱們演電影全是靠人氣,咱可能永遠是配菜的命,非得改成主菜,有點強人所難了。”


然而,隨著觀眾的喜劇審美不斷提升和德雲社一批新人的崛起,嶽雲鵬在影視這條路上也必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有人曾將嶽雲鵬比作相聲界的“阿甘”。在幾乎個個都是“人精”的德雲社,木訥寡言的嶽雲鵬可能是天賦最不濟的那一個,初入德雲社時更曾幾度面臨被開除的危機,但他硬是憑借那份不服輸的執拗和驚人的耐力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如今,這份“阿甘精神”也被嶽雲鵬用在了做演員這件事上。他不否認自己是“爛片專業戶”,也不拒絕觀眾給自己貼上的種種標簽。


自認沒有什麽遠大目標的小嶽嶽在採訪中對小電君說:“追求沒必要那麽多。如果有一天走在大街上,觀眾能說這個人不光能說相聲還能演電影,這就夠了。”


今年年初,一部德雲社班底創作《老師·好》收獲口碑票房雙豐收,打碎了不少觀眾對於相聲人跨界電影圈的成見。主演於謙不帶“相聲味”的走心演技,也給嶽雲鵬樹立了很好的努力方向。



這次的《鼠膽英雄》可以看做小嶽嶽向“真正演員”邁進第一步,也許不能一蹴而就,但態度就在那裡:“做演員,我是認真的。”


時下大火的《哪吒》全片都在傳遞“打破成見,命由自己”的價值觀。對於屢屢出奇跡的小嶽嶽,我們又何必過早地蓋棺定論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