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昨日立秋,不懂規矩要吃虧,全家一定要這樣做,保你一秋天不生病!

藍色字

播放GIF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文章來源/網路整理

導讀

今年立秋時間:2018年8月7日

一、立秋習俗

01

貼秋膘

立秋要貼膘,民間習俗在這天吃肉,儲備能量為寒冷氣象做準備。

02

吃西瓜

「啃秋」也稱為「咬秋」。吃西瓜、吃餃子,不僅預防痱子,還予以一年圓圓滿滿。

03

祭神

秋天的開始,氣象由熱轉涼,祭神祈禱一天風調雨順。

二、立秋養生「四字訣」

01

防燥潤肺

秋季乾燥,多吃水果蔬菜消除秋燥症,多吃水果生津解渴要盡量少食或不食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秋燥。

02

解暑養胃

雖然到秋天但暑氣未消,清熱的食物不能直接從餐桌上去掉。所以綠豆湯和薄荷粥能夠清熱解暑,適合在初秋食用。

03

祛濕滋陰

立秋之後吃薏米,薏米有祛濕消腫,清熱排毒的功效,對女性來說也是非常好的美容養顏食物。

04

護腰護頸

立秋之後,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受寒。在冷氣機環境中,應該經常多喝薑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有效防治「冷氣機病」。

05

改善便秘

早上起來喝一杯水,既可補充水分,還有增加大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可改善便秘。

三、立秋日常「三注意」

01

注意早睡早起

02

注意預防感冒

03

注意食品,衣物霉變

四 、立秋吃什麼

立秋「四大名補」

立秋「四大水果」

立秋「食物搭配」

立秋養生重點—艾灸、按摩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今日評論互動主題#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留言)

——END——

推薦閱讀

癌症來臨之前,身體給了你N次機會,只是很多人一次一次地錯過!

那些晚10點睡、早5點起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