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就讀偵察學專業的未來警察:男兒要有擔當

  【編者按】

  生於2000年,他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千禧一代”。2018年開學季,“00後”成為大一新生的主力軍。

  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WTO,“00後”的成長覆蓋中國的WTO周期,這讓他們更有國際視野,也更“開放”。同時,“00後”成長在互聯網普及化的時代,互聯網對他們來說,就像空氣與水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

  “00後”的父母,大多數是70後,正是現在中國中產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持“00後”按自己的興趣去選擇。

  如今,“00後”已全面“上線”。澎湃新聞採訪了20個“00後”,請他們對20個問題進行了“同題問答”,從他們形形色色的答案中,我們能感受到“00後”比前輩們更天馬行空,也更具創造性。可以說,“00後”帶來了一種新的文化。

  人物小傳

  姓名:陳豪

  性別:男

  生日:2000.2.21

  中學:河南省淮陽中學

  大學: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專業:偵查學專業

  特點:隨性灑脫,幽默樂觀,人緣好,朋友眼中的獨生子。

  千禧一代年華正好,十年寒窗各自斑斕。18歲的陳豪今年被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偵察專業錄取,這也是他的第一志願。

  灑脫樂觀的“獨生子”

  為人隨性幽默的他是同學眼中的一枚“獨生子”,時刻都散發著積極向上的光芒。陳豪的室友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生活中的陳豪不管碰見什麽糟心的事都能看得開,心態非常好,似乎每天都有飽滿的熱情和說不完的話,他的性格也很幽默隨性,平日裡熱情開朗、樂於助人,所以跟同學們關係都不錯。”

  陳豪在同學口中素有“陳豪夫斯基”之稱,不僅因為性格隨性灑脫,此前的一頭卷發更是充滿了俄羅斯風情,成了同學眼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社會稱00後是“千禧一代”時,陳豪對澎湃新聞表示,“00後”本就自由又有個性,自己並不在意這些稱謂如何。

  “希望宿舍裡可以有來自各省的同學,人一定要友好,和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能認識更多朋友。”陳豪和眾多的大一新生一樣,滿懷著同樣的期望。

  陳豪說自己並沒有想過以後要轉專業,父母也很支持他的選擇,偵查專業雖特殊,但“能專心學好一門就夠了”,學好才是本事。今後從事的職業多與警察相關,陳豪對此充滿期待,在他看來,男兒要有擔當,要有社會責任感。

  “家庭環境有積極影響”

  陳豪成長在一個關係融洽、溫馨和諧的家庭,大概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陳豪樂觀開朗的性格。他認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頗大,包括價值觀、性情等方面的影響皆不可小覷。

  雖然“讀書無用論”在年輕人中有一定的市場,但陳豪對此並不認同,他告訴澎湃新聞:“我不認為讀書無用,讀書以明志,更多的是教人成長和技能吧;當然靠讀書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問題都需要社會經驗的歷練,讀書當然也不是萬能的。”

  陳豪希望通過自己在大學裡的努力學習,豐富人生閱歷,多交朋友,不斷提升自己,將來能回報父母,得到社會的認可,那樣才算沒有辜負自己。

  在朋友看來,00後的陳豪不僅隨性樂觀,也很明理,對事有擔當。

  “這一代人不該被過早定義”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葉瓊豐副教授認為,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永遠有人在老去,有人在出生,有人在成年。今年,00後們成為最新的一代成年人,“00後”成為當下熱詞。

  葉瓊豐副教授指出,當我們在說“00後”的時候,是否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說的是70、80、90後面的一代人,還是某一個18歲的年輕人?

  “”如果是前者,我想說,就像有人說過的‘你不理解青年?那是因為你不理解時代。’對青年的世代性形成清晰認識,是對時代和社會的有效的前瞻。如果是後者,也許我們最好不用世代特徵去定義某一個具體的個體,不用刻意強調代際和年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十八歲和八十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潮汐時刻,每個階段都有閃光的機會。面對現世,有一個溫暖、開放、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人生開掛最好的開端。”葉瓊豐副教授稱,“千禧一代”只是一個稱謂,這一代人的未來不該被過早定義。

  【00後20問同題速答】

  澎湃新聞:被稱為“00後”或是“千禧一代”,你的態度是什麽?用三個形容詞來自我評價一下你們這一代人。

  陳豪:不反對,畢竟是千禧年嘛,我覺得怎麽叫都無所謂。三個形容詞:自由、簡單、有個性。

  澎湃新聞:對於60後、70後、80後、90後,如果也讓你們用三個形容詞去形容他們,會是什麽?

