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選秀綜藝扎堆年,為什麽反倒選不出第二個蔡徐坤了?

選秀綜藝,是一場遇難者多於幸存者的旅行。但這一次,張遠站在了幸存者的行列。

最新一期《創造營2019》中,學員們第一賽段點讚排名揭曉,63名學員升入第二賽段,其中包括4名推薦生和7名旁聽生。周震南、夏之光、何洛洛位列三甲。而張遠被郭富城保送晉級,他感慨地說到“我理解的少年感不是年齡上的少年感,不是無知者無畏,而是有知而無畏”。

12年前,張遠是2007年快樂男聲10強選手之一,在這屆出了張傑、甦醒、俞灝明、陳楚生、王錚亮的快男裡,他並不是最耀眼的那個,但這一次,他反倒讓更多人記住了自己的名字。

可是沒人知道等待他的未來是什麽,即使最終出道成功,這屆包含著回鍋肉和鮮肉的練習生,也很難像上一屆那樣爆紅了。

2019年選秀綜藝進行到現在,還沒有出現“Pick”、“C位”這樣的飯圈出圈熱詞。

綜藝熱詞的命運,似乎也預示著新一屆選秀綜藝和選手們的命運。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選秀綜藝大熱之後,“愛優騰”三大視頻平台乘著“偶像元年”的東風,紛紛布局2019年,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優酷的《以團之名》、騰訊的《創造營2019》,三檔節目在2019年春季集中推出,近300名練習生再度角逐偶像C位。

“但選秀的巔峰卻好像留在了2018年。”一位娛評人表示,“國內選秀綜藝似乎也陷入了某種流量偶像魔咒:出道即巔峰。”

一年過去了,以蔡徐坤為代表的2018年全民養成偶像,憑借在選秀綜藝裡收割的話題和人氣,繼續活躍在綜藝、劇集、音樂、鬼畜等各個領域中,持續創造新的流量。

但2019年推出的選秀綜藝總體反響則大不如前,誕生的偶像類型也路線相似,從綜藝到被綜藝製造的新一屆愛豆,都讓觀眾和粉絲產生了審美疲勞。

有娛評人指出,從數量到話題度都顯示,曾以主打粉絲圈層、創造話題熱度為主要戰法的選秀綜藝,已經逐漸呈現疲態,進入了一座難以走出的圍城,其中的標誌,就是選秀綜藝再難打造出一個具有全民話題性的出圈明星。

“偶像市場和任何市場一樣,當產品製造者找到了批量生產偶像的方法,也就意味著同質化和用戶疲倦的產生,但市場容量有並非是無限的。”娛評人指出,當選秀綜藝按套路量產偶像,最終結果就是偶像通脹,愛豆貶值。

選秀綜藝圍城:撐不起的流量、不出圈的話題和無可阻擋的審美疲勞

2019年原本被業界視作選秀綜藝爆發的一年。

3月底,優酷《以團之名》正式收官,冠軍組新風暴及人氣團Black ACE宣布出道;4月6日,愛奇藝《青春有你》總決選,9人組合UNINE正式成團;同日,騰訊《創造營2019》上線開播,最終將選拔11人出道。

但選秀綜藝的流量巔峰時刻卻留在了2018年。

在各方對新爆款網綜的期待下,與諸多新綜藝爭相湧入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今年選秀綜藝節目熱度並未再現《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火熱。

一位曾參與過去年“打投”的粉絲用一句話總結了今年選秀綜藝的熱度情況,“去年哪怕是一期節目都沒看過的人,多少能說過蔡徐坤、范丞丞、楊超越、王菊,或者聽過‘你不投我不投,菊姐何時能出頭’的飯圈用語,但今年能讓普通吃瓜群眾叫出名字的還一個都沒有。選秀綜藝沒有進入普通觀眾的朋友圈。”

更為直觀的,則是投票總數、門票報價所帶來的數據差異。去年《偶像練習生》蔡徐坤的出道票數超過了4700萬,而今年被坊間稱作“偶練2”的《青春有你》 第一名出道選手李文瀚出道票數僅為840多萬,第二名李振寧500多萬,“將今年前九名的出道選手票數相加,都不及去年蔡徐坤一個人的出道票數”,一位新粉絲憤憤不平地總結道,相差太大。

熱搜是另一個衡量標尺。蔡徐坤在《偶像練習生》播出期間曾經上過38次熱搜,三次排名第一。 直到現在,蔡徐坤依然是超話明星榜一位,朱正延、范丞丞都在top50。而今年的選秀綜藝選手中,僅有《青春有你》C位出道的李汶翰仍然位居前十。

總決賽的熱搜對比也很明顯。《以團之名》在熱搜榜不溫不火。《青春有你》總決賽熱搜登上前列的,則是上一屆的NINE PERCENT成員亮相和令人尷尬的賽事黑幕說。

據爆料,《偶練》總決賽的時候,門票被黃牛炒到了1.8萬元一張,但是《青春有你》在朋友圈傳說NINE PERCENT全員到場之下,才將票價抬到6000-8000元。而據現場粉絲傳達,總決賽前半小時,黃牛票價反而出現下跌趨勢,3000元就可以買到一張票。

為什麽選秀綜藝熱度今不如昔?

