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正確的使用蓋碗來泡茶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間蓋碗也指一種齊瀏海髮型,因這種髮型的瀏海像隻碗蓋在頭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用來沖泡茶葉的蓋碗,過去多用來沖泡花茶和鐵觀音,已經沒有限制。使用時既可以用來泡茶後分飲,也可一人一套,當作茶杯直接飲茶用。製作蓋碗的材質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種花色的瓷蓋碗為多。

如何正確的使用蓋碗來泡茶

①茶盞小於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於讓茶葉沉澱於底,添水時茶葉翻滾,易於泡出茶汁

②上有隆起的茶蓋,而蓋沿小於盅口,不易滑跌,便於凝聚茶香,還可用來遮擋茶沫,飲茶時不使茶沫沾唇;

③有了茶托不會燙手,也可防止從茶盅溢出的水打濕衣服,因而在客來敬茶的禮儀上,以蓋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有些茶友喝茶喜歡用蓋碗,看見身邊用紫砂壺泡茶的朋友,也會忍不住建議用蓋碗,不是說用紫砂壺沖泡不好,只是有些茶友覺得使用適合的蓋碗才能泡出最佳的口感。

而蓋碗在茶人中亦有「萬能茶具」一說,各種茶都能可以用蓋碗來沖泡品飲。身邊愛喝茶的朋友之所以不習慣用蓋碗的原因,多因為覺得用蓋碗會燙手,控制不好就會打翻了。

蓋碗因為它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出水後看葉底,聞葉底能夠很直觀的表現出來。其實要控制好蓋碗並不難,但前提是要選對蓋碗,具體的前面已經說了。然後就是茶葉投置到蓋碗後,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滿蓋碗蓋住。這樣不燙才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茶水並沒有觸到手。

如果拿蓋碗偏了,茶水也就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這樣極容易燙到。而且在倒茶時被燙,不得不停下來,稍微停下來,沒倒出來的茶水又會重新在蓋碗裡浸泡茶葉,這時口感就會有所改變。

②調整蓋與碗邊的出水縫隙,在不用濾網時尤其重要。

③這個動作決定燙不燙手,儘可能是端起來,不是拎起來,燙手很正常。

④食指的動作可圈可直,每個人的手型不同,適合就好(拿蓋碗的方式有幾種,最常用的方式)。

⑤出湯要自然平滑轉動手腕,沉肩墜肘,如太極拳般氣運流暢。

⑥一氣呵成,出湯環節所有反關節的動作都有搔首弄姿的嫌疑,需杜絕。

再順便說下,好茶不怕悶,如果你遇到一泡茶,你把握不準這茶的好壞,你就讓它多悶上些時間,如果只是濃度增加,沒有出現其他不足的地方(比如苦、澀)。那這茶就錯不到哪裡去,有經驗的泡茶師會通過控制水溫,入水量,出湯時間的把握來把茶葉的缺點掩蓋過去,所以,好茶要經的起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