  陳豪:成熟、熱情、穩重。

  澎湃新聞:有沒有偶像,為什麽將他/她作為偶像?

  陳豪:胡歌,我覺得他很敬業,演技好,人品也好。

  澎湃新聞:有什麽興趣愛好?

  陳豪:喜歡看動漫,喜歡跑步,上大學必須要堅持的,專業需要,不想堅持也難呀。

  澎湃新聞:有手機麽?幾歲擁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最常用的影片軟體、聊天軟體和新聞應用軟體分別是什麽?

  陳豪:15歲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比較喜歡打遊戲,遊戲類APP比較多吧。愛奇藝、微信和QQ、貌似沒怎麽用過新聞應用軟體。

  澎湃新聞:上大學前是否出過國,進入大學後是否有出國交流交換的打算?

  陳豪:沒有,上大學後如果有機會,當然是願意出國看看的吧。

  澎湃新聞:和父母的關係如何,有兄弟姐妹麽,原生家庭對你有什麽影響?

  陳豪:挺好的,我們關係還是很融洽的。有姐姐和妹妹,姐姐21歲,妹妹13歲。

  我覺得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情、價值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吧,像我,生活在一個比較溫馨和諧的家庭中,我覺得自己還是對生活充滿希望、樂觀向上的;相反,我覺得如果原生家庭不是很和諧,可能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負面影響,當然也不絕對。

  澎湃新聞: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購買了哪些裝備,父母或親友送了你什麽入學禮物,你最想要什麽入學禮物?

  陳豪:買了筆電、手機、行李箱,還有其他的,都是父母的心意,我覺得這些都算禮物,已經很滿意了。

  澎湃新聞:大學生活費每月準備了多少,該不該向父母要生活費?

  陳豪:我預期是一個月一千左右吧,現在還是要跟父母要生活費的,不要自己也沒錢啊。當然自己也會努力的,爭取好好學習拿獎學金,以後也會回報父母。

  澎湃新聞:對於大學專業是否滿意,有沒有轉專業和讀雙學位的計劃?

  陳豪:挺滿意的,是第一志願,沒有想過要轉專業,也不準備讀雙學位,感覺能專心學好一門就夠了。

  澎湃新聞:對於大學宿舍條件和室友分配有哪些期望?

  陳豪:我挺希望宿舍可以有來自各省的同學,人一定要友好,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能認識更多朋友。宿舍最好是上床下桌,太空大一些吧。

  澎湃新聞:如今整容很流行,有些男生也化妝,你會考慮在大學裡改變個人的形象嗎?

  陳豪:改變形象都是順其自然的事吧,大學幾年一定會有改變的,但是整容是打死都不可能的,化妝暫時也不接受,應該不會。

  澎湃新聞:在大學裡想做哪些事,如果按重要性排序,排前三的是什麽?

  陳豪:搞好學業、多交朋友、談個戀愛、另外比如說旅行,多參加活動豐富人生閱歷吧。

  澎湃新聞:會在大學裡交男/女朋友嗎?

  陳豪:如果有合適的,會的。

  澎湃新聞:想參加什麽樣的大學社團?

  陳豪:修身養性、隨性自由一些的吧,不要有太多約束。

  澎湃新聞:你心目中大學裡好老師的樣子,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陳豪:學識淵博、敬業負責、人品好,我覺得這些是大學老師應該具備的特點。

  澎湃新聞:你會如何處理和老師、同學等的人際關係?

  陳豪:我會多參加活動,多跟同學交流和玩耍吧,有問題也要多跟老師溝通,不能把事情憋在心裡,那樣不太好。

  澎湃新聞:大學期間考慮創業嗎,大學畢業後會選擇先就業,還是繼續深造?

  陳豪:應該不會創業,大學畢業之後會選擇就業,專業特殊,崗位自然也特殊,學校會有安排。畢業後希望能留在一二線城市吧,發展太空大,也比較自由,會有更多的選擇。

  澎湃新聞:是否認可“讀書無用論”?

  陳豪:書並不是所有知識的來源,所以我不認為讀書無用,讀書以明志,更多的是教人成長和技能吧;當然靠讀書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社會上的很多問題都需要社會經驗的歷練,所以讀書當然也不是萬能的。

  澎湃新聞:你希望從大學獲得什麽?

  陳豪:得到別人的認可,不辜負父母的期望,當然工作收入也很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