有粉絲表示,今年無論是節目立意、投票規則,還是粉絲集資、應援打榜等形式都作出了調整,“很容易能感受到各種限制”。

幾檔選秀綜藝都經歷了更名、改檔風波。從各方的宣傳口徑來看, “偶像養成”的概念被淡化了,轉而強調“青春奮鬥”、“團隊成長”等關鍵詞。但正能量概念下的節目模式,基本都是延續了去年成功的“100名練習生+4、5位導師+觀眾投票”的模式,觀眾普遍的感覺是換湯不換藥、節目同質化嚴重,話題難出圈。

“身邊討論選秀綜藝的聲音突然少了。”一位去年同時追過”偶練“和”土創“的觀眾告訴筆者,去年原本也沒打算看,可是身邊人天天討論,朋友圈全是小哥哥小姐姐,不同愛豆的粉絲吵得昏天黑地,結果把自己也帶入圈了,今年選手和節目都沒有什麽話題度,甚至連粉絲都一派和諧了,她也懶得追了。

娛評人指出,缺少廣泛的社會話題性和爆點,是今年選秀綜藝難“出圈”的關鍵原因。

另一個原因則是粉絲“拒絕上當”了。“成團出道”曾是國內選秀養成綜藝節目的最大噱頭。去年的幾大選秀綜藝紛紛表示,出道團體將獲得播出平台最好的資源。

這一度引發一場聲勢浩大的粉絲應援大戰。據《2018今日頭條娛樂白皮書》統計,《創造101》播出期間,孟美岐粉絲應援公開總額高達1200萬。

但成團後《創造101》出道女團火箭少女101成立不到一個月,便經歷了一場核心成員的“退團風波”。《偶像練習生》出道男團NINE PERCENT,出道後合體次數屈指可數,傳說中的團綜不見蹤影,七個月之後才推出首張團體專輯。

“後來粉絲都弄明白了,國內選秀綜藝產生的限定團背後利益錯綜複雜、合體難、團員資源分配不均。說白了,就是綜藝裡平台方承諾的話很多粉絲已經不敢相信了,自然降低了投入熱情,結果就是此類節目整體降溫。”

“市場趨近於飽和,節目沒出圈的結果,則是愛奇藝的《青春有你》、《演員的品格》,優酷的《以團之名》,3檔選秀綜藝都未能造出一個頂級流量。”一位業內人士總結,到目前為止,《創造營2019》也還沒有。

新一代偶像告急:同樣的套路、割不動的韭菜和愛不動的粉絲

一位上一季的粉絲認為,同質化的節目形式、選手風格注定打造出同質化的偶像,但沒有任何一個能成為她心中的蔡徐坤。

娛評人總結,相比2018年選秀綜藝選手,這一季選手水準並沒有明顯下降,只是去年國內觀眾對選秀偶像還抱有一種新鮮感,新一代偶像審美大討論之下,蔡徐坤、楊超越等選手雖然並未贏得全民認可,但至少製造了極大的關注度。

“但就像聖鬥士星矢裡的招式,用第二遍就不靈了。”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國內選秀綜藝所推出的選手之間,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由於國內男團培訓體系並不完備,大部分選秀成員年齡相近,歌舞、妝容都偏向韓系審美,“韓式瀏海滿天飛”。

上一季選手走紅之後,節目組會量身定做新一屆的蔡徐坤、楊超越,但在這個所有綜藝都在搶奪關注度的時代,今年的選手並沒有給很多圈外觀眾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多選手所謂的個性,也不過是對去年熱門選手的複製粘貼而已,努力“打造”個性,反倒成了沒個性。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選秀綜藝缺乏頂流偶像背後,終歸是人才的匱乏,而選秀人才匱乏背後,又是國內偶像產業鏈依舊不完整,尤其可以在前期提供系統化培訓的公司寥寥無幾。

