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媽媽必看】孕期常見癥狀及其處理

各位準媽媽懷孕後,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隨著時間的增加,孕媽媽的身體中也會出現一些我們始料未及的情況,快快了解下吧。

1. 消化系統癥狀 於妊娠早期出現噁心、晨起嘔吐者,可給予維生素B6120mg、乾酵母3片及胃蛋白酶0.3g,飯時服用,每天3次。若已屬妊娠劇吐,則按該病處理。2. 貧血

孕婦於妊娠後半期對鐵需求量增多,僅靠飲食補充明顯不足,應適時補充鐵劑,補充元素鐵60~100 mg、維生素C 300mg,每天3次口服。

3. 腰背痛

妊娠期間由於關節韌帶鬆弛,增大的子宮向前突使軀體重心後移,腰椎向前突使背伸肌處於持續緊張狀態,常出現輕微腰背痛。若腰背痛明顯者,應及時查找原因,按病因治療。必要時臥床休息、局部熱敷及服止痛片。

4. 下肢及外陰靜脈曲張

於妊娠末期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可穿有壓力梯度的彈力襪,晚間睡眠時應適當墊高下肢以利靜脈迴流。分娩時應防止外陰部曲張的靜脈破裂。

5. 下肢肌肉痙攣

是孕婦缺鈣表現。補充鈣劑,600 mg/d;每天1~2次口服。

6. 下肢水腫

孕婦於妊娠後期常有踝部及小腿下半部輕度水腫,經休息後消退,屬正常現象。若下肢水腫明顯,經休息後不消退,應想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併腎臟疾病或其他合併症,查明病因後及時給予治療。

7. 痔瘡

於妊娠晚期多見或明顯加重,系因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和腹壓增高,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和壓力增高導致痔靜脈曲張。應多吃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必要時服緩瀉劑軟化大便,糾正便秘。

8. 便秘

妊娠期間腸蠕動及腸張力減弱,加之孕婦運動量減少,容易發生便秘。應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並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口服緩瀉劑,睡前口服果導片1~2片,或用開塞露、甘油栓,使大便滑潤容易排出,但禁用硫酸鎂,也不應灌腸,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9. 仰臥位低血壓

於妊娠末期,孕婦若較長時間取仰臥姿勢,由於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減少,出現低血壓。此時若改為側臥姿勢,使下腔靜脈血流通暢,血壓迅即恢復正常。

以上內容節選自:一部暢銷30年的傳世精品婦產科專著——《實用婦產科學》(第4版),現已隆重上市!


本書已經正式上線,人民衛生出版社天貓旗艦店、噹噹網、亞馬遜、京東商城及各地新華書店均有售,需要的各位親可以下單啦,有折扣哦。

閱讀原文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