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路徑

人無信則不立,商無信則不興。孝悌忠信禮儀廉恥是謂“八義”,可見我國古代對誠實信用的重視。如今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加快征信體系建設已成為保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和課題,隨著法院對失信被執行人懲戒措施的逐步完善,推進誠信社會路徑的脈絡逐漸清晰。

一、提高社會誠信意識

思想影響行動,提高誠信意識是誠信社會建設的先導。一是加強誠信教育。法院、發改委、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司法局等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在相關部門領域開展誠信意識教育,抓好誠信建設基本功。二是加強誠信宣傳。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宣傳,可以通過歷史故事、公益廣告、以案說法、道德講堂、法治課等形式,依托傳統媒體、新媒體及面對面、網對網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誠信宣傳態勢。三是強化對誠信的褒獎。大力倡導社會誠信意識,形成正向獎勵導向,通過中國好人及誠信部門等平台,強化對誠信的評價,釋放對誠信注重的積極信號。四是國家機關及黨員幹部要帶頭講誠信。國家機關及黨員幹部的各項活動往往有一種示範作用,受到社會關注度更高,應該模範帶頭講誠信,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

二、完善社會誠信體系

建立合理的規則體系有利於社會遵循,完善誠信體系建設是誠信社會建設的關鍵。一是從誠信法律體系建設上。我們可以將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做法以及在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通過相關渠道向上級部門反映,以期在立法和釋法中有所關注。二是從誠信社會體系建設上。完善誠信體系的總體框架、範圍、評價體系和標準,完善社會征信系統,進一步完善納入征信系統的範圍以及規則,進一步完善涉及誠信和失信懲戒的邊界,進一步完善聯合懲戒的聯動,進一步完善失信行為的退出機制。三是從誠信機構協作體系上。在行政部門中,發改委是工作主導部門,在司法領域,人民法院主推誠信建設,進一步加強聯動,加強誠信信息通報及資源共享,匯集合力,加強誠信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四是從誠信技術體系上。如今是移動信息時代,進一步強化誠信系統平台建設,整合多平台,開發集中一體的移動終端系統,讓誠信平台更加有利於社會了解、使用和監督,切實發揮誠信系統的作用。

三、強化社會信用懲戒

加強執法有助於對失信行為的糾偏,強化社會信用懲戒是誠信社會建設的保障。一是加強司法懲戒。對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失信被執行人,除采取常用的信用懲戒措施外,可以依法對其進行拘留、罰款等強製措施,構成犯罪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二是加強組織懲戒。如擔任國企高管限制、擔任事業部門法定代表人限制、擔任金融機構高管限制、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限制、錄(聘)為公務人員限制、入黨或黨員的特別限制,參選村(社區)“兩委”限制以及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限制。三是加強行政處罰。強化對海關認證,從事藥品、食品等行業,從事房地產、建築企業資質,獲取政府補貼限制和獲得政策支持等限制,讓失信者付出代價。四是加強社會機構處罰。鼓勵使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對住宿星級酒店,高消費旅遊,購買具有現金價值保險,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等限制,形成社會合力。

作者部門:安徽省濉溪縣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作者:周 瑜)

編輯:邵倩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