新一屆人才不足,結果就是老一輩男團成員頻頻回歸。近期一個熱搜是——“07 屆快男支持張遠“。

從07快男出道,曾是國內至上勵合組合一員的張遠,在節目裡唱了一首《僥幸者》,歌詞基本就是偶像“回鍋肉“的故事。最終這首勵志歌曲幫助他成功晉級。

他在感言中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我自己真正認可的自己,所以我來了。” 沒有看到真正認可的自己,所以又加入選秀戰的“回鍋肉”們,還包括《以團之名》的田書臣、趙品霖、周藝軒,《青春有你》的李汶翰、管櫟、姚明明,以及《創造營2019》的至上勵合另一名成員馬雪陽,X玖少年團的夏之光、彭楚粵、趙磊,曾與蔡徐坤在《星動亞洲》中同台比拚的劉也、戴景耀,其中不乏各大綜藝中的熱門選手,但“回鍋肉“的身份還是成為了他們的軟肋。

相比之下,新一屆熱門選手往往自帶爭議,例如《創造營2019》的最新熱門選手、已經三上熱搜的何洛洛。這位自己在節目裡自封wink擔當的男孩,一方面憑借wink(眨眼賣萌)收割巨大流量粉絲,另一方面,也被許多不習慣這種風格的觀眾指責為過猶不及、渾身油膩和表情管理失控。

“反正就是比不上去年。“一位追星迷妹表示,也可能是我的熱情都給了去年那些哥哥們。

這種粉絲中廣泛存在的心理,正是今年偶像難出圈的另一個原因:今年選秀出來的新選手被認為會在資源上對去年的愛豆們造成分流,所以已經粉過去年偶像的迷妹們會對後來者有天然的抵觸心理。

今年《青春有你》總決賽期間,#偶練青你應援對比#話題甚至成功登榜熱搜,《青春有你》的決賽當晚,進入內場的NINE PERCENT組合粉絲全體背對舞台,以此表態眼裡只有自家“本命“。連總決賽的彈幕都被NINE PERCENT“屠版”。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新一代偶像出圈難,其實才更符合偶像產業規律,“頂級偶像不是那麽容易產生的,不可能真的像割韭菜一樣一年收割4-6次。”

國內公認的初代偶像,以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李易峰、楊洋為代表,產生契機是一批成熟韓國造星工業培養的專業偶像填補了國內的 “偶像空白”,從而掀起首輪粉絲狂歡。由“偶練”、“土創”產生的NINE PERCENT、火箭少女都可以視為“二代流量偶像”,代表著互聯網平台利用選秀綜藝造星的模式。

但相同模式的偶像生成期基本在3-5年,也就是傳說中的各領風騷三五年。這是因為在相同模式下,粉絲很難快速接受一批同質化“新偶像產品”。

娛評人肥羅君介紹,新一代流量偶像難出圈也構成了新偶像難出頭的瓶頸之一。

雖然蔡徐坤等流量偶像在平台力挺下,音樂、影視、綜藝、時尚等方面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實際上他們全都沒有全民性的作品出現,站在上一波流量偶像頂端的蔡徐坤,在圈層之外,“被黑”成為一種常態。一句rap引發的調侃,充斥抖音和B站。

這是因為選秀綜藝造星與過往最大的區別是:過去製造的是大眾層面的明星,現在的選秀隻輸出分眾養成的偶像。

流量偶像國民度偏低的結果是——粉絲圈地自萌,而去年看“偶練”和今年看這些新選秀綜藝的觀眾,其實基本是同一批人,市場沒有擴容,去年走紅的偶像熱度尚在,又如何容納得了更新的爆款級產品呢?

還有娛評人指出,2019年選秀綜藝選不出另一個蔡徐坤的根本,還是綜藝沒有喚起大眾的共鳴和共情。所有的偶像都是觀眾自我投射的產物。就像已經成為2019年選秀綜藝導師的當年小虎隊成員蘇有朋,當年的走紅背後,正是那一代青年人曾經將青春投射在小虎隊身上,但如今這些綜藝和選手還缺乏這樣的共情力。

該娛評人還指出,國內選秀綜藝要出圈,關鍵還是新一代頂流偶像要出圈,只有擁抱大眾,市場不斷擴展,偶像製造才能步入良性循環,否則套路日益固定,市場日益狹窄,這套綜藝造星模式將會很快失效。

《創造營2019》宣傳片中,蘇有朋說過,“小虎隊沒有辦法成為我一輩子的光環。” 從橫空出世到沉寂,再到轉型翻紅,在娛樂產業大浪淘沙中他最終經歷了淘洗。蘇有朋的經歷正是對新一屆選秀綜藝和未來流量偶像最好的啟示:要出圈,就要從流量偶像變成明星,分眾養成的流量易散,擁有國民度的大眾明星才紅得長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