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走了,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著名武俠小說宗師、《明報》創辦人、 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的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

有媒體聯繫了金庸先生的兒子查傳倜,他回應稱:“下午走了,很安詳!”。

出演過其筆下人物的明星紛紛發文悼念經典韋小寶的小春 ;飾演阿珂的應采兒 ;飾演小龍女和王語嫣的李若彤;飾演張無忌的鄧超和蘇有朋;飾演喬峰的胡軍;飾演小龍女的陳妍希……每人的言語中都透露出滿滿的悲傷。

金庸,原名查良鏞。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創作了15部武俠巨著,華人讀者遍及全球。

金庸在1924年3月10日浙江省海寧縣出生,1940年代後期移居香港。金庸先生生前所著小說一共十五部,被稱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他與梁羽生與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1944年,查良鏞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二子二女。

(金庸和杜治芬)

(金庸和朱玫)

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29歲的林樂怡為妻。

(金庸和林樂怡)

1955年查良鏞以筆名“金庸”創作《書劍恩仇錄》,開始打響名堂。

金庸1956和1957年在《香港商報》連載《碧血劍》和《射雕英雄傳》。直至1972年創作《鹿鼎記》後封筆。

1956年金庸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

1957年金庸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等劇本。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同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雕俠侶》。

1972年金庸宣布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1985年金庸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

2000年金庸獲香港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

2004年金庸獲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勳銜。

2009年9月,金庸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

2016年,金庸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金庸也是《明報》創辦人,1959年創辦《明報》。1968年創辦《明報周刊》、1969年創立《明報晚報》。金庸至1989年辭去社長。1993年金庸辭任董事局主席,與一手創辦的《明報》告一段落。

金庸的作品歷年來被翻拍成了無數版的影視劇,一部又部的武俠經典,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僅一部《射雕英雄傳》就被翻拍過多部影視作品。其中1983年黃日華、翁美玲版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紅遍香港內地,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片頭曲和片尾曲更是傳唱大街小巷,讓“俏黃蓉”翁美玲一劇而紅。

1994年版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郭靖、黃蓉的飾演者是張智霖、朱茵;

2008年版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郭靖、黃蓉的飾演者是胡歌、林依晨,當時胡歌在拍攝期間因為車禍受傷,劇組為他停工,一直等他痊愈才繼續拍攝。這兩部劇集從選角到開播,都曾引起話題熱議,也成為當時的經典。

其他幾部作品也是被翻拍多次,比如《連城訣》《天龍八部》,今年也被媒體報導要重新翻拍。其中2003年版《天龍八部》讓“王語嫣”劉亦菲、“阿朱”劉濤等人一夜而紅。

金庸的文字,陪我們度過了太多日夜。

靖哥哥,我死以後,有三準三不準。我準你娶華箏,不許你娶別的女人,因為華箏是真心對你,你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你。我準你為我立一個墳祭拜我,但不準你帶華箏一起來祭拜我,因為我始終還是個小氣鬼!我死後,我準你為我傷心一段時間,但不準意志消沉。

——《射雕英雄傳》

“你看天上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複如斯”

——《神雕俠侶》

張無忌急道:“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倚天屠龍記》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首萬裡,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書劍恩仇錄》

喜歡吧,看一眼是如此,過一輩子也是如此。

——《俠客行》

世上最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

——《雪山飛狐》

阿紫問姐夫“她有什麽好,我哪裡及不上她,你老是想著她,老是忘不了她?” 

姐夫平靜的答“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

——《天龍八部》

我今生娶不到你,我就是烏龜王八蛋!啊不,再多加一個蛋,烏龜王九蛋!

——《鹿鼎記》

無官方是一身輕,伴君伴虎自古雲,歸家便是三生幸,鳥盡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吳王忌,文種滅吳身首分,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誰及徐將軍?

——《碧血劍》

寫了這麽多武俠小說,金庸卻不認為自己是大俠,他覺得因為自己沒有這麽厲害,才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寫進書裡。

金庸:我自己與大俠完全不像。在香港別人叫我“查大俠”,我認為不是,這次去少林寺又碰到人叫我“金大俠”,我一回頭對他說:“你要跟我比武嗎?”(笑聲)小說其實是對作者真實生活的補償和發泄,我自己沒武功,所以就帶進小說裡去,想像自己有那麽厲害,我不會喝酒,所以把蕭峰寫成酒量特好,我的小說裡俠士武功都很好,還有機會打抱不平,我沒有很漂亮的女友,所以筆下的女俠都很美麗可愛,這是一種希望和理想,自己完全不是大俠,如果寫自己,長得又不高大、不漂亮、不聰明,所以不能用寫實主義筆法,有人批評我的小說太浪漫主義,武俠本來就是浪漫的,這與其它小說屬於不同的兩種文體。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

在世間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在我心世間始終你好。

金庸大俠,就此別過!

南都綜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